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只因他害過宋江一次,若被宋江發現他會被殺

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只因他害過宋江一次,若被宋江發現他會被殺

《水滸傳》中那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可謂世人皆知,他們由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組成,從表面上來看,他們就是一幫肝膽相照的好兄弟,而在原著第二回就已經借洪太尉的視角提到他們就是一幫妖魔,原著道:「話說當時住持真人對洪太尉說道:「太尉不知,此殿中當初是祖老天師洞玄真人傳下法符,囑付道:『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上立石碑,鑿著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這一說法在後續劇情中也得到證實,梁山好漢們雖是高舉「替天行道」的大旗,卻沒少干打家劫舍的事,而一幫「妖魔」又怎麼會齊心協力呢?事實上梁山好漢之間有矛盾也並不難發現,梁山之上不僅有兄弟,也有不少不共戴天的仇人。

要證明這一點並不難,梁山好漢中被「自己人」逼上山的徐寧、秦明、扈三娘、盧俊義、朱仝等人又難不成會心甘情願與宋江做兄弟?就以秦明為例,原著中明確提到他想與宋江火併,只是感嘆敵眾我寡又以「星辰契合」為由說服了自己,這才歸順梁山,只怕心中仍是憤憤不平;再看那扈三娘,一家老小盡數被李逵殺死,就算她為了活下來不得已加入梁山,她又豈能心平氣和的與李逵稱兄道妹?只不過施耐庵在原著中刻意淡化了這些互有仇怨的好漢在上了梁山之後的互動,否則一場內鬥絕對免不了。

事實上除了前文提到的好漢之外,已經有一位好漢在原著中將自己的復仇計劃付諸實施,此人既是那梁山排名第四位的「入雲龍」公孫勝,而他所要對付的人就是梁山的老大哥「呼保義」宋江了,也許有人會問「公孫勝與宋江何愁何怨」,其實很好理解,公孫勝是跟著晁蓋一起拿下樑山的元老,而宋江是個後來之人,公孫勝是晁蓋的心腹,而晁蓋的死似乎又顯得與宋江有脫不開的干係,這一點已經有不少讀者從原著就能看出,從宋江激晁蓋出兵曾頭市,到後來宋江改了晁蓋的遺言總疑點都能判斷,所以本文提到的「公孫勝害宋江」這一觀點也是基於「宋江害死晁蓋」這一觀點而提出。

作為晁蓋的舊部,公孫勝看著宋江在梁山的地位越來越穩自然心中不是滋味,原著中他兩次離開梁山也能看出他早已對梁山對宋江心灰意冷,不過他離開梁山也許還有另一層用意,即是害怕宋江對他報復,那麼公孫勝究竟如何害了宋江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他不過是把宋江用過的計謀故技重施了一把罷了。

原著中晁蓋之所以會攻打曾頭市是因為曾家五虎搶了「金毛犬」段景住要獻給梁山頭領的夜照玉獅子馬,而段景住這人自打上山就與宋江關係十分可疑,原著道:「宋江見了段景住一表非俗,心中暗喜。」他暗喜什麼?明明丟了馬,無非就是暗喜要激晁蓋去找曾頭市報仇,繼而執行除掉晁蓋的計劃,雖然不知過程如何,但最後晁蓋的確是死了,而宋江也是順利上位。

且看公孫勝如何故技重施,在原著第六十八回中搶馬的橋段又再度上演了一次,原著道:「話說當時段景住跑來,對林沖等說道:『我與楊林、石勇,前往北地買馬,到彼選得壯竄有筋力好毛片駿馬,買了二百餘匹。回至青州地面,被一夥強人,為頭一個喚做險道神郁保四,聚集二百餘人,盡數把馬劫奪,解送曾頭市去了。石勇、楊林,不知去向。小弟連夜逃來,報知此事。』關勝見說,叫且回山寨與哥哥相見了,卻商議此事。眾人且過渡來,都到忠義堂上,見了宋江。」你看看,當初晁蓋就是因為被曾頭市搶了馬才去尋仇,如今宋江是老大,又面臨著同樣的難題,這一次總該他出馬了吧?其實之前就應該向曾頭市尋仇,宋江卻一拖再拖,只怕公孫勝也是坐不住了才會出此下策。

這一次負責運馬的好漢中楊林是由公孫勝介紹上梁山的,他也最有可能是公孫勝的一個幫手,配合他導演了這出搶馬的戲碼,只為激宋江去找曾頭市報仇,而最終的目的當然是藉此除掉宋江替晁蓋報仇。

不過公孫勝未能如願,後來盧俊義出馬,輕鬆拿下曾頭市,只怕這也是後來公孫勝黯然離場的原因之一,還好宋江沒有發現其中關聯,否則他絕饒不了公孫勝,畢竟他有九天玄女傳授的天書,要對付公孫勝也並非沒有勝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出名的2位暴君,做過同一件惡事,卻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金庸寫錯了2大正派,一個是古代邪派,一個在書中行惡卻被人無視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