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訪閔萬里:走出阿里雲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專訪閔萬里:走出阿里雲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機器之心原創

作者:四月


在大江大河的時代里,潮水流向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牽動人心,探清其背後的力量便能讀懂這個時代。

專訪閔萬里:走出阿里雲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上月底,閔萬里以一封「山景辭行」向阿里雲作別。

他寫道,「感謝阿里雲飛天,讓我踏上了定位於產業的新起點,『山景路』還留在杭州雲棲小鎮,而山景開始追尋雲和遠方」。

此前,他以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的身份與阿里雲共度四年,這四年是阿里雲登頂亞太市場的四年,也是閔萬里前半生中最為關鍵的四年。

而彼時,大部分人並不清楚他口中的「新起點」究竟意味著什麼?

迪拜奇遇

從阿拉丁神燈到航海家辛巴達,在千里之外的阿拉伯世界裡從來不缺「奇遇」。

九個月前,就是在那裡,閔萬里遇上了人生中的轉折點。

正值迪拜舉辦的一場大型信息技術展,來自全球頂尖科技公司匯聚於此。展會圍繞「智慧城市」主題展開,「城市大腦」的締造者閔萬里上台分享,任職阿里雲期間打造的成功案例首次在迪拜系統亮相。

很快,精彩的演講引起了台下一位「關鍵人物」的注意。演講結束,朋友為閔萬里引薦了這位後來改變了他人生軌跡的「貴人」——一位來自阿聯酋阿布扎比的私人投資者。

讓閔萬里沒有想到的是,「科技狂人」孫正義為「願景基金」募資的相似腳本即將上演。

「當時我只是在分享我的觀點和經歷,並沒有提出做投資的構想」,閔萬里回憶當天的交流,「但我談到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在那些數據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里,理應也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

作為國家未來的掌舵手,為傳統產業發展布局投資是其重要工作。聽完閔萬里淋漓盡致的陳述,以及實打實的落地項目,投資人顯然被眼前這位「傳統」的「阿里人」打動了。

你可以想像,在他們身邊永遠都不乏創新者,募資者人物天天圍繞在其左右,想法設法地從他們身上套現更多的投資。

當所有人都在談無人駕駛、基因檢測等充滿未來感的前沿創新時,突然有這麼一個人從遙遠的東方,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而來,和他討論的卻是種莊稼如何提升畝產、造輪胎如何提升良率……

前沿的「阿里巴巴」和接地氣的「種莊稼」走到了一起,強烈的對比反差足以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我當時想的是,我要出來創業,做人臉識別,做安防,需要融一筆錢。或許他們壓根就不會感興趣,這些話題恐怕聽得耳朵要起繭了吧」,閔萬里說道。

這招出奇制勝被閔萬里概括為「要想 outstanding,就得先 stand out」,而這一「大膽冒險」的特質在他後來做的基金里體現得更加鮮明——「用最先進的雲智能技術征戰最古老的的戰場」。

不久,這位「關鍵人物」便提出以資本的方式支持閔萬里,並以 LP 的身份推動了「North Summit Capital」的創立,中文譯名「北高峰資本」。

九個月後,「北高峰」團隊正式在深圳落地,同時也成為閔萬里定位於產業的新起點。

基金首期募得資金為 數 億美金,甚至超過了一家成熟基金的整體規模,尤其是在資本寒冬的當下,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於 AI 人才「吸金」能力的認知。

離開阿里雲

「北高峰」設立在深圳市自貿中心,一棟嶄新的商業大廈,辦公室視野開闊,能夠望到遠處的深圳灣海岸。

在閔萬里的辦公室一角,書架上立著兩隻包裝精緻的公仔,在極簡的商務范兒裝潢風格下稍顯突兀。閔萬里說,那是臨走前,阿里雲的同事們送給他的。

公仔名為「小 ET」,贈予「ET 之父」,不失為一份貼心的臨別之禮。

四年前,從一人單槍匹馬到離開前的四五百號人隊伍,很多人都是閔親自面試招聘;從最初的道路信號燈優化系統到後來的 ET 城市大腦、ET 工業大腦、ET 農業大腦,「都是兄弟們一起打拚出來的」。

