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成功年僅39歲而亡,為何死前卻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鄭成功年僅39歲而亡,為何死前卻下令處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每每王朝更替,國家興亡,總會湧現出仁人志士,他們或者興義兵,討外敵,或者面對屠刀慨然赴死,是為英雄也。面對元朝的入侵,釣魚城一地堅守36年。1259年,面對蒙古大汗蒙哥的幾十萬大軍,守將王堅將軍炮擊蒙哥,炸死蒙古大汗,可謂英雄是也。而此地守將更是堅守城池直至忽必烈滅南宋,即便是忽必烈答應不再屠城,守將王立等32人皆殺身成仁。

而這也大抵是民族風骨,當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朱棣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錚言,大抵不會想到在幾百年後他們的子孫,崇禎帝會選擇自縊而亡。

明末清初的戰火紛飛,大清的趁虛而入,吳三桂的叛變,李自成的大順軍,以及南明王朝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但卻有一個人,選擇了他的方式,來延續大明之國祚。

面對滿清的鐵蹄,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力排眾議,親率25000人,向荷蘭殖民者開戰,期間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以落後之裝備,趁暴風雨之時機,攻佔台灣,將荷蘭殖民者趕出中國。

可是正當人們希冀著他帶領的明軍,能夠以台灣為跳板,攻打清軍之時,年僅39歲的鄭成功卻突然病重而亡,而這無疑與聽聞永曆帝被吳三桂弒殺,父親鄭芝龍被殺有關,可是即便如此,即便是古代而言39歲也實在是年輕,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是人們在扼腕哀嘆的同時,卻發現,他在臨死之前竟然下達了誅殺自己的妻子董氏以及兒子鄭經命令。這又到底是因為何種原因,導致他突然如此「殘暴」呢?

虎毒尚且不食子,原來作為鄭成功與南明兵部尚書唐顯悅的政治聯姻的結果,鄭經娶了其孫女。但是鄭經對其孫女唐氏並無感情,也便是不冷不熱,二人感情淡薄。更為荒唐的是鄭經竟然與五弟的奶媽陳氏,暗通曲款,行了周公之禮。不久還懷孕,生子。

鄭經謊稱是侍妾之子,年僅39歲便當上了爺爺,鄭成功自然心下大喜。可惜的是對於鄭經的親家而言,這可是家門醜事,天下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於是唐顯悅寫書信一封:「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你鄭成功自謂治家嚴苛,卻縱容兒子做成此等醜事,與其乳母行悖逆之事,不整治反而還嘉獎,就如此作風還枉論治國?

本就因為永曆帝與父親被殺之事,心情鬱悶的鄭成功,卻又聽聞此事,心下大怒,則立刻遣使臣前往廈門,下令斬殺自己的妻子董氏,以治理她治家不嚴的罪責,連同做出此事的兒子鄭經和奶媽一同處死。但是廈門的部下卻認為如此處置過於嚴苛了,這種事本就是封建社會尋常之事不必大驚小怪,拒不執行,甚至還發動了反叛。

而這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鄭成功僅僅生病七天而亡。臨死還不住的自責到「忠孝兩虧,死不瞑目」。想自己戎馬一生,僅保二島,南下勤王不成,北上亦敗,更甚者連自己的小家都沒有治理好,出了此等醜事,又有何顏面面見先帝,為表自責以手抓面。

一代英雄,竟以此等方式結局了短促的一生,令人慨嘆。

參考資料:《鄭成功血淚史》、《明史》、《南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開無田 的精彩文章:

大清王朝的巧合有多少?這一個最讓人詫異,但亡國只是她的過嗎?
朝代滅亡與生育能力有關?南宋皇帝:我也很無奈啊,選了草民皇帝

TAG:花開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