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城市公開抵制日本人入內,更不接受日企,網友評為「有志氣」

這座城市公開抵制日本人入內,更不接受日企,網友評為「有志氣」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治海的大部分城市,都成為外國企業投資的熱土,帶動了本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有這樣一座沿海城市,搜遍全城的角角落落,見不到一個操著日語的日本人,也絕難見到一家日本企業。這座城市被網友們評為中國最「有志氣」的城市,獲得更多中國人的點贊和支持。

在這座城市的人民看來,他們並不需要所謂的繁華的經濟,不歡迎更加不願意討好日本人和日企公司。因為曾經的那份恥辱讓他們至今銘記在心,這是任何時候都無法原諒和寬容的。

旅順口不歡迎日本人,更不接受日企進駐

這座城市就是大連旅順口。從日俄戰爭勝利的1905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大連旅順口被日軍佔領長達40年之久。毫無人性的日本人在旅順口犯下了滔天罪行,無數的旅順人慘死日本人的鐵蹄之下,這座城市的人對日本人沒什麼好印象,許多旅順人跟日本人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至今仍對日本人充滿了恨意。所以這座城市不允許任何日本人入內,無論是來旅遊的日本遊客,還是想在這裡定居的日本人,都不允許入內,而且不接受日企公司進駐,他們寧可不要那繁榮的經濟,也不歡迎日本人,更不會去刻意討好日本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布滿日本人的蹤影,偏偏旅順口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是這個泥沙俱下的社會大潮中的一股清流。他們不僅表現在口頭上,而且在行動上做到了。不過對於旅順口的做法,很多網友還是從內心深處表示敬佩和支持的。

旅順大屠殺:難以忘卻的歷史

旅順口位於遼東半島的南端,東接太平洋,西扼渤海灣,是亞洲的第一要塞,也是我國華北最重要的國防門戶,素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海防屏障,在帝國主義的列強面前,竟是那樣得不堪一擊。1894年10月24日,日本侵略軍第二軍在大山岩大將的指揮下於庄河花園口登陸,接連佔領貔子窩、金州城、大連灣。11月17日,日軍從金州出發,進犯旅順。由於政府腐敗,清軍將領多卑怯無能,貪生怕死,軍心渙散,陣地是頻頻失守。11月21日凌晨,日軍開始對旅順陸防線展開全面進攻,下午旅順口全部陷落。清政府苦心經營旅順之巨防,「凡十有六年,糜鉅金數千萬,船塢、炮台,軍儲冠北洋,乃不能一日守。門戶洞開,竟以資敵」。消息傳來,國人淚泣如雨,黃遵憲一首《哀旅順》更是令人塊壘堵胸,悲哀難抑。

旅順口陷落後,日本侵略軍獸性大發,製造了震驚世界的旅順大屠殺慘案。大屠殺從11月21日夜始至25日,持續了四天三夜,上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下至嬰兒,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條條街巷血流成河,秀麗的旅順變成血染的人間地獄。2萬名無辜同胞慘死在日本帝國主義屠刀之下,倖存者只有36人(扛屍隊人員)。而在大屠殺過後,日軍為掩人耳目,銷毀罪證,驅使我們死裡逃生的同胞組成扛屍隊,將死難同胞屍體分三處集中火化,骨灰叢葬於白玉山東麓。又為掩世人耳目,在墓前立一木牌,上寫「清軍將士陣亡之墓」。甲午戰後,旅順流傳的一首民謠真實的反映了這一歷史事實,「趙(懷業)不打,姜(桂題)不辣,黃(仕林)宋(慶)各營吹喇叭,鬼子進來好頓殺。」

旅順,本是旅途平順的意思,然而在120年前,這裡慘遭日軍屠城,每一座山、每一條溝,當年都有凄慘、無助的呻吟。被燒死、被捅死、被砍頭、被姦淫、被剜心……屍橫遍野。它們發生的地點就在「荷花灣」「大水泡」「東新街」「西新街」「中新街」……

旅順大屠殺的慘狀,被當時英美等國的戰地記者親眼目睹,陸續在歐美報刊中給予了披露。這些報道即刻轟動了紐約、華盛頓,轟動了倫敦、巴黎和羅馬。旅順的屠殺事件一時成為傳遍全球的中心話題。被稱為是「當代的一大新聞」。美國的《世界報》就刊文抨擊道:「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出野蠻的真面目」。旅順口從此飽嘗了苦澀與恥辱的一段歷史。