這段經歷承載了他和團隊之間的珍貴回憶。閔萬里表示,公仔會一直留著。

外界得知閔萬里離開阿里,是因為 6 月 21 日的內部別告別信被公開,但在此之前,閔萬里已經與內部溝通了小半年。

「真正下決心出來是在今年春節後」,閔萬里說道,但是因為部門和團隊較大,前後工作交接和安排花了些時間。

在此期間,阿里方面曾提出過挽留。「不過我已經想得比較清楚」,閔說道,「倒是原來團隊里的同學挺不錯,對他們有過一些糾結」。

他很快又轉開了話題,「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現在是到了運載火箭該和一、二級分離的時候了」。

在新辦公室里,已經立起照片牆,上邊有閔萬里最新組建的投資團隊,十來號人,風格清新,活力滿滿。

閔萬里表示,因為基金融資很順利,所以釋放了最大部分的壓力,目前正處於團隊的打磨階段,「不僅要看得懂技術,還要不斷提升我們對於項目的鑒別和鑒賞能力」。

得益於此前在阿里雲做 ET 大腦項目的獨特資源,「北高峰」的進展迅速。

「部分標的已經進入到條款談判階段」,閔萬里解釋,當時做雲計算項目,親自見證過具體行業和合作夥伴的水平,所以知根知底,「現在算是把革命友情升華到更深層的股東關係」。

目前,「北高峰」主要聚焦在製造業、農業、醫療三大領域。作為一家美元基金,閔萬里表示不僅著眼於國內市場,挑選海外標的也將是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最近就在看一家德國企業。

「阿里之前,我個人在海外待了 16 年。源自國內市場的創新讓我們到海外會更有優勢」,他說道,海外市場的重點將放在東南亞地區,「今天的東南亞,製造業數字農業都有很大的潛力」。

此外,人民幣基金也是閔心心念念的,「如果有可能,我想投一些國有化的特色產業,比如半導體,仍然從製造業的邏輯出發」。

立下「北高峰」

在工作中,芝大統計學博士出身的閔萬里是個絕對理性派,但在細節之處,卻顯露出數學主義感性和浪漫的一面。

比如在取名方面,閔萬里便對「山」情有獨鍾。他說,正所謂「看千年美景,飲時代風騷」。

六年前,他從舊金山的 Mountain view 回來,便取下了「山景」的花名。

六年後,雖然轉身離開了奮鬥四年的杭州,舉家來到深圳再立揚帆,但他仍不忘把杭州的北高峰「搬」過來。

那是靈隱寺身後的一座「靈山」,石磴數百級,曲折三十六灣,屬杭州城最高地。登高遠望,西湖盛景、錢江雄姿,阿里西溪園區、濱江園區都能盡收眼底。

採訪前,閔萬里正在跟同事開早會,他說道,「要用夢想擁抱未來,用回憶擁抱過去」。某種程度上,「北高峰」正象徵著他過去的高度和回憶。

看過閔萬里履歷的人都不會否認其過往的「耀眼」:中科大少年班、海外名校博士畢業、在 IBM 研究院 Google 做研究……

但在閔萬里的腦海中一直思考的問題是,「究竟哪個部分才是我最獨一無二的?」

截止進入阿里雲之前,閔萬里的人生軌跡和 AI 圈裡的熱門「大牛」都極為相似,閔萬里認為,上述標籤並不能成為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我想在阿里雲這四年,才算是我人生中相當獨特的經驗,非常關鍵的四年」,閔萬里說道。他將其定義為職業生涯中「最大的行業跨界」。

