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若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這幾點重要性不能忽視

印度若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這幾點重要性不能忽視

作者:石江月

在當地時間7月15日凌晨2點51分,印度將有一個大事件發生。因為印度打算創造一個「探月第一」,但是是否能夠成功,還不得而知。

一、印度要創造「第一」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計劃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里哈里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月船2號」(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而這一計劃如果成功,將使印度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雖然「月船2號」不會搭載人類,但它將搭載三個月球探測機器人。據悉,「月船2號」 的有效載荷由一個月球軌道器、一個月球著陸器和一輛月球車組成,將由 ISRO 研發的 GSLV Mk-III 重型火箭搭載發射升空。這也是印度目前為止推力最強大的火箭。

從這一項目的難度來看,因為是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項目,所以印度方面也承認,這個印度太空計劃史上「最複雜」的項目如果能成功,可能會帶來突破性的發現,其他人也可能會從中受益。

如果任務一切都順利地按照計劃中的情況進行,那麼著陸器將於在9月6日至7日,在月球赤道以南約70度的地方著陸,也就是月球暗面的南極附近一帶、兩個火山口之間的高原登陸。

在發射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布了一段視頻,以科幻大片般的預告片形式展示了這次任務。在銀幕外,一個畫外音將「月船2號」形容為一項「捕捉數百萬印度人想像力」的任務,其使命是「探索一個新世界,一個新家……」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凱拉薩瓦迪沃·西萬(Kailasavadivoo Sivan)稱,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也是該機構有史以來執行的「最困難、最複雜的任務」,因為這是「一箭三雕」,包括向月球發射軌道飛行器、「維克拉姆」登陸器和月球探測車。

而這三個任務組件,都攜帶了一系列科學儀器,包括光譜儀、雷達、等離子體感測器和照相機,其中一些能夠分析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水平。由於月球南極區域之前沒有國家的探測器登陸,所以如果能夠獲得相關信息,將會起到不小的作用。

二、重任是發現水資源

印度的「月船2號」是在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協助下研發,大部分組件均由印度自行設計及建造。「月船2號」重3.89噸,其中探測車由太陽能發動,估計可運作14個地球日,其間最多行走500米,分析礦物、繪製月球表面地圖,也會尋找是否存在水的痕迹,以至太陽系早期留下的化石證據。

探測車運作期間,也會把搜集得來的資料和照片,透過軌道飛行器傳送至地球,估計傳送過程只需15分鐘。

這些探測車上精密儀器,有望幫助印度完成其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之一——在這個地球衛星上尋找潛在的可用水資源。這可能導致未來月球和太空探索的突破,不僅對印度,對整個世界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這一發現如果被證實,將大大推進人類在月球上建立載人基地的計劃,並進一步探索太陽系更偏遠的地區。當從地球進入太空時,水是非常重的,這意味著任何雄心勃勃的載人航天任務,在維持生命和燃料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額外支出。

在月球上找到可用的水,將減輕人類的這一負擔,並有可能為利用月球,在地球天然衛星上生產火箭推進劑中使用的氧氣和氫氣提供更多的機會。

如果這一努力取得成功,印度將作為在太空探索方面具有開拓性發現的國家而載入史冊。更重要的是,印度上一次探月任務——2008年發射的「月船一號」——首先在月球兩極發現了含水分子。

印度2008年曾成功發射「月船1」號繞月飛行器,並確認月球存在水分。總理莫迪自上台後,繼續推動國防及科技發展,以向全球展示印度國力。如果「月船2號」任務成功,將標誌印度有能力應付高難度的月球任務。印度還計劃於2022年發射載人飛船。

三、加入「月球俱樂部」?

印度「月船2號」能否成功在月球上找到可用的水,是另一個問題。儘管美國宇航局目前認為,地球衛星上可能有超過3億噸的水冰,是由彗星和其他天體帶到那裡的,但真實情況仍有待確定。

即使沒有突破性的發現,俄羅斯航天專家認為,新德里仍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印度此次任務的目標,是在月球的一個未被探索的地區著陸,該地區比任何其他國家發射的探測器到過的地方,都更接近月球南極。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成功地在月球背面和南半球著陸了一個探測器。

此次著陸區域距離月球南極「埃特肯盆地」邊緣350公里,這裡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撞擊地點之一。

俄羅斯專家認為,通過研究月球表面遺留下來的遠古材料,來揭示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可能會讓印度與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先者站在一起,加入到「月球俱樂部」中。

即使只是在月球表面成功實現軟著陸,印度也將成為繼蘇聯(1959年)、美國(1969年)和中國(2013年)之後,第四個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核與空間政策倡議(Nuclear and space Policy Initiative)資深研究員、負責人拉傑斯瓦里·皮萊·拉賈戈帕蘭(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認為,這次的項目計劃如果獲得成功,將提升新德里太空計劃和能力的「知名度」。

四、關於月球基地的競賽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次印度「月船2號」可能帶來的一些潛在的發現,或許最終會給俄羅斯人和美國人帶來更多幫助。具體來說,在月球上發現的任何水資源,預計可以用於載人任務和未來建設月球基地,美俄對此正展開競賽。

俄羅斯宇航局計劃在2021年發射「月球25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的目標跟印度此次任務有一些重疊,包括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以及尋找水源等。美國宇航局希望在2023年之前將自己的「漫遊者」探測器送上月球。

在載人航天任務方面,印度一直落後於其他國家。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於2021年晚些時候進行第一次太空探索,屆時將有一個繞地球軌道運行約一周的自主太空艙,艙內將搭載三名宇航員。

與此同時,俄羅斯宣布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之前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基地。今年3月,美國方面也提出了在未來幾十年內在地球衛星上建立永久基地的想法,不過沒有給出具體日期。但美國人確實談到了在2024年前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表面。

當然,這兩個項目似乎仍都處於早期開發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江月 的精彩文章:

同樣採購S400,美國為何不對印度下「狠手」?印度策略很成功
美國不敢軍事打擊伊朗?錯!已給伊朗最後期限,擬定兩大打擊目標

TAG:石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