一個叫艾倫的英國人目睹了旅順大屠殺的部分場景,後來他在《在龍旗下》一書中寫道:「日本兵趕著一群逃難的人,把他們逼進池塘里去,……遠的放槍打,近的用刀刺。……池塘里的水攪得通紅一片。日本兵站在岸上歡笑狂喊,快活得不得了……」

在這40年中,旅順口人民過著奴隸般的生活,日本侵略者巧取豪奪搶房霸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拉夫抓丁,罰做苦役,民脂民膏,幾被榨盡。在日本殖民者統治下的旅順口,人民所受的災難是筆墨難以盡書的。位於元寶坊的旅順監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旅順時期的真實寫照。

日俄監獄——人間苦難的地獄

日俄監獄,這裡曾經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以及國際反戰人士的地方。現在,這裡仍可以看到完整而龐大的監獄設施,包括牢房、刑具刑場等,昭示著那段屈辱的歷史,也警士著國人勿忘國恥!

曾在監獄內任職的古賀初一醫生回憶說:「每天都有受刑者的身體被鞭打得皮開肉綻,化膿潰爛,傷口大量生蛆,成群的蒼蠅圍繞在擁擠的病房裡,蠅蛆爬滿窗檯,烏鴉落在病房的屋頂……」現在,日俄監獄舊址被闢為一處博物館,讓更多的國人見識了當年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恐怖。那條條絞索間浸染斑斑血跡,無不訴說著當時的慘烈;而那陳列的孕婦骨骸內,依稀可見腹中胎兒的掙扎;被捆著鐵絲、戴著腳鐐或頭骨被打漏的遺骸在屍桶內蜷曲;那片僅三畝多的荒野壕溝里一個挨著一個,一排接著一排的屍桶埋葬數千英魂……在肅穆和寧靜中,處處是濃重無聲的悲歌。面對著那無數遇難同胞的冤魂與白骨,國人的心靈深處迸發出無盡的悲憤與哀思。

在監獄的東山坡,有一片3畝大的墓地。據當年知情者回憶,當年在那片3畝多地的荒野里,事先挖好了5條近百米長的溝,裝著屍體的木桶一個挨著一個,排列埋在溝里。待5條溝都埋完後,再依次將這5條埋有屍骨的溝重新挑開,把殘存的白骨挖出來合葬到別處,在原來的位置繼續埋人。在日本統治大連的40年間,監獄墓地就是這樣被重複的使用著。

1972年,當年的見證者、已是86歲的蘇萬君老人聲淚俱下:「甲午戰爭時我8歲,……跑到小南山草地里趴著,看見大醫院前,日本兵把抓到的許多人用繩子背手綁著,十幾個人連成一串,拉到水泡子邊上,用刀砍一個往水裡推一個。不一會又牽來一群人,只見刀一閃一閃,一群人就沒有了。」

日本人罪行罄竹難書。就在日本天皇宣布戰敗投降第二天,典獄長田子仁郎親自指揮對抗日誌士執刑,劉逢川、何漢清、鄧和高、魏長魁、侯立鑒、張洛書、辛培源……無數共產黨人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而犧牲在這片土地。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血仇之鑒永昭萬代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奴役,英勇的旅順民眾,自始至終表現出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給入侵者以沉重的打擊。在甲午戰爭期間這裡湧現出陳機匠、苑鐵匠等一批壯士;在沙俄統治時期,水師營出現了散發義和團宣傳單的王氏兄弟;1907年,旅順人民借同盟會組織在遼南演出《哭祖廟》中「國破家亡,死了乾淨」的道白而廣為流傳。1926年7月在旅順師範學堂誕生了旅順口歷史上第一個中共地下黨組織。一批批有識青年也紛紛走出家門,投身到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去。金伯陽,王立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日俄監獄裡,中共黨員王其煥、翟清平,趁放風的機會秘密發展牢友寧學賢入黨,並建立獄中支部。以紀守先、縐立升等9位國際情報團兼放火團不畏強暴,秘密放火多達近80次,摧毀多個日本工廠,其中一次大火燒毀日軍相當於七八萬人一年的食糧。1940年,他們被捕入獄,執以絞刑,便他們個個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精神與山河共存。

血的歷史是無法「迴避」的,歷史更不會因為「沉默」而消失。列寧曾經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歷史之痛,不因時光沖刷而從記憶中消逝。撫今追昔,歷史的創傷,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我們曾經飽受的深重苦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覓蹤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這九大童謠都預言成真,令人不可思議

TAG:史海覓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