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醉里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醉里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說歷史的女人——第856期)宋朝向來被冠以「弱」字,即「弱宋」,這其實是一種誤會,至少是一種片面的說法。試問宋朝弱從何來?當然你會說,宋朝經常受人欺負,不像漢唐,經常打別人;而且宋朝又沒有統一,特別是南宋,偏安一隅,窩囊死了。其實並非如此,看問題要全面,宋朝如果弱的話,為何能存在300多年?自秦以後,歷史上能存在300年的王朝可不多見,僅漢唐宋明清而已。當然宋被金斬斷,一分為二了。其實漢朝400年也被王莽斬斷,一分為二;最牛的唐朝也被武則天斬斷,而且事實上又被安祿山斬斷(安史之亂8年,其中出現了數個小王朝),一分為三;明朝已經明顯下滑,國勢開始落後於世界;清朝就是一隻「病大蟲」,更趕不上世界的步伐了。

從另一方面看,漢唐儘管強大,但還不是經常跟人家搞「和親」政策,動不動嫁個閨女(還多數是公主)出去,你既然厲害咋不娶個媳婦呢?讓他們送個公主過來!宋朝再弱還不至於老往外送女人。但你要說宋朝不送女人,他送錢啊,經常給夏、遼、金朝等送銀子。問題是人家有錢啊,要知道宋朝在當時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最牛的時候GDP佔全世界一半以上,比現在美國還牛。就憑這一點你都不能說宋弱。當然你又會說,宋朝版圖小,特別是南宋,偏安江南(事實上是淮河以南),江北大部分領土被金朝佔領都收不回來,南宋弱爆了!

真的嗎?如果南宋很弱的話,能存活150多年?其實歷史上南北對峙的局面多了,比如曾經統一的晉朝,後來被滅,偏安江南的東晉才存在100年;而明朝被滅後,偏安江南的南明才存活30多年。相比而言,南宋已經不錯了,而當時它面臨的不僅有金朝,還有契丹、蒙古、吐蕃、大理等的虎視眈眈。

還有一點是,一個王朝弱不弱,不能光看軍事,得全面來說,包括經濟、文化、科技等,這些在南宋發展得都很好,均居世界前列。還有一點是,必須看當時的人民的個性、風骨等等。宋後無華夏,什麼意思?它首先指的是宋人的風骨。宋朝有楊家將、岳飛、文天祥,陸秀夫等,即便是亡國了,哪怕大家一起跳海,絕不投降!宋朝以後還有這種精神嗎?大文豪海明威說過:「你可以殺死我,但你不能打敗我!」從這一點看,就不能說宋「弱」。

今天咱們講的話題是,醉里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一個文人都具有殺氣,宋弱在何處?那麼能寫下「醉里挑燈看劍」這樣暗含殺氣之詞句的辛棄疾,究竟有怎樣的錚錚鐵骨,又是怎樣練就其具有武將氣質的人格魅力的呢?本期分解。

(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人。辛棄疾向來被列入文人或者詩人的範疇,是南宋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與北宋的蘇軾合稱「蘇辛」,是以文學聞名於世的。其實,辛棄疾首先是一位武人,是以「武士」的身份登上歷史舞台的。

理論上辛棄疾還不是地地道道的南宋臣民,他的家鄉和出生地都在山東,而山東當時屬於金朝,他是後來才加入南宋「國籍」的。辛棄疾的祖父辛贊當時就在金國任職,但他做為曾經的大宋臣民,從未忘記「靖康之恥」,從未忘記自己的根,他不是一個金人,而是漢人,是宋人。他是人在金朝心在宋,一直希望恢復大宋河山的。但自己年老體衰,力不從心,就把希望寄托在孫子的身上。辛棄疾自小就受到祖父的影響,而且他也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所以很早就立下了恢復中原之大志,因而他身上素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風。

做為一名抗金志士,辛棄疾很早就「名震江湖」了。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率60萬大軍,御駕親征大舉南侵,試圖一舉滅掉南宋。但在其後方的宋朝遺民由於不堪金人的嚴苛統治,便趁機起來反抗。其中聲勢最浩大的是山東境內的以耿京為首的一支起義隊伍。當時21歲的辛棄疾,血氣方剛,豈能坐視?他也立馬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耿京的隊伍。但耿京期初並不太器重這個秀才模樣的年輕人,只讓他做了一名文官,即掌書記,掌管文書和帥印。

