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在懿貴妃(慈禧)聯手恭親王奕訢發動的「辛酉政變」中,咸豐皇帝臨終託孤的顧命八大臣核心人物肅順,被慈禧下令在北京菜市口斬首示眾。

肅順一生雖頗受爭議,但對於他寧死不屈、臨刑不跪被打斷雙腿的悲壯,後人一直唏噓惋惜不已。

儘管有人說肅順曾跋扈弄權,但他仍無疑是晚清官場不可多得的頭腦清醒、敬業幹練、敢於挽救朝廷社稷於水火的能臣。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肅順畫像)

後來的歷史足以證明,正是由於慈禧除掉了他,才得以自己把持朝政幾十年,最終葬送了大清王朝。

肅順生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是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的兒子。

他早年長期在朝廷侍衛機關任職。道光十六年(1836年)年末,受封三等輔國將軍,委任侍衛處散秩大臣。咸豐帝繼位,肅順被擢升內閣學士兼任副都統、護軍統領、鑾儀使。

咸豐五年(1855年)二月受命管理嚮導處事務,成為總統大臣,咸豐七年再被擢升為左都御史,仍兼任都統職務。後累任正紅旗漢軍都統、理藩院尚書、領侍衛內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要職。權勢盛極一時。

肅順初次面見咸豐帝時,面對朝野形勢,大膽提出「嚴禁令、重法紀、鋤姦宄」九字治國方針,這一亂世用重典的思路,深得咸豐皇帝認可。

肅順掌權後,果然以鐵腕的方式處理自乾隆末期以來的官場腐敗,嚴懲貪官污吏,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明顯收斂。

這其中最有名的事件,莫過於在肅順的力主下,咸豐帝揮淚處斬了一品重臣柏葰,震驚整個官場。

史料介紹,咸豐八年(1858年)九月,在順天(北京)鄉試中,因戲子平齡「朱墨不符」中了第七名而引發的「科考舞弊案」,共有九十一人受到處罰,其中五人處斬,三人充軍。

案件牽涉之廣,在晚清絕無僅有;受懲官職之大,也是清代歷史之最。

當時在北京菜市口被開刀問斬的主考官柏葰巴魯特氏,是蒙古正藍旗人,朝中一品大員、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位居宰相,官至人臣極鼎。

他也因此成為清代唯一一位因科舉舞弊被處死的朝中重臣。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拆解這起科考案件的經過,情況還真是挺複雜:咸豐八年,順天鄉試由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柏葰主持。是年十月初七,即當年鄉試揭榜前夕,御史孟傳金上書朝廷,指出本次鄉試存在嚴重舞弊問題,如伶人平齡,除了會唱兩口好皮黃,一無所長,居然高中第七名,事出蹊蹺,奏請立案審查。

咸豐皇帝聞奏也感到其中定有問題,於是欽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會審此案。

調查的過程中,辦案官員發現發現考生羅鴻祀的考卷存在很大嫌疑:他的答卷文章很不通順,且錯別字多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古時候科考,一般要求寫的是八股文,字數大多規定在三百到七百字,羅鴻祀的文章僅錯別字就達到三百多個。而且調查還發現,果然有一個名叫平齡的唱京劇伶人,居然中了進士。封建王朝,伶人是不允許參加科考的,明顯是嚴重違規。

據介紹,清代考場為了防止有人在試卷做記號,以便讓受賄的考官照顧判優,專門安排抄寫人員把原始答卷抄一遍,有錯別字就寫錯別字,和原卷一模一樣,然後將考生的原卷封存起來。考官能看到的只是沒有名字的抄寫試卷,只有一個代號,也不知道是誰寫的,這樣來求得公正。

本來,怡親王載垣想從伶人平齡身上找到案件突破口,可沒想到,平齡入獄沒多久便死在獄中。此後,怡親王又命人調查了其他試卷,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隨著調查深入,辦案官員發現「應訊辦查議者竟有五十本之多」。而且,不光平齡一個人作弊,還有其他三百多人作弊,本來有不少錯別字的試卷,抄寫後的一個錯別字都沒有,還語句通暢。很顯然,多數主考有問題。

