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轉自第一哲學家,ID:firstphilosopher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孤寂之舞

文摘自《單身社會》

作者:[美] 克里南伯格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譯者:沈開喜 出版年:2015-2

原作名: 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尋找終生伴侶或者找一個人同住,並不是解救孤獨感的靈丹妙藥,畢竟,孤獨這一心靈創傷,是人類生命體驗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他的床對所有的姑娘開放,可最終,那張床只屬於他自己......在全球範圍內,獨居人口都在急劇增長,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和巴西。

——[美] 克里南伯格《單身社會》

導語

今年4月,一項網路調查顯示,我國72%的上班族對性生活不滿,沒有性生活且單身5年以上的比例高達30%,單身10年以上的有12%。

據民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單身人士超過2億,其中約2000萬的青年過著獨居生活。去年,「空巢青年」一詞開始走紅,它是獨居青年的自嘲。

這是否預示著「單身潮」正在到來?中國正在進入「單身社會」?這種現象會長期持續下去嗎?現代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實際上在人口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第二次人口轉換」。

第二次人口轉換階段的特徵,一是單身人數增加,另外是離婚率升高,以及結婚年齡推遲。從世界範圍來看這是一個趨勢,中國大城市裡這種現象是跟世界趨勢比較符合的,屬於正常的現象。

「單身社會」這個概念稱謂,來自美國社會學家,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寫的一本書,中文翻譯過來就叫《單身社會》。

書中分析了全世界範圍內「單身社會」的崛起,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和變革,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來深入了解「單身社會」這個現象。

01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 一書中寫道:「已然自給自足而無需分享獲益的人,與野獸或神無異。」

古希臘詩人提奧克里圖斯也堅稱「人類永遠彼此需要」,而羅馬帝國的皇帝、斯多亞學派 的馬可?奧勒留更是宣稱:「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

孤立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無法承受的壓力。在遠古社會,放逐在所有的酷刑中排名最高,僅次於死刑處決(甚至有人認為放逐是一種比死亡更為殘酷的命運)。

在十七世紀與十八世紀末期,現代監獄系統開始推廣單獨監禁的做法,正如英國法學威廉?佩利所說的——孤立隔離「能提升懲罰的威懾力」,進而制止犯罪。

時至今日,僅美國就羈押大約兩萬五千名「超級囚犯」。在那裡,超級囚犯「被不同程度地單獨隔離,這確實是有史以來所可能實現的、最高程度的、最徹底的剝奪人性的懲罰」

人們常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與世隔絕的囚禁狀態——無論是單獨監禁的擁護者還是反對者,都一致稱其為「生不如死」。

家庭這一形式是人類需要共同生活的最佳詮釋。縱貫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體系,家庭而非個人,一直是構築人類社會以及經濟體系的基石。

正如生物進化學家們所指出的,群居生活為最早期的人類社會成員創造了競爭優勢,因為群居意味著安全與保護,獲得食物,以及繁衍後代的機會。

社會科學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 與詹姆斯?福勒也提出,通過自然選擇,我們人類發展建立起一種生物遺傳上的傾向性——更樂於建立親密的社交關係。

人類社會,無論時代和地點,都是圍繞著共同生活而非獨自生活的想法才建立起來的。

然而,今非昔比。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人類一直在從事一項偉大的社會試驗。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數量龐大的不同年齡、不同政治信仰的人們,都選擇了獨居生活 。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02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選擇獨居生活

不久以前,人們還習慣於在年輕時結婚,而老年喪偶的人們則搬去與家人同住,或是家人選擇搬來陪伴他們。但如今,人們選擇晚婚。

佩尤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如今男性與女性的初婚年齡都已經達到世上最高紀錄,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男性與女性的初婚都推遲了大約五年,而離婚後十多年保持著單身。

人們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間輪迴流轉:獨居生活,與他人一起生活,共同生活,又再回歸獨居

之前,獨居還被視為一種過渡——通向其他更為長久的生活方式,例如與他人結為伴侶共同生活,或搬入療養院。而如今此想法已經不再適用,幾個世紀以來,美國社會第一次面對佔據人口絕大多數的單身人群。

這一社會現象的數據則令人觸目驚心。1950年,僅有22%的美國成年人是單身,獨居者佔美國住戶的9%。今天,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一人生活,這意味著差不多每七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選擇了獨居。

獨居人口佔到美國戶籍總數的28%,這意味著獨居者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無子女的夫妻家庭,成為了美國第二大戶籍形式,遠遠超越了核心家庭。令人吃驚的是,獨居生活同時也是最為穩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

女性構成了當代獨居人口的主體:大約1700萬女性選擇了獨居,相比之下,男性中獨居人口僅為1400萬。單身人口中的多數,是1500萬35至64歲之間的中年男女。

18至34歲之間的獨居年輕人約為500萬,而1950年時獨居年輕人口僅為50萬,因此,毫無疑問,年輕群體將成為獨居人口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與以往不同,如今獨居人士聚集在現代化城市中。僅僅在紐約市,就有100萬獨居人口,而在曼哈頓區,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選擇了獨自生活。