當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位叫義端的和尚,此人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在義軍里當然吃不了苦頭,所以就打歪主意,竟趁辛棄疾不防備時盜走了耿京的帥印,準備去金營里邀功受賞。耿京得知帥印丟失後大怒,當然要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恨自己交友不慎,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不追回帥印,提頭來見!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往金營的半路上。天快亮時,義端和尚騎馬來到,辛棄疾毫不猶豫,一刀將之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並奉承地說:「大哥饒命!我知道您是青兕(si)轉世啊,您力拔山兮氣蓋世,將來定有大造化。饒了小弟的狗命吧!」(「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語出《宋史?辛棄疾傳》;青兕: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青色,傳說重千斤)。

呵呵,居然如此貪生怕死,要你何用?辛棄疾手起刀落,提了帥印並和尚人頭回了軍營。自此辛棄疾名聲大震(還得了個辛青兕的綽號),耿京也對他刮目相看,不敢再以秀才視之。

還有一件事,更讓辛棄疾名揚軍中。當時完顏亮儘管氣勢洶洶,但他的數十萬大軍受到了南宋軍隊的頑強抵抗。尤其是在采石磯一戰中,虞允文,一個文人出身的將領,竟以18000人的兵力,大破金兵15萬大軍,導致其滅宋計劃流產,並且引發了金人內部矛盾,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起義軍領袖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義軍潰散的消息。於是辛棄疾上演了一場只有勇猛無敵的武將才有的好戲。他親率五十多名將士襲擊了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張安國就地擒拿,然後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多年以後,面對懦弱無能的朝廷,屢受打擊懷才不遇的辛稼軒,再次回憶起他當年的抗金往事時,激憤而無奈地寫下了他傳頌千古的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句歷經近千年仍擲地有聲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當年立志抗金、恢復河山的騰騰殺氣。

然而遺憾的是,辛棄疾最終沒有實現他的夙願,戎馬倥傯過一生,卻不幸被後人打入詩壇,成了一介文人。卻是為何?

(二)從「醉里挑燈看劍」到「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在23歲時似乎達到了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他勇闖敵營生擒叛賊,以及在抗金戰場上的出彩表現,讓年紀輕輕的他名重一時,受到了朝廷和皇帝宋高宗的賞識,直接高調步入仕途。他開始被授予江陰簽判(宋時京官選派地方任判官的才稱簽判),終於成為朝廷的人了,他認為從此便更能施展自己的報國之志了。然而,這其實只是一個畫好的餅。

因為他並不十分了解當時宋王朝的外交政策和治國方略。南宋仍然沿用了北宋以來的以文人治國的策略,對外政策仍然以求和為主,並不會因金人的倉皇北去而展開戰略反攻。如果真能那樣的話,南宋恐怕不會被後人冠以「弱」字。所以辛棄疾的一腔報國的熱血註定會被「冰鎮」。期初,辛棄疾做為倍受朝廷讚賞的官員,曾向朝廷上書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特別是《美芹十論》,它是一部精闢的軍事論著,有著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這些建言雖被時人大為稱讚,但卻被朝廷冷淡處理。辛棄疾並沒有被派到前線去,他只被當做一名普通的文官使用,先後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一類的官職,儘管職務不低,但跟軍事基本沒有關係,頂多負責下當地治安之類。

這對於胸懷天下之志的辛棄疾顯然是不夠的,但他還是在任上兢兢業業,力圖做到最好。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他還創立了飛虎軍,至少能對百姓做一些戰事宣傳等。還有,他在江西為官時也確實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平定茶商賴文政叛亂。

南宋的茶商叛亂事件屢有發生,這是類似於黑社會性質的不法行為。他們既對抗官府的茶葉緝私,又打家劫舍,禍害平民。賴文政團伙先從湖北起事,後攻入湖南、江西。朝廷派軍隊鎮壓,調換三任提刑,動用上萬兵力圍剿都無濟於事。辛棄疾受命為江西提刑後,前往贛州平叛。他採取重兵圍困、多路伏擊,招安誘降等策略,兩個多月即將其剿滅,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辛棄疾因此次平叛立功受賞,再次激發了他北伐抗金的信心,但由於求和派掌權,他領兵北伐的夢想再次落空。辛棄疾從贛州北上赴任途經造口(今屬江西萬安縣)時,曾寫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表現了一種焦慮和失望:「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現實是殘酷的,他的豪邁和耿直個性不能相容於官場,主要是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其北伐的熱情不斷被人潑冷水,屢遭彈劾,數次起落,這不能不使他萌生退意。

