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堯帝的「王者之氣」:陶寺遺址中的禮樂重器

堯帝的「王者之氣」:陶寺遺址中的禮樂重器

文|郭曄旻

堯帝的「王者之氣」:陶寺遺址中的禮樂重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陶寺遺址中出土的土鼓,外形似長頸葫蘆,筒狀高頸,圓鼓腹,腹底中央凸出一孔,周圍又有三小孔,頸腹

儒家崇尚禮樂。透過陶寺遺址出土的高等級墓葬中,不但可以能夠依稀想像出當時統治者的「王者之氣」,也能從禮器中尋到後世禮樂的濫觴。這些禮器既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也是「明貴賤、辨等列」的標誌物。陶寺墓地大、中型墓就依照等級高低,隨葬規格不同的成套禮器,並形成一定的規則,從而開創了三代禮樂制度的先河。

陶寺遺址出土的禮器有石磬、土鼓、鼉鼓這樣的大型禮樂器。石磬長約44—95厘米,土鼓高約45—142厘米,至於完整的鼉鼓則高約1米以上,鼓腔外表施彩繪圖案。此類大型禮樂器應當是組配使用,其組配形式,通常是1件石磬、2件鼉鼓、1件土鼓。這種使用大型組合禮樂器隨葬的現象,在殷墟中也僅見於王陵或王室大墓。這就說明這些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小可,毫無疑問地成為掌握禮樂重器的顯貴,如同帝堯一般。

三者之中的「石磬」,作為古代的禮樂重器,稱得上是華夏文化最具特色的表徵符號之一。在甲骨文中已出現了「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是人用手槌敲擊的樣子。從龍山文化時代到夏商時期,「磬」在黃河流域與北方長城沿線地區的應用已相當廣泛。大個的「石磬」叫作「特磬」。日後在殷墟出土的虎紋大石磬,用大理石製成。這些已有3000年歷史的「特磬」,音色與青銅樂器發出的一樣清亮。在後世,「特磬」大多用於演奏宮廷雅樂或在盛大祭祀上演奏。而陶寺遺址出土的石磬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古老的石磬。考慮到《說文解字注》里說「無句作磬」;而在古籍記載中,這位發明「石磬」的無句正好就是堯的臣子。「石磬」在陶寺遺址的出土,不能不使人將墓主人的身份與帝堯聯繫起來。

堯帝的「王者之氣」:陶寺遺址中的禮樂重器

陶寺遺址中出土的石磬。石磬為古代的禮樂重器,夏商時期即已廣泛流行於黃河流域與北方長城沿線地區

至於「土鼓」與「鼉鼓」是兩種鼓。「鼉鼓」中的「鼉」字是古時對於揚子鱷的稱呼。顧名思義,「鼉鼓」自然是一種用鱷魚皮蒙面的器具。在陶寺出土的「鼉鼓」為豎立桶形,當為樹榦為鼓身,用鱷魚皮蒙鼓。鼓皮已經腐朽,在鼓腔內還散落鱷魚骨板。值得一提的是,陶寺遺址出土的「鼉鼓」比原本在殷墟發現的「鼉鼓」要早上1000多年。值得注意的是,漢代的司馬相如在《大人賦》里把「靈鼉之鼓」與「秦陶唐氏之舞」聯繫起來,而「陶唐氏」指的正是「帝堯」。

相比之下,「土鼓」的識別之路比較崎嶇。發掘之初,人們對其性質與用途所知甚少,乾脆稱之為「異形陶器」。它的樣子像個長頸葫蘆,筒狀高長頸,圓鼓腹,腹底凸出一孔,頸腹之間置雙耳,材質為泥質褐陶或灰陶。後來經過研究,特別是發現它經常與「石磬」共存的情況,才確定是一種重要的禮器。這類「異形陶器」的上下口連通,上口周圍都有一兩圈圓鈕,與現存的西南少數民族中某些木腔皮鼓鼓口周圍用於綳皮的木鈕位置一致,形狀相近,可以推想出是用來蒙鼓皮的。通過這些研究,「異形陶器」才被「正名」為上古先民在祭祀活動中所用的「土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商人曾傾其所有尋找特洛伊城,以為自己挖到寶藏卻不知挖過了頭
許廣平是怎麼看待和魯迅、朱安之間的三角關係?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