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一沙一世界,這種畫把東方的味道表現的恰到好處!

一沙一世界,這種畫把東方的味道表現的恰到好處!

彩,一個古老又現代的繪畫技藝。

「岩彩」這一古老而質樸的材質,作為繪畫素材最早源自於原始人類的隨意塗抹。鼎盛時期是唐代的工筆重彩,而被大家熟知的岩彩藝術,莫過於大名鼎鼎的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

最近幾年,隨著漢服、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斷被挖掘,岩彩的使用場景也越來越廣,進一步讓大眾認識到它獨特的美。

很多朋友表示也對這個擁有厚重歷史的技藝感興趣,今天數藝君分享一個岩彩畫的繪畫案例,供大家學習了解。

岩彩畫基礎技法

所謂岩彩畫的基礎技法,就是掌握用膠的濃淡多少,將粗細不同的岩彩顆粒恰當地安排在畫面上。創作中可以用細顆粒岩彩薄塗出濃厚水彩的效果,也可以用顏料堆疊的方式厚塗,出現淺浮雕和壁畫的效果。當代岩彩技法中應用了大量粗顆粒的岩彩顏料,形成了豐富的肌理和獨有的質感。

薄塗法

薄塗法範例講解

岩彩的粉末狀顏料里,9號到白號都是比較細膩的顆粒,調和少量的膠,可直接作畫,也可以使用水彩和水干作底,與其他媒介一起創作。因為薄塗,所以對基底要求不高,不易彎曲變形的色卡紙上也可以直接繪製。雖然7號以上如10號、12號的岩彩已經很細膩,但依然無法像工筆一樣產生暈染的效果,所以平塗為主,可適當配合濕接等手法產生豐富的視覺效果。

案例:隱世

01這次選用的是生雲肌麻紙,只做了薄薄的一層蛤粉基底,讓紙變為半生半熟的狀態。用前一次繪畫沒有用完的顏料,隨意地塗刷在畫面中形成自然的肌理。然後鉛筆起稿。

02用墨將鉛筆底稿復描一遍,不用像工筆作品那樣規範地用線,因為岩彩是礦物顆粒,不透明,覆蓋力很強,上色後大部分線會被遮擋掉,所以線在這裡只是起到上色定位的作用。

03調好膠的赭石稀釋後, 隨意地塗刷畫面中前景和中景的山石,一遍即可,目的是統一畫面的色調,使後面的顏色不會過燥過艷。

04將香灰、墨汁、膠與水按照20:1:5:50的比例調和,充分攪拌均勻,製作沉穩的灰色顏料。

05用半個拳頭大的野馬毛毛筆蘸上灰汁,快速塗抹出前景中的假山,干之前是深墨色,干透後會變為淡淡的青灰色。

06用調好膠的7號方解石,在山石的位置隨意揉蹭地運筆,製造行雲一般的肌理。

07用茶色系的岩彩塗刷遠景中的山,綠色系的粗顆粒岩彩繪製紅松下面的草地,細顆粒的綠色岩彩塗抹中景的山體。塗的時候活動著手腕去運筆,因為岩彩有厚度,這樣能產生自然的紋理。岩彩在濕的時候顏色深,干透後變回原先的淺色。

08將粗顆粒的綠色適當點染在香灰和方解石繪製的假山上,與畫面里大面積的綠色形成呼應。

09辰砂塗染松樹的軀幹,不用一次性塗太厚,先塗一層,干透後再塗下一層。

10在松樹的縫隙和附近的一些區域中貼上銀箔,等待完全乾透。

11用硫磺紙將畫面中的銀箔燒至金色和藍色,然後塗上膠礬水防止其繼續硫化。

(細節圖)

12用墨和墨綠色的岩彩繪製松針和松葉,松枝的部分繼續用辰砂塗染至深紅色。

13用松葉綠青11號刻畫松葉,與辰砂繪製的樹榦形成強烈的顏色對比。但兩者在畫面中占的分量並不多,所以局部強烈的色彩對比會成為整個畫面的視覺亮點。

14將碎銅箔粘在畫面的一角,金箔切成塊狀貼在松樹之間,一金一銅交錯模擬出金色雲霧的質感。用淡藍色的細顆粒岩彩和墨汁隨意地裹染銅箔,讓它不至於反光過強,好與畫面融合。

15刻畫中景的山石與山上的小廟,用墨點出石苔。

16用紋樣來銜接和解構畫面中不同的空間。

17用雌黃填補假山與松樹間的細小空間,豐富畫面的色彩。

18用圖案與金箔交織出遠景中的雲霧,若隱若現。

19用蛤粉勾出山澗中涓涓的一縷瀑布,淡淡地描繪一遍就可以,不用太濃。

20雲霧、近景與遠景間,用網狀的圖案來銜接。

21完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純粹設計 的精彩文章:

IOS13提前爆料!所有重點都在這裡了
好好活著不好嗎,為什麼非要學設計?

TAG:純粹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