幸運的是,閔萬里遇到了「雲計算」,一如當年愛迪生遇到了「電」。

一百多年前,愛迪生髮明了電燈泡,然後沿著電生產力不斷探索跨界:成立通用電氣公司、發明了微波爐、電磁爐、電氣機車、X 光機……

閔萬里說這種感受很像,「我從互聯網走到傳統產業,在交通業、光伏行業、鋼鐵行業、農業,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行業跨界,尋找到新的價值」。

而在此之前,無論是高校還是大公司的研究機構,都是待在熟悉的研究領域,「一個自在的甲方市場」——「自己當老闆,發發文章就好了,挺爽的」。

進入阿里雲,讓閔萬里有機會從互聯網走進傳統產業,同時也鍛造了其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在科學界背景的基礎上,積累其產業一線的作戰經驗。而這,正是當下產業與學界交叉路口上難得的複合型能力。

阿里雲的四年,讓閔萬里看到了技術背後更大的「可能性和邊界」,更激發出他不再拘泥於大平台的志向,「在阿里,是為一家公司工作,但跳出來平台的限制,能為整個產業做出貢獻」。

立志於此,閔萬里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創業」的念頭。

他曾想過,如果要創業,必然需要聚焦在一個行業做穿做透。「但我在阿里做了那麼多行業都證明能創造價值,如果只選其中一個,或許是對我個人的價值最大化;但是對那些產業和行業而言,可能就是一種機會上的損失。」

因為看見而篤信

2015 年 6 月 1 號,閔萬里清楚地記得,四年前進入阿里雲的日子。

伴隨公司組織架構調整,閔萬里進入阿里雲負責孵化各類人工智慧應用,開始從頭組建大數據孵化器團隊。

「當時我一人從孵化器開始做起,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覺得這件事情挺難的」,但現在看來卻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太容易反而就不能把能力發揮到極致了。」

閔萬里首先從老本行交通預測領域開始開刀,「我在 IBM 時就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Google scholar 搜索「Wanli Min」的研究論文,引用數排名第一的仍是其在 IBM Watson 研究院期間發表的《Real-time road traffic prediction with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s(基於時空相關性的實時道路交通預測)》,425 次引用。

2015 年 11 月,「閔萬里」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國內新聞報道上,因為聯合浙江省交通廳信息中心推出浙江省高速路況預測項目。

接著,團隊進一步在交通領域打造標杆應用,2016 年團隊針對救護車特種車輛設計實現了彈性綠波帶,將救護車的行駛時間到壓縮一半。

閔萬里將其比喻成「前面有一排風扇在轉,你打出一顆子彈,如何確保子彈不被風扇葉片擋住而順利穿過」。

如果救護車一路遇紅燈,為了趕時間闖紅燈,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最理想的情況是提前變綠,前面的車都清掉,等它經過時空空如也。實際案例證明,通過綠波帶優化,最快能將救護車節省時間高達 14 分鐘,沒有遇到一個紅燈。

「雖然現在很多公司也在談『城市大腦』,但我們做綠波帶仍是世界首例,並且已經在杭州市用起來」,閔萬里談到此時頗為自豪。

他還將案例編撰成論文,投稿給 IEEE 智能交通系統學術期刊。今年 5 月 1 號被正式收錄,文章審稿前後用了 18 個月。

「寫文章已經不是我的主要 KPI,但想想還是希望給學術上留下一點貢獻」,閔萬里說道。

很快,「城市大腦」之外的第二座「寶藏」出現了——同樣擁有海量數據沉澱的製造業,「數據是新時代的石油,數據密集型的地方一定有我的機會」,閔萬里信心十足。

從一開始的光伏行業,協鑫光伏、天合光能、協鑫集成等;接著是石化行業,像是恆逸石化、中策橡膠;再往下就是鋼鐵行業,攀枝花鋼鐵……閔萬裡帶領著團隊一路高歌猛進,四年里拿下來了幾十個項目。

「一聽都是很粗很笨重的公司吧?」

「三年前,我們看一家工廠,眼裡也都是非常骨感的鋼筋水泥,很現實」,閔萬里回憶道。

「但是現在,如果你把它想像為一個數據流,會發現在每一個環節都沉澱了數據,這是一個 4×100 米、8×100 米的接力賽,每個環節都在傳遞數據,而且也在製造參數,所以你會發現,它是一個數據流的場景,和互聯網沒有一點區別」。

這便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在閔萬里的腦子裡會是什麼呢?

