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是如何做到人人歡喜樂見的呢?了解一下?

菩薩是如何做到人人歡喜樂見的呢?了解一下?

皆仁法師

在娑婆世間中,每個人都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歡,也不可能都受別人歡迎,但是菩薩卻可以做到人人歡喜樂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菩薩是如何做到人人歡喜樂見的呢?

在《佛說須摩提菩薩經》中,佛陀曾經開示道:

菩薩有四事法,能讓菩薩做到人人見到都心生歡喜。那麼是哪四事法呢?

第一是瞋恚不起,視怨家如善知識。

在這裡先分享一首《五燈會元》中記載的偈子:「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心裡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

如果一個人柔和忍辱,不起嗔心,那他的面相是柔和的,能讓人心生歡喜親近之念。而「視怨家如善知識」又應該怎麼理解呢?

網上有常說的一句話是:「你一定是我的仇家派來折磨我的。」這雖然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也無形中透露了一些信息。

其實,對方是怨敵還是善知識,往往只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心態好的人,可以在別人的打擊之下漸漸成長;而心態不好的人,一遇到打擊,就只會怨天尤人,覺得整個世界都辜負了自己。其實,他不知道,辜負他的,只有他自己而已。

有人在受到同事排擠之後,問我說:「師父,我是不是應該凶回去?」

我聞言無語良久,心中想道:別人排擠你、折磨你,無疑是給你機會、給你挫折、給你成長的空間,雖然順風順水很好,但是挫折在某些情況下,更有利於你的成長。你應該心生歡喜才對,為什麼要讓嗔恨和抱怨填塞自己的內心呢?

第二是常有慈心向於一切。

我們知道「悲能拔苦,慈能與樂」,而對待一切眾生都抱持慈心的話,那這個世間對你也是溫柔以待的。你的氣場溫和,自然也就人人樂見。

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親們來說,也許很容易可以感受到身邊的氣場變化,當然,對於禪修有成的人來說,這是so easy的事情。如果身邊的人嗔心很重的話,敏感的人就會感覺自己的嗔心不由自主地會生起,而如果對方煩惱很重的話,那敏感的人就會覺得全身都不舒服,只想快點離開那個人的附近。

所以,當你對一切眾生都抱持慈心的時候,身邊的人哪怕是再不敏感,也會感受到如沐春風一樣地舒服,自然也就樂於親近你了。

第三是常行求索無上要法。

這是指對於菩薩而言,常常尋求無上佛法要義。而對於一般人來說,那就是追求人生的大智慧。

一個有大智慧的人,處理事情的時候,總會有最為睿智的決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能幫助更多的人,所以,人人也都對他喜聞樂見。一個人,生活在世間,不可能沾盡世間所有的便宜,有利益不獨享,而和大家一起分享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有智慧的人的選擇。

當然,這裡說的利益,對菩薩而言是無上佛法的法益,而對世間的人而言,則或許是精神上的利益,又或許是物質上的利益。

第四是作佛形象。

從表面上看,這是說塑造佛像,供養禮拜。

其實還有更深層的意思是,明了佛陀的種種功德,學習佛法的甚深要義,以佛心為心,以佛陀的教誨為行為的指南,躬行佛法、實證佛法,不但自己得到佛法的利益,而且也讓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顯現本有的佛性。

雖然泥塑木雕的佛像很是莊嚴,但是又怎能比得上佛性顯現的天真佛莊嚴呢?

這才是作佛形象的更深一層含義。

順便提一句,當師父讓你好好拜佛的時候,不要傻乎乎的,只是對著佛像一味地拜,而不習學佛法、不去通曉佛陀的種種功德、不去讓自己的佛性得到顯現,那會讓師父忍不住內牛滿面的。

關於菩薩是如何做到人人歡喜樂見的這個話題,今天就聊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信公眾號:念念隨筆

id:nnsuib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居士具足布施波羅蜜的標準是什麼?了解一下?
茶之三味和禪門衲子的三味,有何相通之處?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