年輕人都渴望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的獨居之後,即便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又很擔心繼續保持獨居是否合適。儘管單身人士堅稱自己的生活很愉快,而且也終會找到自己的伴侶,人們依然忍不住為單身的親友們操心擔憂;

獨居生活的興起本身也已成為一種具有革新力量的社會現象:它改變了人們對自身,以及人類最親密的關係的理解;它影響著城市的建造和經濟的變革。

它甚至改變了人們成長與成年的方式,也同樣改變了人類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無論今時今日我們是否與他人一起居住,獨居幾乎與每個社會群體、每個家庭都密切相關。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03

是什麼造成了大範圍獨居人口的增長

美國第一個公眾知識分子愛默生,他搬進了瓦爾登湖畔一間他自己搭建的小木屋裡。他寫道:「我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樣遺世獨立,我擁有屬於自己的太陽、月亮與星辰,一個屬於我一個人的小小世界。」

梭羅也堅持那樣的生活方式,他並不孤獨:我從未感到過寂寞,哪怕一絲一毫來自孤獨的壓迫感;有一次,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思考著我是否真的需要與人毗鄰而居而維持健康平靜的生活?

然而一瞬間,我感受到了周遭自然環境帶來的甜美與益處,人類鄰里的種種虛無的益處也就因而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此後,我再也沒有興起過需要人類鄰居來陪伴的念頭。

愛默生與梭羅的睿智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美國人,繪製出自己逃離人類社會的路線圖:孤膽騎俠們獨自遊盪在西部邊疆,披著斗篷的偵探們出沒於昏暗的都市街道,探險家們「深入荒野」去尋找自我......

所有這些都是美國廣為人知的文化標誌,代表了我們對於無拘無束的自我的浪漫想像。

但今時今日,相比其他許多國家,美國人獨自生活的幾率其實更小。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位國家分別是:瑞典、挪威、芬蘭以及丹麥,在那裡,幾乎40%到45%的住戶是獨居者。

北歐諸國還有一個好夥伴——日本。在日本,社交生活有史以來一直是圍繞著家庭來組織的,但如今實際上卻有30%的住戶獨自居住,而且在城市中,這個比例還要高得多。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獨居人口比例都要遠高於美國,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也是如此。

至於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則是中國、印度和巴西。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獨居人口都在急劇增長,這個數字已經從1996年的1.53億增長到了2006年的2.02億,在短短十年間增長了33%。

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大範圍的獨居人口的增長?毫無疑問,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以及現代國家福利提供的社會保障,兩者共同使這種新興之勢成為可能。

除了經濟繁榮以及社會福利,獨居人口異軍突起的激增,來源於世界性的歷史文化轉變——社會學的創始人物愛彌爾?塗爾干稱之為「對個體的宗教崇拜」。

塗爾干提出,所有個人主義者都擁有清晰的利己主義,並聚集起來以達成公共利益。

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他1942年的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一書中,說資本主義促進了「對於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進行理性化」,並預言了一個冷酷、錙銖必較的文化:

人們都變得功利和實際,他們學會了在自己的個人利益及其他行動可能造成的不利之間權衡得失時,當人們必將認識到家庭尤其是親子關係所帶來的巨大個人犧牲時,熊彼特預言了「資產階級家庭的解體」將逐漸到來。

因為獨立思考的男女們將會選擇另外一種生活——「舒適、自由、不為關愛所牽絆的生活,以及越來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鮮事物的機會」。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04

個人主義崛起,獨居帶來的新生活

但過渡仍需要一些時間。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即便是最現代的社會,依然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成婚,而當一個人沒有結婚時,社會往往給予嚴厲的批判。

熊彼特也許認為單身主義者是理智的,但在1957年美國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不婚的人們是病態的、不道德的,或「神經有問題的」,而只有1/3對此持中立態度。

但這種社會態度並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到了1976年下一代的美國人中,只有1/3對不婚者持有負面的評價,而超過半數的人持中立態度,甚至還有1/7的人表示支持這一選擇。

今天,當單身的成年人數遠遠超過已婚人數,民意調查者甚至不再詢問美國人是否支持不婚行為了。儘管為獨居生活樹立的恥辱柱並未完全消失,但美國社會對於單身以及家庭生活的態度,毫無疑問已經改變了。

根據當代知識,追尋成功與快樂並不依賴於將個體與他人相連,自由、適應性、個人選擇,在現代道德準則中最受人們珍視。個人最主要的義務在於對自身負責,而非對他的伴侶或者孩子,這意味著當代對個體的推崇已經遠遠超越了想像

