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劉超

弁言

書齋最初只為讀書而出現,選址一般在僻靜清幽之地,避免外界紛擾。比如,屈原讀于山洞,漢代司馬相如則在一間石室。到魏晉時,文學、藝術進入了自覺期,加上玄學的發展,文士們追求個體生命的自由和解放,山水田園之樂融入書齋,此時早期書齋已經形成。進入唐朝,科舉制度確立,文人階層勢力迅速崛起。文人們在宦途沉浮與榮辱過後,把心靈籍息于田園、山林茅舍之中。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書齋。書齋不再僅僅是讀書的場所,還是文人人生理想和審美觀的物化。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宋代,隨著科舉制度的更加完善而培植出了龐大的文人士大夫階層。這一時期,對於文人士大夫的界定,廣義上說就是知識分子階層,即所謂讀書人,因為此時文人多與科舉有密切聯繫;狹義上講是指得以進入仕途的文人,即士大夫。正是由於這龐大的文人士大夫階層,影響了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促進了由唐入宋審美思潮的轉變,塑造出了一個如大江之水,瀦而為湖,由動而變為靜,由渾灝而變為澄清,由波濤洶湧而變為清波容與,形成了一個帶有文人士大夫自我欣賞式的文人書齋美學思潮。「書齋文化是研究人與書關係的一個新視角,在社會大背景中、在人的精神世界裡,研究人與書廣泛的社會關係。」【1】本文試以北宋文人士大夫書齋生活為視角探析其與尚意書風之關聯。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北宋歐陽修書法墨跡欣賞《灼艾帖》行楷書

紙本丨縱25cm,橫18cm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局部

一、以歐陽修為中心的北宋文人士大夫書齋生活狀況

宋代的書齋生活娛樂項目非常豐富。宋代詞人周晉在其《清平樂》一詞中關於書齋生活場景描寫道:「圖書一室,香暖垂簾密。花滿翠壺熏研席,睡覺滿窗晴日。手寒不了殘棋,篝香細勘唐碑。無酒無詩情緒,欲梅欲雪天時。」【2】其中出提到讀書、考據金石外,還有品香、插花、弈棋、飲酒、作詩、觀梅、賞雪等活動。此時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並不局限於讀書,諸凡金石、琴、棋、酒、茶、書、畫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注入其閑雅自適的審美情感。

慶曆八年,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三人在書齋生活文房清供的雅玩中,開闢了題詠「硯屏」的先例。歐陽修從其屬下張景山得到一塊虢州紫石,因其紋理美觀獨自把玩之餘乘興寫下《紫石屏歌》,之後請人為硯屏作畫自己又作《月石硯屏歌序》並將畫與詩文寄給好友蘇舜欽。歐陽修在《月石硯屏歌序》中對紫石之美生動描述道:「小版一石,中有月形,石色紫而月白,月中有樹而森森然,其文墨而枝葉老勁,雖世之工畫者不能為,蓋奇物也。…其月滿,而旁微有不滿處,正如十三四時。其樹橫生而一枝出,皆其實如此,不敢增損,貴可信也。」【3】如此看來,也不過就是一塊帶有圓白月形的紫色石頭而已,而歐陽修使其置於書案卻能自醉於津津把玩的閑雅樂趣之中。此時,好友蘇舜欽亦作《永叔月石屏圖》長歌,梅堯臣讀罷歐、蘇二人詩文後也作《讀月石屏詩》相和。嘉佑元年,歐陽修還為吳充學士的一塊石屏撰寫了《吳學士石屏歌》。後來,蘇軾、黃庭堅相繼也作了不少硯屏詠題題材的詩文,其中黃氏還開創了在硯屏之上鐫刻銘文的先例。文房清供雅玩已廣泛成為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的娛樂事項。試想,米芾流傳下來的著名尺牘墨跡《珊瑚貼》,帖中書到「珊瑚一枝」,興奮至極加重筆墨,並畫出一珊瑚筆架來,這不就是文人士大夫們書齋閑雅自適的審美融入書法、繪畫審美觀念的最佳佐證!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官宦仕途戲劇性的起伏,影響了這一代文人的心理,他們退而慰藉於書齋生活和文房趣味為特徵的閑雅自適的審美情趣中。歐陽修在其出知滁、揚、穎等州,在野11年間,在關心民瘼、國家社稷之時,情系個人精神、心靈的歸屬,適意於文人書齋式的高雅脫俗的休閑審美之中。這不僅僅表現在歐陽修與其生活同時代的文人士大夫身上,同時表現在整個北宋文人士大夫階層。