他拿起水彩筆在白板上畫起來——「映射」,將每一道公司抽離出來,成為一連串的向量值,對應不同環節的變數,比如這是監控變數,這是過程變數。

專訪閔萬里:走出阿里雲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而結果觀測值就是與其對應的 Y,最終問題就簡化成為「當某個環節發生變化,應該把參數調整多少,才能使得整體工藝不受影響」。

「這恰恰就是很多年前,我自己做的研究課題。做交通控制信號燈是這樣的原理,工業、農田還是一套東西」。

這枚打著閔萬里烙印的理論,幫助其遊走於各大傳統行業之間,快速打破邊界,建立對話體系和認知,最後出具解決問題的方案。

閔萬里將其定義為「方法論」,後續晉陞為「北高峰資本」的「獨家劍譜」。

在最近的一次農業項目中,閔萬里團隊為中國最大的生菜提供商——青島浩豐食品集團提供減肥增效方案,讓其每畝地施肥和灌溉的成本節約 153 塊,一年下來節省上千萬。

「到我離開前,部門將近 500 人規模,人均實現收益超過 400 萬,去年收入超過 17 億」,閔萬里談道。

這些事實都在不斷證明,to B 市場掘金的巨大潛力——抓住創造價值的核心,價值就一定會被體現出來。

因為切切實實地看見,閔萬里更為堅信了雲計算和 AI 技術背後的價值。

「鬧革命」

然而,深入一線後,你還會看到單純依靠技術無法跨越的鴻溝,橫亘在互聯網技術和傳統產業之間。來自互聯網領域的技術人才在這邊,而傳統產業的從業者在鴻溝的另一頭。

專訪閔萬里:走出阿里雲的「山景」和他的「北高峰」

為什麼長久以來,掌握技術的人才不願意過去?

「因為他們吹著空調敲敲鍵盤上就能賺到錢」,閔萬里說道,「當時我要跨過去,很多人會質疑,『這個方式很傳統』,『太重、不可複製』……你都能想像得到,互聯網的一套思維」。

而傳統產業這邊,大家懷疑的是互聯網,懷疑 AI 和 DT 技術究竟能不能幹?

「直到這幾年我們出了幾十個案例,大家才開始從完全懷疑到將信將疑,開始考慮自己是否具備上方案的條件」,閔萬里談道,這就是產業發展的規律。

跨越鴻溝的方式很多,藉助資本之力的躍遷或許是最為快速的一種。而與此同時,靠 AI 技術人員向傳統產業的單方向滲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閔萬里認為,「我認為今天更大的機會在於反方向,不是讓技術人才走到傳統產業中去,而是激活,把先進的方法論原理送過去,激活這些人,喚醒他們來革命」。

於是,閔萬里總結出一套「Capital + Solution」組合拳方式,成為基金的獨特賦能優勢。

如果說「數 億美金」是看得到的真槍實彈,那「Solution」就是「方法論」,也是「雲智能技術」,還是打著「山景」烙印的「雲智能技術」。

談到「雲智能」,某種程度上沒有人比閔萬里更懂的了,至少他是為數不多理解最為深刻的人之一。

「雲智能」取材於「阿里雲智能」。

2018 年 11 月 16 號,閔萬里在海外媒體發了一篇文章《Smarter Clouds,Smarter Business》,談道「沒有 AI 就沒有未來的雲」。

當天,阿里巴巴 CEO 逍遙子就給閔發了條釘釘,「我們觀點是高度一致,你很快就明白我這句話的意思」。

十天後,阿里宣布,「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能」,這背後的「智能」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閔萬里所做的「ET 大腦」系列項目和機器智能技術。

「以前談『雲計算』,都說能夠幫你節省多少 IT 的運維成本,讓機房變得便宜,但這只是一種防守型價值」,閔萬里說道,「因為它並沒有觸達到雲計算的核心」。

那麼「核心」是什麼?

