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唐隨處見詩人,無名氏在普通陶罐上寫下20字,使其瞬間成國寶

大唐隨處見詩人,無名氏在普通陶罐上寫下20字,使其瞬間成國寶

大唐隨處見詩人,無名氏在普通陶罐上寫下20字,使其瞬間成國寶 | 文 三隻眼文齋

文物作為記載遠古歷史、文化、藝術、政治、軍事等信息的載體,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的人類活動,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一件文物的出土於發現,都是文化研究方面的寶貴財富,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所謂「古董」、「珍寶」的範疇。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經寫到:「 堯時文物也麄踈,禮樂猶帶鴻荒餘。」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出土了一件唐代銅官窯瓷器,上面有一首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這樣纏綿悱惻的遺憾,讓人扼腕千年。

唐代,是一個飛歌的時代,大唐詩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巔峰般的存在。今天猶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大唐詩人的成就可見一斑。儘管遺留到現在唐詩超過5500首,然而在那個隨處可見詩人的時代,也有一些美好的詩句遺失在時光的長河中,有一些身具驚世之才詩人湮沒於市井之間。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湖南長沙銅官窯出土的一件普通陶罐,因其所承載的經典文化信息,成為了長沙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受到無數到訪者的讚譽。

自1964年起,政府有計劃地組織了6次對長沙銅官窯的考古發掘,在總面積0.68平方公里的範圍里,一共出土4800多件唐代長沙窯瓷器,到目前為止,已出土文物上萬件。長沙銅官窯與浙江越窯、河北邢窯並稱三大官窯,是大唐瓷器的主要出口基地。這裡出土的大多是釉下多彩陶瓷,與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交相輝映,為大唐瓷器的恢宏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長沙銅官窯不僅以釉下彩的創燒、釉下彩的普及而聞名於世,而且在該窯中燒制的瓷器大多都飾以書畫,或言志、或抒情,甚至可能是一段感人的內心獨白。

1983年,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古城村的一件唐代長沙銅官窯陶罐,在4800多件出土陶瓷器物中脫穎而出,成為萬眾焦點,引得媒體爭相報道。這究竟是一件什麼樣的陶罐,才能得到萬千人的寵愛呢?其實,這只是一件極為普通的陶罐,高23.6厘米,腹徑16.2厘米,底徑12.5厘米。敞口,頸部長且粗,圓肩,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從其外形看,它略顯粗糙的樣貌完全可能不受待見,但是,陶罐頸肩處有一半環形系,系的正對面有一多稜柱短流,流下方以褐彩寫下了一首20字的詩歌,作者已不可考,正是這首無名氏所寫的詩歌使得它瞬間成為國寶。

詩的全文為「寒食元無火,青松自有煙。鳥啼新上柳,人拜古墳前。」這是一首描述「寒食節」的五言絕句。「寒食節」也稱「禁煙節」、「冷節」,在夏曆冬至後第105天,清明節前一二日。各家各戶有在「寒食節」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等的風俗,在山西省的民間至今仍有過「寒食節」的傳統延續,韓國還保留著在這一天進行「春祭」的習慣。大唐詩人韓翃就寫有一首題為《寒食》的詩歌,後來被收錄到《全唐詩》里,韓翃也因此詩而聲名大振,成為了李杜這樣的一流詩人。

雖然,無名氏詩人在這件陶罐上描寫「寒食節」的詩文,不能媲美韓翃的大作,然而,詩句語出自然,立意精潔。通篇對仗,雖為「寬對」形式,但尚可稱為工整。第三、四句本應為「新柳」對「古墳」,「上」對「前」,作者卻極其巧妙地把「柳」與「上」的次序調換,「上」字的詞性亦隨之改變,使「鳥啼新上柳」為寫時間之早,而非原來的季令之早,儘管打破了對仗,但通觀全篇,不得不承認這一變動確有別出心裁之妙。通過對這一詩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略窺長沙窯能夠在唐代晚期揚名世界的原因。這件長頸普通陶罐也由此被命名為「寒食元無火」青釉陶罐,瞬間成國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隻眼文齋 的精彩文章:

47具棺槨出土,「打臉」專家,棺內一顆「最強大腦」橫空出世
王獻之服「美容」葯無效,寫下15字吐槽,現字字千金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