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張逢學說,「從太爺開始,我家五代造紙。我也常常教育兒子,要把老手藝做得更精更純,做到所有人前頭,這是大本事,裡面有大學問。」憑著對楮皮紙這門老手藝的摯愛和匠心堅守,張逢學在古法造紙這條路上走得堅定而有力。6月底,記者一行驅車來到了西安市長安區北張村,在這裡見到了張家三代古法造紙匠人。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張逢學老人正在進行傳統楮皮紙的踏碓工藝

老手藝被列入非遺名錄

走出國門綻放光彩

採訪當日,天微涼,雨有些大。80歲的張逢學就坐在塑料布搭成的簡易大棚下踏碓,兒子張建昌在院子里撿瓤,孫子張剛在抄紙。「一做一天是常事,這是自家活兒,更要上心。爺爺這麼大年紀都還一點兒不馬虎,我哪裡還能喊累。」張剛笑著說。

1939年出生的張逢學,與造紙打了一輩子交道。張逢學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母親去世早,父親既當爹又當娘。舊社會北張村流傳一句俗話「有錢人把娃送學堂,沒錢人把娃送河灘」。「為啥沒錢人把娃送到河灘?因為造紙工序複雜、繁多,這其中又數在河裡洗瓤為最,就是讓娃從小學習造紙製漿技術。」張逢學從9歲開始就隨父親學習造紙,14歲時便已掌握了全部的造紙技術,且能獨當一面。

「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至今村子裡的紙匠們仍使用著原始、簡單的工具,製造著純天然的楮皮紙。據當地老人講,北張村祖祖輩輩依靠造楮皮紙維持生計,直到改革開放前,家家戶戶還都有造紙作坊,村外還有蔡倫廟。20世紀80年代以後,因手工造紙的用途和經濟收入大大減少,村裡大部分人轉做他行,這一古老的工藝面臨失傳的風險。如今,在北張村僅剩寥寥幾戶人家還在堅持手工製紙,張逢學一家便是其中技法最純正的一戶。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楮皮紙可用來寫字作畫

2002年,美國國家博物館在華盛頓舉辦國際民俗藝術節——「史密斯生活藝術節」,張逢學作為中國民間藝術家代表參加展演,引起強烈反響。2008年,楮皮紙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張逢學帶著這項技藝參加了奧運會「中國故事」文化展演活動。2009年,張逢學被命名為北張村楮皮紙抄制技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還赴台參加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及論壇。

「國家既然把我評為傳承人,我就要把這門老手藝好好傳下去,絕不能失傳。不僅要傳,還要原汁原味地傳。」張逢學說。

不用現代機械

72道工序造出高韌性楮皮紙

北張村楮皮紙生產工藝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不僅體現在整個工藝流程完全沒有使用現代機械,而且不使用紙葯卻能進行分張。這套生產工藝在國內其他手工紙坊都是十分罕見的。上世紀70年代起,不斷有國內外學者來追溯、考證世界造紙之源,古老的工藝成了手工紙工藝演化進程的「活化石」。

北張村楮皮紙抄制技藝製作工序複雜,至今仍保留了祖先原有的造紙風貌。村莊地處秦嶺腳下,村西有灃河、村東有灃惠渠,秦嶺山脈中楮樹(俗稱構樹)隨處可見,成為造紙用之不盡的優質原材料。採料、洗瓤、打漿、蒸煮、踏碓、抄紙、曬紙……從採集原材料到打包上市,楮皮紙製作共有大小72道工序。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抄好的紙進行揭紙晾曬

其中洗瓤是這項技藝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把採摘的楮樹皮用石灰水浸泡發酵後,通過在河水中揉搓漂洗,使樹皮與內瓤分離俗稱洗瓤。「夏天隨父親在河裡洗瓤還覺得好玩,但一到冬天,河水冷得刺骨頭。那時候窮啊,也沒有專用的鞋褲,就打光腿。過去總有外村人說,『北張村造紙人有法術』,但誰能不知道冷,全憑強忍著。」張逢學說。

「楮皮紙的韌性好、耐保存,在上邊寫字作畫,數百年後拿出來仍能光鮮如初。」張逢學邊說邊有規律地轉動著踏碓下黑棕色的楮樹皮。

「有女甭嫁北張村,黑天白夜站牆根。」北張村古法造紙技藝的特徵就是勞動工具原始、簡單,工藝流程系統、複雜、完整,傳承久遠,但也非常艱辛。蒸楮樹皮半夜就要起床。娃們瞌睡多,常被父親揪著耳朵、硬拽起來踏碓切翻子。因為踏碓時聲響很大,黎明開工,常常影響到鄰村休息,鄰村人常用「北張村的構(狗)踏碓,把人整得不得睡」這句順口溜來表達不滿。張逢學回憶說,兒時總是父親踏碓,他切翻子。「小時候瞌睡也多,常常一邊幹活一邊偷著打盹。有時候手被碓軋得又青又腫,疼歸疼但活不能停,還得照樣干。」

院內蒸皮用的大鍋、攪拌水槽的「咕嘟」、壓紙用的石板,有些工具的年齡比張逢學的兒孫年齡還大。張逢學爐火純青的造紙技藝,也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蒸蒸煮煮、晾晾晒晒中逐漸練就。

八旬「非遺」傳承人,傾注一生守護古法造紙術

張逢學的孫子張剛進行楮皮紙的抄紙工藝。

爺孫三代接力

把老手藝鑽得更精傳得更遠

張逢學當過兵,還曾在部隊榮獲三等功。這是他人生中一段珍貴、難忘的回憶。「我過去在邊防保衛祖國,今天我還會以保衛祖國邊防的精神守護著祖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張逢學說,「老手藝不能沒人學,更不能丟了哪個環節。旁人不會,我兒子不能不會。」

1989年3月,兒子張建昌隨父學習製漿造紙技藝。十餘載春秋,張逢學手把手口傳心授,張建昌也已掌握傳統手工造紙技術的全部環節。經過父子倆多次外出借鑒學習、反覆商榷鑽研,2006年,張逢學、張建昌父子在繼承歷代祖輩古法手工造紙全部技藝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造出了北張村有史以來最大的手工紙(即44㎝×92㎝),深受書法家與繪畫大師們的喜愛。

「父親在這條路上走了一輩子,原本我得接好他的棒。可是一場病生的,我現在只能在一旁搭把手,主要的活得靠我父親和我兒子。」張建昌告訴我們,十年前一場腦梗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如今雖說恢復不錯,但手腳不利索,做技術活有些困難。「現在還會古法造紙的人家全村沒有幾個,我兒子張剛是其中最年輕的。」

水槽前,張逢學的孫子張剛,這個年輕的憨小伙一直在埋頭做活。他今年剛滿22歲,學習造紙卻已有5個年頭。「我祖輩幾代人以這門手藝為生,我爺爺做了一輩子紙,他以造紙為傲。我父親雖然身體不便,但還是依舊在堅持造紙。我是他們的孩子,這不是個選擇題,我必須得做,這是他們的希望,也是家族的擔當。我會好好把這門手藝學下去,傳下去。」張剛說。

來源:文/記者 王江黎 圖/記者 謝偉

編輯:芥末花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