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季易腹瀉,可能是脾虛的緣故

夏季易腹瀉,可能是脾虛的緣故

【 作者: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脾胃病科 李鮮教授 】

進入夏季,就進入了炎熱的季節,也進入了腹瀉高發的季節,很多人以為是吃了不新鮮的食物導致。其實,還可能是脾虛的緣故。

夏季易腹瀉,可能是脾虛的緣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素問·金匱真言論》 云:「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

古人發現長夏民眾容易患洞泄之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云:「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洞泄」之「洞」字作「疾速」解,其主症為食物下咽後未及消化而旋即瀉出,此可理解為現代醫學的急性腹瀉。


無論生克五行還是中土五行,夏秋季節之間均有「長夏」。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的長夏應指農曆六月,位於夏秋之交。此季脾弱胃強而濕勝易發脾胃病。

1.長夏洞泄與風邪相關。《素問·生氣通天論》 言:「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提出洞泄與風邪相關。風邪乃外感而得之,與時令的運氣相關,風應肝,侵襲人體,即出現肝木克脾土之象而出現泄瀉。

2. 長夏洞泄乃因水濕為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濕勝則濡瀉。」長夏之際,雨水日下,濕氣隆盛,濕傷脾土,脾失健運,土不制水,水谷走腸間,故見泄瀉。

3.寒中為陽虛及過食生冷所得。長夏易發寒中,一因長夏之季,暑熱極勝,人應於天,陽氣極於外,無以溫養中土,故發寒中之病;二亦因長夏過食生冷,或是陽虛之人,進食生冷,損傷陽氣,此為內傷於寒,亦有納涼貪冷而外感於寒,此皆為寒中。長夏寒中損傷脾陽,加之風邪、濕勝,長夏洞泄多兼有寒,表現為風冷、寒濕之象。


夏季腹瀉的治療

長夏洞瀉寒中治療上當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當以散寒除濕,祛風止瀉為法,治療上當辨清濕、風、寒的偏重偏輕,瘥後不忘固護脾胃。

夏季腹瀉以濕為關鍵,且常與寒相夾,當溫化寒濕以止瀉。四苓湯、胃苓湯均可利水滲濕,取利小便實大便之功。若寒重,則應加重溫中止瀉之品,趙紹琴治寒濕泄瀉時喜用蒼朮、茯苓、藿香、炮姜、桂枝等為基本方加減治療。

風邪初襲致泄瀉,則以解表祛風。 《醫門法律·腸風飧泄》 提到:「倘知從春令治之,用桂枝領風邪從肌表而出,一、二劑可愈」。而肝木乘脾土之風邪導泄則以調肝補脾以和之,何廉臣在《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中提出劉草窗所創痛瀉要方為治療風泄的專方。治療泄瀉中常用祛風之葯,也因為風能勝濕。

長夏洞泄多好發脾虛、陽氣不足之人,故當急性腹瀉控制後,需以固本為要,注重健脾益氣,固護陽氣。

長夏洞泄防護以固護陽氣為本,調節飲食為要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長夏之際脾弱而胃強,當注意避免飲食無度,損傷脾胃,運化失常而致洞瀉。

長夏濕勝之季,濕傷脾,當忌過食甜食、酒類等容易生濕之品,而應多食能健脾祛濕和中之品,如薏苡仁、芡實、茯苓、山藥、陳皮、砂仁等。長夏易發寒中,故生活中當避免過食生冷,忌貪涼而不避風寒,特別是現代冰箱、空調普及,進食生冷、受涼機會增多,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小孩尤當注意。

古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良訓,長夏之季喝碗姜水或在烹飪中加入生薑,能溫中散寒,亦是長夏保健的好方法。


專家簡介

夏季易腹瀉,可能是脾虛的緣故

李鮮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脾胃病科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消化專業委員會 常務理事、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脾胃病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河南中醫肝膽病專業委員會 常委、鄭州市中西醫結合肝病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亞健康專業委員會 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專家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中醫藥學報》編委。主研課題6項,撰寫發表30餘篇論文、5部醫學專著。

【李鮮教授研究生 韓冰 整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同是脖子上的疙瘩,檢查結果卻迥異:一個是魚刺,一個是癌
小小「感冒」會致命!當心這種突然而至的病

TAG: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