「雲計算的核心在於,你能夠調配幾千上萬台機器供你一人使用,讓你瞬時之間擁有超強無比的計算力」,閔萬里眼裡透著光,「儘管時間很短,但它的威力就像是一束激光摧毀一棟建築只需要幾秒。」

激光,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這十幾年裡,很少人能悟出這才是雲計算最本質的東西。

「我做 ET 大腦,就是同時調用幾千上萬台機器,在十分鐘甚至更短時間裡精準聚焦在某個具體問題上。

用雲計算的能力去『看』那些積攢多年的數據記錄,就像 AlphaGo,幾分鐘就能看完。『見多才能識廣』,透過這些蛛絲馬跡很快就能找到工業生產當中的竅門和秘訣」,在閔萬里的眼裡,「雲計算」彷彿活過來了。

恰恰因為從學術實驗室到工廠的應用中有著巨大的鴻溝:實戰場景中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約束條件,但實驗室里什麼都是完美的。

然而現實里的不完美的條件可能包括,數據不完整,斷斷續續,甚至有些數據都是假的。

從完美到現實之間的落差,更需要有「方法論」橋樑來嫁接。「而這個方法論,將會是我和我的基金最為獨特的東西」,閔萬里談道。

他還表示,團隊會親自提供「Solution」,「所以我不光是做投資,而是做技術和投資,強調『雲智能技術的注入』」。

潮水的流向

正如閔萬里「轉身」所引起的行業熱議,可以看到,當下外界對於「關鍵人物」的流向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關注。

他們或是技術大牛、或是學術大咖,吳恩達、李飛飛、賈揚清、張潼、顏水成……

越來越多的話題和注意力投注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去到哪裡,便意味著資源、資金、人才將在哪裡匯聚,更預示著人工智慧時代的走向。

那麼,這背後究竟流淌著怎樣的一條邏輯?

當人工智慧技術不再是一門在實驗室苦思冥想的理論技術,它太需要有產業的場景、行業的場景來支撐其發展。

「我們已經瀕臨與應用場景結合的拐點,沒有理由再往後退,只能前進,進到產業當中去,這是一個共性」,閔萬里談道。

所有人都嘗試走到場景里,掙脫乏味的實驗室。那麼,是追求自身價值實現的最大化?還是財富價值的最大化?

當 BAT 紛紛拋出年薪百萬的 offer「搶人」,投資人舉著千萬甚至上億元支票的敲門磚苦苦等候,為什麼仍然留不住人,等不到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為何上下求索?

閔萬里給出了一種答案。

「我要把我看到的創造價值的方法投射到多個行業里去,幫助那裡的人實現價值提升。因為今天我已經看到了,所以我不應該浪費,我有責任把它投射出去」。

這種「看見」帶著當下迫切的自我價值實現驅動,而這,或許正是促進整個產業發展進步的源源動力。

將閔萬里的「我」換成很多「他」,或者「她」,就會明白。

將真正的「創造價值」同人為附加的「明碼標價」混為一談不過是個誤會。

在某種特定時空和社會背景下被人貼上的「標價」遠遠比不上自身創造出的「實際價值」來得踏實,因為後者才是更為長久和堅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如何寫最高端的代碼?Facebook教你怎樣用機器學習做最美的代碼搜索工具
前瞻研究:交通運輸行業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現狀及展望 智周核心版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