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idea是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執行永遠是最重要的。

作者:羽扇清風&喬巴(富書專欄作者)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訴苦:好焦慮,沒錢沒房沒車,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怎麼辦呀?

好不容易安慰了一次,過了幾天又陷入焦慮,反反覆復找我傾訴。

後來,我說你別再找我了,我就兩個字:行動。

在遇到一件令人感到焦慮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控制不住去胡思亂想。

心理學上將這種反反覆復考慮同樣一件事情,並且無法從焦慮情緒當中走出來的情形稱之為「思維反芻」

我們都不可避免會陷入這種陷阱里,不同的是,牛人會選擇用行動化解焦慮,而普通人只會陷入焦慮中。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我的朋友小黃,思想政治專業研究生,在國企上班,對自己的工作很不滿意。

每天晚上總是嚷著要做出改變,但是始終原地踏步,睡前千頭萬緒,各種職業規劃,醒來還是上班去。

沒看見他去學習進修,或者去了解喜歡的行業發展狀況,只是學會了怨天尤人,吐槽單位和領導。

兩年過去了,所謂的做出改變,還停留在口頭上。

而我的大學同學小利,她的行動力值得點贊。

她在一個四線城市當公務員3年,工作死氣沉沉,一直沒有男友,還被父母催婚,人生陷入低谷。

不認命的她在30歲前夕無視父母的反對,辭職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去到深圳新媒體公司打拚3年。

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文字編輯工作,現在月薪2萬,還在公司里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只要踏出第一步,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當面臨改變時,每個人一開始都會覺得迷茫,不知道該去哪裡。

但當你傾聽內心,總有個聲音告訴你:不能再待在這裡,要走出去。

所謂拖延症,只是逃避行動的借口,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作家余華說:「中國年輕一輩人裡面,有很多優秀者,但很少是能執行的人!」

執行力,不光是勇於擔當的態度問題,更是能力提升的發展問題。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行動的驅動系統:微習慣策略

當我們真正意識到要去做一件事,一瞬間被點燃,行動就啟動了,背後也許有複雜的原因。

但是歸結下來就兩個方面:一個是逃避痛苦,二是追逐快樂。

相比之下,痛苦的驅動力更強,最常遇到的是「未完成事件」帶來的痛苦。

一件事情如果不完成,就會鬱結於心,加重心理負擔,即使是拿快遞、洗碗等小事。

完成心理學理論認為:沒有人可以逃開他心靈中的「未完成的事件」,刻意逃避,結果會被「未完成事件」完全控制。

如果養成這種拖延逃避的習慣,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將是一種災難,每天疲於奔命。

為了擺脫這種折磨,我們最好現在就開始行動。

或許,我們無法立刻把買房、考證等大事立刻完成。

但是小事情我們完全可以著手處理,從而保持積極和從容的心態。

開始行動時不妨把目標定得容易些,從微習慣著手,更容易收穫快樂。

比如從每天寫140字的微博開始練習寫作。

微習慣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你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完成它。

微習慣太小,小到不可能失敗。

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而且具有超強的「欺騙性」,它也因此成了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行動的著力點:最小化可行產品

精益創業是當前互聯網一個很火的方法,有個關鍵概念是「最小化可行產品」。

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小資源、被最快製作出來的、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戶使用的試驗產品。

創業者將這個產品發布出去,然後根據用戶的反饋來進行調整。

這一過程是個「構建——測量——學習」的循環。

人生也是一種創業。我們完全可以用精益創業的方法,來打磨自己的產品。

我們任何的行動都不可能完美,只能在與環境的互動中去不斷調整和修補。

所以當沒有把握的時候,以最佳的資源配比去完成一項實驗性的成果,可能是可行的路徑。

關鍵在於,你要為自我迭代提供足夠的空間。

比如,你在公司實習時寫成的系統性報告、讀書筆記都是你的初期產品。

產品完成後,我們應該交給市場來校驗自己的成果,收集別人的反饋來加以完善。

克服過度準備的慣性、克服自我防備的心態、克服沉沒成本的固執,有了這三點,你就能持續進階。

即使是負面反饋又何妨,批評是你砥礪前行的動力,下次修改就是了。

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曾經很害怕被拒稿。

後來發現也沒什麼損失,編輯的點評是我成長的契機,有免費的寫作培訓機會,何樂而不為?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怎麼行動:圖層工作法

有時事情一多,我們就會手忙腳亂,渴望齊頭並進,多線程工作。

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實現人的多線程工作是不可能的。

因為在任何瞬間,人只能有一個注意焦點。

你以為自己同時關注了兩樣東西,其實是發生了注意轉移的結果。

所以,我堅定地認為,一個時期只完成一件重要的高難度的事情,必須調動你的全部帶寬和認知資源去完成。

對於核心思考區(認知複雜度最高的)的工作最好不要中斷,因為你要付出極高的轉換消耗(認知心理學發現,當從任務A轉換到任務B時,執行任務B的效果明顯比非任務轉換狀態下執行B的效果要差)。

而且,你要重新回到那種專註的心流狀態是不容易的。

難道我們就無法做到多線程工作了么?

答案還是有的,雖然在一個瞬間,人只能有一個注意焦點;

但是在一個時期內,我們可以同時擔負不同的工作,這就可以理解為另一種意義、多任務之間切換的多線程。

經過訓練,我們完成可以做到對不同認知類型的工作分層處理,這就是圖層工作法。

我們處理文字時是以一種類型,處理視覺圖片又是一種類型,進行數值計算又是一種類型。

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在同一個時間內只需要專註於某一層。

類似於PS畫圖時的過程,把一幅畫分割成多個圖層,各個突破。

舉個寫小說的例子,我們可以把小說分為三個圖層:敘述、描寫、對話。

敘述是負責情節的推進,描寫主要是用於營造氛圍,對話則是展現人物性格和衝突。

一個作家,完成有可能是先寫好情節,再營造氣氛和精心雕琢對話。

掌握了圖層工作法,我們行動起來就可以四兩撥千斤,高效完成事情。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喬布斯說:「你不可能充滿預見地將生命的點滴串聯起來。只有在你回頭看時,才會發現這些點滴之間的微妙作用。」

當我們還未成功時,不光要沉澱下來提升認知和能力,還要開啟腦中「雷達」隨時掃描:關注前沿動態+領悟牛人經驗+優化做事方式。

這樣你所走的每一步,才會在未來的生命中串聯起來,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年輕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總和別人談及自己的理想,卻從來沒有實現的動力。

歸根到底就是執行力弱的緣故,時間久了,距離自然拉開。

有句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說做就做的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零。

只有你行動起來,才可能到達你想要的遠方。

執行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才華

作者簡介:羽扇清風(富書專欄作者)&喬巴(富書主編),每天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