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百年屈辱史中國有哪些意外收穫?

近代百年屈辱史中國有哪些意外收穫?

中國人通常把近代史(1840~1949年)稱為近代百年屈辱史。其中的痛苦、悲痛、絕望只有中國人能夠體會。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中華民族在近代百年不是只有屈辱,也有很多意外收穫。

一,實現了民族大團結,結束一盤散沙狀態,中華民族實現終極進化。

從秦朝到清朝,中國一直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於中國太大了,已經基本達到了擴張的極限,在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很難對全部的國土和民眾實現有效管理。

「皇權不下縣」,皇帝任命的最低級官員是縣令,縣以下的事務委託給地方鄉紳。

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尚且有「土司制度」。清朝對蒙古、新疆、西藏的統治也是以籠絡上層人士為主。

這就造成中國內部民眾之間不團結。和印第安人、黑人相比,中國人很團結,和列強國家本土民眾相比,中國不夠團結。

據學者統計,孫中山在一生中曾25次提到中國人「一片散沙」。

在近代史上,隨著列強的侵略加深,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尤其是日本等列強的侵略導致中國人空前團結起來。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各階級也團結起來,一起抵抗外來侵略。

在與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中,梁啟超在1902年提出的「中華民族」的概念被全國56個民族所接受。中國人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

如果不是面臨共同的敵人,中國人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結束「一盤散沙」的狀態。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是很強大的。這一點世界各國都已經認識到。

二,認識到傳統文化的不足,開始誠心誠意學習西方。

中國人稱霸東亞幾千年,從未遇到敵手,從未遇到比中國更高級的文明。要讓中國人承認其他文明比中國更先進是很難很難的。

但外國侵略日甚一日,亡國滅種近在眼前,讓中國人不得不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和西方文化的先進之處。於是,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學習西方。

現在中國人已經學到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大有「青出於藍」之勢。

下一步,中國人就應該結合融合中西文化的精華,結合世界現實,創造一種更先進的文化,來引領世界潮流。

三,實現政治制度的終極進化。

中國古代是專制集權制度,中國近代曾經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民主制,但都不適合中國。最終,中國人選擇了民主集中制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的政治制度有很多優越性,避免了西式民主的很多弊端。

四,實現了完全的獨立自主,尤其是關稅自主。

鴉片戰爭後,中國失去了關稅自主權,此後一百年間,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都是外國人,關稅始終不能高於5%。

這造成外國的商品可以傾銷中國。中國的民族企業和重工業始終無法發展壯大。外國資本橫行。

1949年,中國實現了完全的獨立自主。這奠定了中國工業發展的基礎。

當今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不超過5個。

五,擁有了國際視野。

1840年之前,中國人視野始終局限在中華文明圈。近代開始後,中國人開始關心國際局勢,對國際局勢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

現在,中國已經與美俄歐並列已經成為世界級大玩家,隨便一個決定,就能決定國際局勢的走向。

六,結束軍閥割據,重新實現統一,更高程度的統一。

近代史,中國經歷了「統一、軍閥割據、再統一」的三個階段。

近代史開始時,清朝是統一的,但屬於「皇權不下縣」的低程度的統一。隨後,陷入軍閥割據。最後,實現更高程度的統一。

總結,近代史中國不僅有屈辱,也實現了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獨立自主,國際視野等「意外」收穫。有舍也有得。

當然,必須要說的是,近代史中國人的收穫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犧牲獲得的,不是列強主動「賜予」的。這一點必須要清楚。

大家也可以說下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棟哥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被當成奸臣的六位民族英雄
近現代史上最會見風使舵的四個國家

TAG:棟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