可以說自歐陽修始,這種書齋審美情趣深深烙印在大起大落仕途生活的文人士大夫心靈世界中,歐陽修的生活際遇和審美情趣取向就是北宋文人之縮影。

二、歐陽修書齋生活對其書學觀的塑造

歐陽修將生活與藝術和審美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這一審美觀念擴展到整個士大夫階層的日常書齋生活。歐陽修在其自號「六一居士」的緣由解釋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4】把「酒一壺」、「棋一局」生活中的常事和詩書、金石鑒藏聯繫起來並置身其中。北宋文人士大夫從此更多地將審美觀照的目光投向日常書齋生活,把美的追求與書齋生活琴、棋、書、畫等審美情趣結合起來,從日常生活中去體味和欣賞美。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審美情趣是融匯於高雅文化氛圍下書齋生活的審美。這種審美安謐恬淡,富有休閑之韻味,恰似文人士大夫階層在經歷仕途顛盪後,尋求精神心靈的皈依,歐陽修在《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關於聽樂有這樣的審美觀:「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覺天地白日愁雲陰。」【5】論畫則有「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6】這裡的「不以耳聽」、「畫意不畫形」正是心領神會高成次的審美感受能力的體驗,這種體驗來源於書齋生活的審美韻味,是文人士大夫生活閱歷的歷練和高雅的文化素養的結合。這種審美觀同樣影響了歐陽修的學書觀和書法審美觀。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歐陽修跋《集古錄》

縱27.2厘米,橫171.2厘米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歐陽修的書學觀多見於《試書》與《集古錄跋尾》。在《試書》中的數則:

蘇子美嘗言:窗明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然能知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體不工,不能到古人佳處,若以為樂,則自視有餘。

至於學字,為於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

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於靜坐中,自是一樂事。然患少假,豈其於樂處常不足耶。【7】

可以看出,歐陽修把書法當作娛情遣性、日常書齋雅趣的精神生活活動,是一種超越功利的書法心態,「不必取悅於當時之人,垂名於後世,要於自適而已。」【8】這種書法學習是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休閑式——「學書為樂」的學書觀。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中有關金石賞鑒載:「右《大像碑》,宇文氏之事迹無足采,唯其字畫不俗,亦有取焉,玩物以忘憂者。」【9】「碑無撰書人名氏,而筆畫遒美,玩之忘倦。」【10】其中存有明確的觀賞性樂趣的功用。同時,歐陽修對宋初書壇墨守成法而批評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11】反對一味摹古,學書自適的同時也要有創新精神,即文人士大夫主體審美精神的外在表現。歐陽修的書學觀來源於日常書齋生活文化之中,是藝術化的生活陶冶了生活中的藝術,進而與士大夫文人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觀念融為一體。歐陽修在評論顏真卿書法時說:「余謂顏魯公以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故雖其殘缺不忍棄之。」【12】對書家道德修養的重視無不受其「士大夫」精神所熏染。

歐陽修在北宋政治及文壇上的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書學思想來源於自身書齋生活的體驗,這種書齋體驗中形成的書學觀對整個北宋書壇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北宋尚意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都不同程度受益於歐陽修的影響。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歐陽修行書《局事帖》紙本

23.6×9.8cm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三、歐陽修的書齋生活審美觀、書學觀對尚意書家的影響

嘉祐二年(1057),蘇軾二十一歲與其弟蘇轍同登進士第,歐陽修時年五十一,權知禮部貢舉,是當時的主考官。可謂蘇軾出之於歐陽修門下,後成為歐陽修的得意門生。熙寧五年(1072)閏七月,在蘇軾《祭歐陽文忠公文》中:「昔吾先君懷寶遁世,非則莫能致;而不肖無狀,因緣出入,受教於門下者,十又六年為茲。」【13】,可以看出蘇軾與恩師的感情之深。蘇軾作為歐陽修的高足,不僅在為官品德與詩文革新的立場是一致的,在書法學習與審美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蘇軾在《題魯公帖》云:「觀其書,有以得其為人…吾觀魯公書,未曾不相見其風采。非其為人而已,凜乎若見其誚慮杞而叱希烈也。」【14】正是對歐陽修「愛其書兼取其為人」書學思想的繼承。還有蘇軾學書反對刻意書寫,一味求工,說「吾書雖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15】,其鼓吹創新,張揚個性的思想與歐陽修在書法學習的反對成法思想相呼應。同時蘇軾在《記與君謨論書》中:「作字要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韻,於靜中自是一樂。然患少暇,豈於其所常樂不足也。」【16】,直接秉承了歐陽修《試筆》中的:「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於靜中坐,自是一樂事。然患少暇,豈其樂處常不足也。」,【17】靜中作字得至樂的思想。從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作品看,其點畫線條粗細疾澀,一氣呵成,行間錯落,疏密相成,綜觀全篇,具有汪洋恣肆的氣魄,恰符合於歐陽修「不計工拙」的書學觀。歐陽修在北宋書壇陳習舊規、步履維艱的的情況下,提出書法學習的新見解,開闢出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審美情趣的書學觀。蘇軾繼歐陽修之後,對恩師的書學思想加以提煉並身體力行投入書法創作實踐中,開啟了北宋「尚意」書風的面貌。

