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文 | 煙雨客

有時常想,多少人在身邊,不過數年或者十餘年,都匆匆離去了,只有真正相知的人,才會永遠陪伴。在這過客匆匆的世上,有多少人生死相知?

絕大多數的人,不過是萍水聚散,最終還是各自靠了各自的岸。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生不得志、布衣終老的南宋詞人劉過,曾寫過一首詞。

柳梢青·送盧梅坡

宋 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

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何其簡潔的意象,何其深遠的相思。人生的聚散,無常而匆匆,就如雲邊的孤雁,水上的浮萍,一旦交錯,也就只能遙想追懷了。

那時候,車馬雖慢,情意卻濃。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劉過(1154~1206年),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於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於江蘇崑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

這位嘆息聚散匆匆的詞人,心中想的是家國天下,只是報國無門。

登多景樓

壯觀東南二百州,景於多處最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淚,山掩諸公富貴羞。

北固懷人頻對酒,中原在望莫登樓。

西風戰艦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

想當時,宋朝國土號稱四百州,如今卻只餘二百州,即半壁江山。山野之人尚且深感羞愧,高居廟堂的袞袞諸公,卻何如?

多景樓是江南名樓,可金甌破缺,景多也就愁多,就如當年的王粲,雖禾黍盈疇,也應怯於登樓了吧?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劉過曾為陸遊、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

黑暗時局、動蕩朝政,身為布衣,一樣贏得千古尊重。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南唐後主李煜的人生,如渭水清濁,何其鮮明。從無憂無慮的無愁天子,到滿懷愁緒的階下囚徒,內心之傷之痛,幾人能會?

匆匆的不是聚散,不是輪迴,是一旦失去就再也不回的無常。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宋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一代文宗的歐陽修,總能舉重若輕寫盡別離情。去年之花,與今年之花,明年之花,其實並無不同,只是賞花的人不再,也就平添了無限感傷。

室思

魏晉 徐幹

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辭。

飄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離皆復會,君獨無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最喜歡魏晉詩詞的乾淨直接,不經意間就就叩動了人的心扉。是啊,真正的相思又是怎麼可能會窮盡呢?她就如流水,再也不會消歇,縱使陰陽永隔,依然沛乎天地,依然只是你我。

煙雨夜讀 |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