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夜鶯》是一本讓人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的圖畫書。所謂愛不釋手,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中國是個不缺故事的國度,然而,故事怎樣講?怎樣呈現在紙上?怎樣體現中國特有的審美內涵?怎樣才能打動孩子?這麼問下來,就不怎麼簡單了。這個中國的故事,還是丹麥的安徒生老爺爺講出來,才變得有名的。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以前的中國畫,好像都是畫給大人看的,或者可以說,是畫給那些文人士大夫們看的。就算那些憨態可掬的童子圖,也多是用來取悅大人的。繪本引進了,我們突然發現,原來可以給孩子畫畫哦!於是,為孩子畫國畫的嘗試,就慢慢多了起來。

但這是非常難的,國畫被文人士夫們養起來的那些高雅的審美情趣,還真是很難取悅孩子。而且要把一個故事從頭到尾畫下來,那需要非凡的功力。國畫本來就吃功夫,沒個幾十年,畫不出大手筆。畫得出大手筆,又有一顆未泯童心樂於為孩子畫畫,又有好的題材和故事,這幾者結合起來,就更難得了。

幸運的是,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很棒的作品。《夜鶯》就是裡面非常出色的一部。

《夜鶯》所畫的題材,恰好是國畫最善於表達的花鳥,人物,山水,建築,因此看起來本色當行,非常「養眼」。就這一點來說,作為孩子的國畫欣賞入門,也是好的。故事很簡單,但包含了很多層令人深思的意思。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首先這個皇帝,就是帶著「缺點」出場的,他有一座世界上最華麗的宮殿,還有望不到頭的花園,他的名貴的花兒上都系著銀鈴,好讓人老遠就留心它們。他很虛榮,還以不恰當的愛對待他所愛的東西。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接著出場的,是主角夜鶯。很妙的是,這幅畫運用了中國畫的「烘雲托月」法。雖然沒有一點兒夜鶯的影子,但夜鶯動聽的歌聲,通過這優美的景色,以及駐足靜聽的漁夫,全部表達出來了。細細感受,彷彿真能聽到山間樹林里夜鶯的歌聲呢~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可笑的是,皇帝和他的侍臣們都不知道這隻夜鶯的存在。虛榮的皇帝,還是讀到外國旅行家回國寫的遊記時,才知道有這麼一隻寶貝鳥兒。他一定要聽聽這鳥兒神奇的歌聲,如果侍臣們找不到,統統都要在肚皮上挨板子。

找夜鶯的過程中,有個很有趣的情節,一個年輕的貴族和一個官員竟然把母牛的哞哞叫和青蛙的呱呱叫,當成是夜鶯的叫聲。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最後,在小女僕的引領下,他們終於找到了夜鶯——一隻灰色的小鳥。他們還有點看不上眼,認為它太普通了。

夜鶯不想離開它的樹林,但還是跟隨侍從們進宮了。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在花團錦簇、金碧輝煌的皇宮裡,夜鶯開始唱歌了,它唱得是那麼美妙,以至於皇帝都感動得流下淚來。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因為皇帝的眼淚,夜鶯在皇宮住下來。然而,它失去了自由。從這裡看,皇帝出場時給花繫上銀鈴的故事是個鋪墊。他從來就是這樣對待自己心愛的東西的,對花是這樣,對鳥當然也是這樣。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後來,日本皇帝送來了一隻人造的假夜鶯給皇帝。它能不間斷地唱三十三遍《華爾茲舞曲》都不覺得累,雖然它只會唱這個。它被封為「高貴的皇家夜間歌手」,受到皇帝的百般寵愛,而那隻真正的夜鶯卻被趕走了。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一年後,人造夜鶯出現故障,雖然勉強修好,但只能一年唱一次了

五年後,更悲哀的事情發生了,皇帝生了重病。

死神來了,他要帶走皇帝,皇帝想聽聽夜鶯的歌聲,可是人造夜鶯一點也發不出聲來。

這時,窗外傳來了美妙的歌聲,真夜鶯回來了。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死神聽了夜鶯的歌聲,勾起了對家的思念,就化作一股霧氣從窗口消失了。

【轉載】文圖兼美的《夜鶯》

夜鶯整夜守在皇帝床前唱歌,皇帝恢復了健康。

皇帝感到羞愧,他問夜鶯:「我趕走了你,你卻救了我,我要怎樣做才能報答你呢?」

這時夜鶯說,皇帝已經報答過它了。它第一次唱歌的時候,皇帝流的每一滴眼淚,對它來說都珍貴無比。

可是,當皇帝要求它留下來時,夜鶯卻飛走了。它說,那隻假夜鶯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是讓它留在你的身邊吧。「我還得為那些遠離皇宮的人歌唱。比起你頭上的皇冠來,我更愛你的新,我會再來為你唱歌的。」

故事裡有對達官貴族的諷刺,有對「愛」的方式的探討,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義,有對芸芸眾生的關懷,當然,這個老皇帝雖然虛榮,但並不壞,他願意讓假鳥為他的百姓去唱歌,當夜鶯第一次唱歌的時候,他還流下了眼淚,並且最後他也真誠地後悔了,所以他的結局也並不壞。


本文摘自:飯米楊帆的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