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祖上挖到狗頭金髮家,清末成為吉林首富,梅蘭芳出自其門下

祖上挖到狗頭金髮家,清末成為吉林首富,梅蘭芳出自其門下

船廠牛家是清朝時期的一大豪族,他們與當時的山西亢家、瀋陽郎家、河北劉家齊名,被稱為「中國北方四大家」。牛家在清朝末年走向了巔峰,而時任家主的第四代傳人牛子厚,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牛人」。

那麼,牛子厚到底有多牛?

(牛子厚)

在清朝初年,牛家還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家族。甚至因為家庭生活困難,牛家人不得不四散逃荒。為了日後方便相認,牛家人砸碎了家裡僅有的一口鐵鍋,家中幾兄弟各拿一塊,以此作為日後相逢的憑證。

等來到吉林後,牛子厚的祖輩牛金玉先是種地、開墾菜園,後來又進入東部山區挖人蔘、淘砂金。為了謀生,牛金玉經歷了無數磨難,生活過得十分艱苦。但皇天不負有心人,據民間的說法,牛金玉在山區挖到了一塊「狗頭金」,約有一斤多重。將這塊金子變賣之後,牛金玉終於有了創業的資本。

乾隆年間,牛金玉辦起了一個兼營油鹽煙麻的大車店。當時松花江上舟船絡繹不絕,牛家店鋪的生意興隆,事業也開始慢慢做大。嘉慶二年,牛金玉正式將店鋪定名為「源升慶」,牛家由此開始建立起他們的商業帝國。

牛金玉死後,牛家產業在牛升雲和牛化麟的經營下,規模越做越大。在1881年牛化麟病逝後,牛家在吉林已經有了二十多家「升」字型大小產業,而這一偌大的家業卻被傳到了僅有15歲的牛子厚身上。

牛子厚在上位之後,並不插手「源升慶」總店和各個分店的經營管理。他以自己獨到精明的眼光,大力開拓了綾羅綢緞、金銀玉器、糧米、木匠鋪、點心鋪、金融錢莊等眾多行業。

牛子厚的生意策略非常具有超前意識,他投錢給各個店鋪,卻只是作為財東身份,基本不插手管理。相應地,他舉賢用能,讓專門人才各司其職。

這一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到了後來,牛家的產業幾乎涵蓋了居民和官紳的所有生活需求。到1907年,在吉林商會20位會董的選舉中,有6位都來自牛家的商鋪中。甚至按照當時吉林20萬人口來算,幾乎平均每20個家庭中,至少就有一人在牛家「升」字型大小企業中上班。

不僅如此,除了在吉林獨霸一方外,牛家的「升」字企業還遍布全東北地區,當時的各種商號共計達到300多家。「升」字企業儼然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超級大企業,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牛子厚的商業手段。

除了商業才華突出之後,牛子厚「樂善好施大善人」的形象,也是他聲名遠播的一個重要原因。早在其父牛化麟時代開始,牛家就常常接濟當地的貧民。牛子厚繼承家業後,直接在吉林開設了「粥棚」,無償地向窮苦人施予粥飯。後來他又創辦了「三皇會」,專門作為當地盲人的聚會場所。

(清末災民)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眾多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牛子厚派人在北京城外設立了一個粥場,無償地向百姓們提供粥飯,「牛善人」的名號自此響徹北方地區。光緒帝和徐世昌,都曾先後向他頒發過「樂善好施」的牌匾。

牛子厚平日里有眾多的業餘愛好,攝影、園藝、算卦,他均有所涉獵。但他最大的愛好,還得數戲曲。

牛子厚的母親特別喜歡看戲,但吉林身處邊陲之地,通常沒有大的戲班來演出。為了幫助母親看戲,牛子厚在1901年通過京劇藝人葉春善,請到了北京「四喜班」來吉林演出。在接觸過程中,牛子厚對誠懇的葉春善十分欣賞。他請求葉春善開辦一個京劇科班,由牛家出資支持,未來可以在吉林和北京兩地來回演出。

葉春善思考良久不敢答應,唯恐辜負了牛子厚。不過在牛子厚的多次請求下,葉春善最終還在1904年招收了第一批弟子。

牛子厚有三個兒子,分別叫牛喜貴、牛連貴、牛成貴。他在兒子名字中各取一字,正式將這個科班取名為「喜連成科班」,後又改名為「富連成科班」。

(光緒皇帝)

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好的技藝,牛子厚又聘請了蕭長華、蘇雨卿、唐宗成等京劇名師分科執教,科班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1904年到1944年這段時間裡,這個科班共培養了700多名京劇演員。像後來譽滿全國的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人,都是這個科班的成員。

牛子厚一生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說他不牛,那誰牛呢?。

(參考資料:《牛子厚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公孫衍作為商鞅接班人,又是秦國大良造,為何後來一生反秦
吳廣本來與陳勝齊名,為何陳勝稱王,吳廣卻落得被殺的結局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