與此同時,案件另一條線索也浮出水面。原來同考官浦安與新考中主事羅鴻繹私下裡「交通關節」。於是肅順建議載、端二位王爺順藤摸瓜,傳訊當事人羅鴻繹。

結果一經審訊,羅鴻繹便爆出大料:為了能考中,他曾向兵部侍郎李鶴齡疏通關係,李轉而求同考官浦安關照,浦又跟柏葰的門丁靳祥打了招呼。事成後,浦安向柏葰送贄敬銀十六兩,李鶴齡則向羅鴻繹索要銀五百兩,其中三百兩轉交浦安。

拔小苗牽連到了大樹,這令肅順很是吃驚。柏葰可是兩朝重臣,平時老成持重,還一向反感抵制肅順等人的施政方針,逐漸成為其政敵。

如今抓到了柏葰在科考中參與舞弊的把柄,肅順自然要大做文章,由於此案發生在戊午年,因而被稱為「戊午科場案」。

咸豐帝雖然聞奏震怒。下旨將涉案官員下獄查辦。但對身為這場科舉考試的主要負責人柏葰卻放了一馬。原來,咸豐皇帝考慮到他是兩朝重臣,並且只是受賄了區區十六兩白銀,因此心就軟了下來。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柏葰畫像)

為了讓柏葰遠離這場查案旋渦,咸豐皇帝還將他提拔為軍機大臣。這一決定,當即遭到肅順等其他大臣的激烈反對,認為這是皇帝在有意包庇罪臣。

咸豐帝權衡利弊,考慮到自己的威望,同時也不想因此得罪眾人,只得下旨怡親王二次調查此案。結果依然如前。無奈之下,咸豐下旨將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柏葰、兵部侍郎李鶴齡等人抓捕入獄,交予刑部發落。

在受審之前,柏葰已經做好了準備。在他看來,自己的罪行,最嚴重也無非是流放而已。為此,他還提前收拾好了衣物,做了準備。哪知經刑部討論,竟然把他定為斬立決,並上報咸豐帝御批。

這令咸豐著實有些為難,商議此案時,他詢問各親王大臣「柏葰有無屈抑」,是否有從輕發落之可能?此刻肅順於殿上高聲力爭,強調科舉乃「取士大典,關係至重,亟宜執法,以懲積習,柏葰罪不可宥,非正法不足以儆在位!」而在朝諸臣竟「默無一言」。既然無可挽回,咸豐帝只得判處斬立決。

有史料介紹,在最後商議如何處理柏俊等人時,咸豐皇帝曾對王公大臣說:「科場為掄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綦嚴。自來典試諸臣,從無敢以身試法者。不意柏葰以一品大員,辜恩藐法,至於如是!柏俊身任大臣,且系科甲進士出身,豈不知科場定例?竟以家人干請,輒即撤換試卷。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夾訊,何難盡情吐露?既有成憲可循,即不為已甚,就所供各節,情雖可原,法難寬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淚!」···

但殺一儆百確有實效,處斬柏葰以後,一直到清朝滅亡,科舉試場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重大舞弊案件。

說肅順專橫弄權實屬冤枉 他督促咸豐乾的這件事連慈禧都拒絕翻案

朝中一品大臣柏葰雖是皇帝下旨處斬,但更多人認為他是死於肅順之手,有人甚至懷疑懷疑他公報私仇。

肅順死後,柏葰的親友想為他翻案,呼籲平反。但縱使是慈禧太后,也認為肅順堅持的判決是正確的,因此沒有同意給他翻案,只是照顧了他的後人。

歷史記載中的肅順雖有驕橫專權、目中無人的表現,但他對大清王朝還是忠心耿耿的。

他手握重權時,對待有才華的漢臣能做到格外禮重。肅順不止一次向咸豐帝提出應重用漢族官員,並向朝廷推薦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等漢族官員,實際為平定太平天國實現「同光中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宋高宗趙構被後世憎惡 除了殺害民族英雄岳飛還有這兩條
說出口瓷器中國製造英文標始於晚清已被挑戰,看看古瓷這些紀錄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