1180年,41歲的辛棄疾再次任知隆興(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撫使時,他在上饒修建了帶湖莊園,安置家人定居。他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闢田」的莊園格局,並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因此,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並以此自號「稼軒居士」。同年十一月,由於受彈劾,辛棄疾再次被罷官,他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閑居生活。此後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閑居。

1188年冬,辛棄疾的好友、著名思想家陳亮從故鄉浙江永康專程拜訪辛棄疾,兩人於鉛山相會,商討伐金大計,史稱鵝湖之會。別後辛棄疾寫下「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詞句,證明他北伐之志仍在。鵝湖之會後,辛棄疾又陸續出山兩次做官。1194年夏,他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接著他舉家移居瓢泉。從此他在瓢泉過著縱情山水、閑雲野鶴的村居生活。他在此期間寫下了大量描寫山水風光、世情民俗和遣興抒懷的詩詞。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歲月匆匆,還沒有實現自己的壯志,辛棄疾已經是白髮蒼蒼了!

縱然有了白髮,但機會還是來了, 1203年,主戰派韓侂胄掌權,已64歲的辛棄疾重新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年邁的他精神為之一振。在任職期間,他準備糧草,訓練士兵,收集敵方情報,準備北伐!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主導北伐的韓侂胄只是想利用他的名聲造勢,對辛棄疾並沒有重用。要說韓侂胄這人確實是想為國家出力,收復中原的,他掌權之後便追封岳飛為鄂王,並追削秦檜官爵,力主北伐,對金國一戰。但他用人乏術,對有軍事才能的辛棄疾棄之不用。為何不用他,原因眾多,或許他認為辛棄疾已老,或者還牽涉什麼個人恩怨。因為當時辛棄疾跟朱熹交情甚厚,而朱熹正是韓侂胄的死對頭。總之,韓侂胄面對如狼似虎的金兵,敗得一塌糊塗。

此時辛棄疾正出知鎮江府。當他聽聞宋軍戰敗的消息,拖著疲憊之軀登上了北固亭,仰天長嘯,寫下千古絕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先是回顧自己當年抗金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氣,接著慨嘆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幸,最後發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慨嘆。

面對金朝的虎視眈眈,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棄疾,令他速到臨安(今杭州)府赴任。但詔令到鉛山時,辛棄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同年九月初十,辛棄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他至死沒有忘記北伐抗金,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三)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北伐抗金的信念,在不得志時,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成了一位詩人(詞人)。其詞題材廣闊,風格沉雄豪邁,被稱為「詞中之龍」,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現存詞600多首,是宋人留下詞作最多的人。

抗金復國是辛棄疾作品的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志難酬的憤懣,當然也有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的譴責,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除了愛國題材的豪放派詞作外,辛棄疾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南農村的田園風光、世俗民情等,比如《清平樂·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等。

辛詞向來被評價極高,比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突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

辛棄疾的一生可謂是煉出來的。他首先是被敵人(即金人)煉成了一位武士;再被妥協退讓的朝廷煉成了一位詩人。但他從未放棄一個武士的尊嚴,沒有放棄恢復故土的壯志,使他的詩詞里始終隱含著一種「殺氣」,可謂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了。這從他的那句詞「醉里挑燈看劍」中便可見到。當他年邁之時,儘管再難為國效力了,但仍在夜間挑燈夜讀。不是讀書,而是看劍。他在等。一旦有機會,他便會騰地一聲躍起,嗖地寒光一閃,長劍出鞘……

然而,命運是一種神秘的東西,誰也無法把控。辛棄疾本想做一名馳騁沙場的將軍,卻鬼使神差地成為了一位文人,儘管是一位最具殺氣的文人。如果當時朝廷真的重用他,他真能改變南宋的被動處境嗎?很難。因為憑一個人的力量扭轉歷史太困難了,不過他無疑將會成為一位名將,但文壇也無疑會少了一位詩人。後世之人,真的想讓他成為一位名將呢,還是詩人?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也許這流傳了八百年的蛙聲里已經有了答案……(文/說歷史的女人·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宋史·辛棄疾傳》《康熙濟南府志·人物誌》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此人比安祿山更狡猾更狠毒,他才是導致大唐衰落的罪魁禍首
子貢想得到孔子的表揚,問了2個問題,孔老師的回答頗有深意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