人們對於住所的穩定性甚至更為削弱。人們經常搬來搬去。工作場合的狀況也頗為類似。德國社會學家烏爾利希?貝克 與伊麗莎白?貝克?蓋爾茨是這麼寫的:「在人類歷史上,個人第一次成為了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單位」。而所有的一切,都隨之發生了變革。

首先來看看女性地位的提升,這一變革的影響不僅僅是女性開始獲得受教育的機會,並開始擁有平等的就業機會,更表現在她們如今有權決定自己的家庭生活、性權益以及生育選擇權。

女性對於自身身體權益的主張,也徹底改變了當代兩性之間的關係,其結果便是晚婚、成年過渡期的延長以及分居離婚率的增長。

在美國,自19世紀中期開始,離婚率就一直在穩步攀升,但上世紀60年代以來,這一數字急劇增長,2000年已婚夫婦離婚的概率已經達到了1950年時的兩倍。

今天,離婚和保持單身都意味著一種無需禁慾的生活。相較於結婚,許多年輕人更樂意於享受遠離家庭監管的生活以及便捷的避孕方法。

斯坦福大學的社會學家邁克爾?羅森菲爾德提出,20至30多歲的中產階級正期待著嶄新的「第二青春期」,他們尋覓全新的體驗:

從連續的約會,到跨種族甚至同性之間的親密關係,並盡量避免作出承諾,直到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真正的浪漫真愛」。

對於探索各種性關係的寬容態度,正是羅森菲爾德所說的這個「自主的時代」的重要特徵之一。而獨居生活為人們提供了探尋與他人親密共處的時間與空間便利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05

獨居也許正是人們需要的新社交方式

個體崇拜背後的第二個驅動力是通訊方式的變革,即便獨自在家,人們可以在世界範圍內體驗社交活動所帶來的愉悅,更不用說由此而來娛樂生活的極大繁盛。

對於那些希望獨居的人們,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與外界保持聯繫的可行性。在現代社會,絕大多數獨自生活的人都有一種更為便捷的社交方式,他們只需離開家,去參加城市中活躍的各種社交生活。

大規模的城市化是第三個促成了獨居社會興起的因素,其中一部分理由正是因為單身亞文化的形成凝聚了一群擁有共同價值觀、自我認識以及生活方式的人們。

亞文化在城市中蓬勃發展,吸引了那些不墨守成規的人們,他們在城市生活豐富密集的多樣性中,找到與自己相像的其他人

單身者,包括那些獨自居住的人們,不再需要將自己局限在幾棟特定的建築、酒吧、鄰里社區或者特定的城市中了。

各種各樣的場所正在不斷增加,從健身房、咖啡館、酒吧、住宅區,到各種各樣的服務,如清潔服務、代烹飪、外送等,都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

除了一些顯著的特例,他們發現到處都是理解他們的經歷並感同身受的人們。正如伊桑?沃特斯在《城市部落》一書中寫道的,單身與獨居者,在彼此的支持下,獨自生活。

人們投身獨居生活這樣一場社會試驗,因為大家相信,這是有益處的。獨居生活有助於人們追尋神聖的現代價值——個人的自由、對自身權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實現,這些都是自我們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終結,具有極為重要意義的價值。

獨居生活使人們可以在適宜的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獨居生活將人們從家庭以及婚姻伴侶的需求和限制中解放出來,令人們可以更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

在我們今天的時代,數字化媒體以及急速擴張的社交網路,令獨居生活甚至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受益——保持隱私與獨立的空間與實踐。這意味著,獨居生活令人們有機會探索並認知自身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獨居也許恰恰是人們需要的新社交方式。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獨居生活不過是一種周期性的狀態,而非穩定的長久之計。

儘管並非所有獨居者,但獨居者中確有許多人最終決定他們需要回歸家庭生活並尋找一個生活伴侶,愛人、家庭成員,或者是朋友。但這些人同時也清楚地知道,如今每個人的生活安排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承諾也未見得是永久的。

人們開始改變傳統,卻依然不確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從。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各個階段變換生活狀態也依然變得司空見慣:單身、單親家庭、成婚、分居、穩定的愛侶,以及最終又回歸獨自一人

這意味著每個獨居的人都將面對更多的壓力,有時也難免忽然產生自我懷疑——究竟什麼才是恰當的生活方式。

但這並不代表獨居者應當被冠上孤獨或者離群的帽子,事實恰恰相反,有證據表明獨居者與他人相比,在社交上更為活躍,而獨居者佔比較高的城市也擁有更為蓬勃的公共文化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 End -

公號責編:小悅君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但終歸是孤獨的

一起悅讀

ID:readtogether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郵箱17read@sina.com

-026-026-4

投稿 | 加入我們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中路六號華亭嘉園A-1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悅讀 的精彩文章:

尼采:生命中最艱難的階段,是因為你不懂自己
錢理群:辦好教育,三個條件就夠了

TAG:一起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