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文/格瓦拉同志

我們中國人常講「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極言兄弟齊心協力的必要性。兄弟齊心做大事的成功案例史不絕書,然而它的反面「兄弟鬩牆、引狼入室」的案例也並不在少數,其中漢末三國便至少有五對,稱他們為「塑料兄弟」,實在是再恰當不過。這五對「塑料兄弟」中,以袁譚、袁尚兄弟最為極品。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官渡之戰前袁紹與曹操對峙圖

根據史料記載,袁紹至少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袁譚、幼子袁尚都是後妻劉夫人所生,而次子袁熙的生母不詳。袁紹奪取河北四州後,為了培養3個兒子和外甥高幹,便讓他們各掌一州的軍政事務,以起到共保袁氏基業的作用。其中,袁譚都督青州,袁熙都督幽州,高幹擔都督并州,袁尚則留在鄴城協助其父治理冀州。

袁紹之所以將幼子留在身邊,有其不可告人的深意。原來按照立嫡以長的原則,理應由袁譚繼承其父的職位,然而袁紹夫婦卻因溺愛幼子袁尚,而對長子袁譚充滿了疏遠感。為了解決「接班」難題,袁紹還把袁譚過繼給亡兄袁基,擺明是想剝奪他的繼承權。但是對於這個安排,袁譚心中很不爽,並在暗中圖謀奪回屬於自己的世子之位。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袁紹廢長立幼,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袁紹在世時,雖然傾向於讓袁尚接班,但卻並沒有明確擇立他為世子,所以袁譚與袁尚之間的關係大抵上還說的過去。等到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紹病死後,圍繞著權位之爭,袁譚與袁尚之間的關係逐漸走向破裂,並最終兵戎相見。這場大混戰中,袁紹的謀士們也投奔不同的陣營,其中辛評、郭圖等人支持袁譚,而逢紀、審配等人則支持袁尚。

在兄弟相爭的初期,袁尚「棋先一招」,通過捏造袁紹的遺命,得以繼任冀州牧、鄴侯。實力相對較弱的袁譚因為無法繼位,一氣之下便自封為車騎將軍,並駐軍黎陽。此時,曹操已準備北渡黃河、攻略河北4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袁尚便暫時擱置跟兄長的爭執,親率大軍援助袁譚,以共同對抗曹操的攻勢。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袁尚自立為冀州牧,並與袁譚兵戎相見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在黎陽大破袁譚、袁尚的聯軍,迫使兩人逃奔鄴城。此時,大謀士郭嘉向曹操獻計,希望他能暫緩進攻鄴城的計劃,以靜待袁氏兄弟自相殘殺。果不其然,在看到曹操沒有進攻鄴城後,袁譚便率軍進攻袁尚,並在失敗後逃奔南皮,旋因袁尚的攻勢過猛,又被迫逃往平原。然而袁譚逃往平原沒多久,袁尚的大軍便接踵而至。

為了解除袁尚的圍困,袁譚便接受謀士的建議,派辛毗向曹操求援,並與其結成同盟以共同消滅袁尚。然而辛毗到達許昌後,卻暗中投靠了曹操,並勸說他假意答應袁譚的請求,並藉此機會吞併河北。曹操覺得很有道理,便親率大軍進攻鄴城以解平原之圍,並與袁譚結成兒女親家。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袁譚為了擊敗袁尚,竟與曹操結盟

然而曹操絕不會為袁譚「火中取栗」,而後者也沒打算遵守承諾。所以等到袁尚跟曹操鏖戰於鄴城之際,袁譚卻撕毀盟約,並率軍進攻袁尚的地盤,無異於「兩個拳頭打人」。勢力遭到嚴重削弱的袁尚難以抵禦兄長的進攻,便率殘眾逃奔幽州,依附於二哥袁熙,而袁譚則乘勢吞併袁尚的軍隊和地盤。

袁譚的背叛正中曹操的下懷,在攻取鄴城後不久,他便親率大軍討伐袁譚。雖然在河北割據多年,但論行軍作戰和計謀韜略,袁譚哪裡是曹操的對手,更何況後者手中還握有一支「特種部隊」-虎豹騎。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袁譚在南皮被曹操擊潰,並在逃跑時被曹純指揮的虎豹騎斬首,妻子兒女也全部被殺,時在建安十年(205年)正月。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曹操擊殺袁譚、驅逐袁尚,盡占河北4州

袁譚被殺的消息傳至幽州,袁熙、袁尚恐懼至極,此時他們還想著負隅頑抗,但沒多久便遭遇大將焦觸、張南的背叛,不得已逃奔烏桓。兩年後,曹操在幽州大名士田疇的引導下,率軍奇襲柳城,並在白狼山斬殺袁氏兄弟的靠山-烏桓王踏頓。袁譚、袁尚戰敗後,又轉向東北流亡,投奔割據遼東一帶的大軍閥公孫康。

袁氏兄弟逃往遼東之初,頗受公孫康的優待,但不久便遭到後者的猜忌,而袁譚、袁尚為了自保,便密謀暗殺公孫康,奪取他的兵馬和地盤。然而袁氏兄弟的計劃尚未實施,公孫康卻已是「棋先一招」,利用宴會之機將他們捕殺,隨即將首級送往曹操處邀功,時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就此,袁紹的三個兒子全部死於非命,河北就此成為曹操的地盤。

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為爭權混戰並引狼入室,最後同歸於盡

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並向曹操請功

作為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袁譚、袁尚因爭奪權位不惜同室操戈,而袁譚為了增強勝算,還不惜「引狼入室」,與死敵曹操結成同盟。結果到最終,袁氏兄弟不僅無一人能成為河北的主人,並全都落得屍首異處的結局,實在是愚蠢至極。由此來看,袁譚、袁尚完全配得上漢末三國極品「塑料兄弟」的稱號。

史料來源:《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四大心腹被迫投降李世民,他們的結局如何?
唐朝戲精王爺,為避禍裝傻30多年騙過4位皇帝,即位後成千古名君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