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問劉伯溫:朱元璋登基前,會先殺哪個人?劉伯溫說了3個字
若能得到貴人相助,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成功也會來得更加容易,故有「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的說法。
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的過程中,除了手下那些文臣武將,還要感謝對他有恩的貴人,其中包括他一生最信任的馬皇后。
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只是朱元璋打天下的第一步,他機智勇敢、擅長人際關係,能力和名聲與日俱增,從最初不起眼的兵卒,很快當上不大不小的將領。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朱元璋官職繼續提升肯定沒問題,不過想要接替郭子興的位置幾乎不可能。
朱元璋在上位之前,立刻除掉了他的一個貴人。這位貴人,便是小明王。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朱元璋自幼便是一個農民,他小時候就靠著放牛和種田為生。他的母親和兄長都死在了瘟疫中,朱元璋一人闖蕩天下。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的軍隊,郭子興是一個起義軍首領。
郭子興的義女便是朱元璋的馬皇后,他們二人遇見之後彼此都很喜歡對方,兩個人就這樣結成了夫妻。當年的朱元璋雖然不通文采,但是他有軍事天賦,又知人善用。
郭子興很快就提拔他做了一個小將領。朱元璋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讀四書五經,充實自己。
可是,隨著朱元璋的功勞越來越高,郭子興有些不滿,他屢次設計陷害朱元璋。朱元璋還因此被罰了禁閉。馬皇后對朱元璋非常好,她還曾經忍受著燙傷的危險去給朱元璋送飯。
朱元璋此舉正合郭子興之意,只要朱元璋能夠離開紅巾軍,管你去哪呢。於是朱元璋便灰溜溜的帶著二十多名親信部下離開了紅巾軍,前往外地招兵買馬。
有能力的人到哪都會發光的,朱元璋憑藉自己的個人手腕,在外地成功的拉起了一支2萬人的部隊。
1355年,郭子興去世,小明王韓林兒封他兒子郭天敘當了元帥,但誰知道,1356年,郭天敘便戰死了,朱元璋趁勢成為了大帥。
此後的十多年,朱元璋逐一剪滅了自己的所有競爭對手,他準備當皇帝了,於是便將稱帝事宜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兩個文臣,李善長和劉伯溫。
在某一天,李善長詢問劉伯溫,「我看大帥這些天似乎很不高興。」劉伯溫笑著回答,「大帥應該是想要除掉一個人。」
李善長又接著問道,「依你所見,大帥登基前,會殺誰?」劉伯溫只說了3個字,「小明王」。
小明王便是韓林兒,此人雖然沒什麼權利,但卻是朱元璋名義上的上司,都要當皇帝了,還有個上司,豈不是很滑稽。
果不其然,不久後小明王韓林兒便遭遇了沉船事故,死在了江中。


※諸葛亮就是漢獻帝?他們生死同年的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同樣是鎮守漢中,為何魏延能鎮守40年無事,而姜維連30天都守不了……專家:這都怪諸葛亮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