北宋尚意書家黃庭堅、米芾在不同程度都受到歐陽修書學思想的影響。黃庭堅云:「學書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18】,「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19】,以及倡導「韻勝」的書法美學觀無不來自於歐陽修書學觀。黃氏書法變古出新,創造了橫向趨勢、勁挺峭拔、長槍大戟、一任自由的抒發個人情懷的書法風貌,正符合於歐陽文忠公書法創新觀念。米芾強調:「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20】這種率真「不計工拙」同樣來源於歐陽修。米氏學書初「集古字」,廣采博覽,由唐入晉不斷轉換,用筆「八面出鋒」,形成「風檣陣馬,沉著痛快」恣意揮灑的書風,也是歐陽修的書學觀的體現。

蘇、黃、米三家均倡導閑雅自適的意趣,然而三家書法風貌又具有各自的面目。蘇字行書結體方扁,左低右高,撇捺重而有波磔,大小參差,神氣橫溢。黃字行書點畫起伏跌宕,如千里陣雲,結體內緊外松,如長槍大戟。米字行書點畫或圓渾,或勁利,結體左右傾斜,搖曳多姿,時有上松下緊,憨態天真。蘇、黃、米書法面目的差異,正是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體驗相異,個體審美情趣相異的反映。可以說北宋尚意書風之「意」表達出了書家各自的審美情趣,來源於個體日常書齋生活獨特的審美體驗,正是書齋文人意趣下獨立主體精神的呈現。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歐陽修 楷書 致端明侍讀尺牘

25.9×53.4cm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結語

宋初以「崇文抑武」之策立國,加上科舉取士制度的大力實施,培植出了龐大的文人士大夫階層,起伏不定的極具戲劇性的仕途生活遭際,影響了這一代文人的心理,進而形成了以書齋生活和文房趣味為特徵的高雅的日常審美情趣。歐陽修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對整個北宋文人士大夫書齋生活閑雅自適之風的盛行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在書法學習審美的時風轉變中起到了開北宋尚意書法理論之先河。歐陽修的「學書為樂」、「不計工拙」的書法觀來源於自身書齋生活審美的體驗,這種審美體驗貫穿於整個北宋文人之中,同時直接影響了蘇、黃、米三家的書法審美和書法創作實踐。所以說,以歐陽修為中心的文人書齋生活對北宋尚意書風的形成起到了引導作用。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歐陽修書法《譜圖序稿》

紙本丨縱30.5厘米,橫66.2厘丨遼寧省博物館藏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書齋生活與尚意書風

注釋

【1】李秀蓮《中國書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3年,第4期,第12頁。

【2】呂書坤《分類新編全宋詞》第6冊,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第2796頁。

【3】《歐陽修全集》《月石硯屏歌序》,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474頁。

【4】《歐陽修全集》《六一居士傳》,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頁。

【5】《歐陽修全集》《《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25頁。

【6】《歐陽修全集》《盤車圖》,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42頁。

【7【8】【9】【10】【11】【12】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309、327、309、355、348頁。

【13】《歐陽修全集》卷137《後周大像碑》,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145頁。

【14】《歐陽修全集》卷138《隋蒙州普光寺碑》,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149頁。

【15】《歐陽修全集》卷141《唐顏真卿殘碑二》,中國書店,1986年版,第1176頁。

【16】《蘇軾文集》《祭歐陽文忠公文》,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639頁。

【17】【18】《東坡題跋》《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331頁。

【19】《蘇軾文集》卷69《評草書》,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027頁。

【20】米芾《贈好友薛紹彭詩》,見《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7頁。

【來源】《榮寶齋》2015年第9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西泠名家書印專場
國展獲獎20餘次,4入蘭亭,他說掌握了這些關鍵點,你能寫好大草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