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晏殊的這首詞很冷門,卻打破了傳統的寫法,令人拍案叫絕

晏殊的這首詞很冷門,卻打破了傳統的寫法,令人拍案叫絕

離情別緒,自古便是文人吟詠的永恆主題。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抒寫離情別緒的詩詞佔有很大的比例。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幾乎只要是抒寫離情別緒的詩詞,總是離不開傷感和愁悶。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卻是營造出一個很輕鬆的離別場面,打破了傳統的寫法,令人拍案叫絕。

《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創作的一首詞。它是晏殊於天聖六年(1028年),官拜御史中丞時,在回京之日的離筵上即席而作。雖然這首詞很冷門,不如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等有名。但是在這首詞中,晏殊卻打破了傳統的寫法,一改離別詞的傷感和愁悶,著重在於減輕離別帶來的傷痛。下面我們便來看看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楊柳陰中駐彩旌》:

楊柳陰中駐彩旌,芰荷香里勸金觥,小詞流入管弦聲。

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煙葉系人情。

首先,詞的上片「楊柳陰中駐彩旌,芰荷香里勸金觥,小詞流入管弦聲」,著重描寫柳陰宴別。意思是說,離別正是夏日楊柳飄拂的時節,楊柳的綠蔭中插在車輛上的彩旗飄飄。在荷香瀰漫的水邊設宴餞別,在荷香之中舉杯暢飲,更有吟詞和管弦配曲歌唱助興。

從上片的三句中,可知晏殊表明了設宴餞別的時間和地點,以及筵席上輕鬆愉快的情景。「楊柳」,既是對季節景物的實寫,也是離別的象徵,自古便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是「駐彩旌」,說明晏殊是在中途駐車設宴餞別。加上環境是在綠蔭深處、荷香水邊,更有小詞配樂,可以說是極大的緩解了離別的傷感和愁悶。

然後,詞的下片「只有醉吟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雨條煙葉系人情」,則是在深情話別。即只有在醉中的吟唱,才可以寬慰離別所帶來的傷感和愁悶。不需要早晚著急著踏上歸程,你看那絲絲細雨,柳葉含煙,似乎已經牽繫住了我們的離情別緒。

從下片的三句中,可知晏殊在勸慰行人,也勸慰自己。多多飲酒、放聲歌唱,能夠緩解離愁別緒,更是要放寬一顆歸心,不要始終被歸程所推累。單從表現手法來看,這首詞的最後7字尤為精妙絕倫。即「雨條煙葉」,在晏殊的筆下,不會催生那漫無邊際的離愁,反而成了離愁的負載物。如此一來,離別也就沒有那麼傷感和愁悶了,也多了一層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所以它不僅僅形象生動,還含蘊無窮,耐人尋味。

綜觀晏殊的這首詞,它的題材極其普遍,但是表現手法卻打破了傳統的寫法,令人拍案叫絕。總的來說,這首詞語言清麗,含蓄委婉,對朋友的感情之真、之深,都不失為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詩歌 的精彩文章:

王維最特別的一首詠物詩,短短二十個字,便令人回味無窮
他將偶然遇見的日常小事寫成詩,短短4句,卻美得令人心醉

TAG:今日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