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船2號」發射因「技術故障」臨時「喊卡」,印度首次「軟著陸」月球計劃再遇挫
印度原計劃於當地時間15日凌晨2時51分發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但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當天宣布,發射計劃因「技術故障」臨時推遲。
「最複雜的任務」
「月船2號」是繼「月船1號」之後印度的第二個無人月球探測器,原計劃於當地時間15日凌晨2時51分在印度安得拉邦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按計劃,著陸器將在進入軌道後與軌道器分離,預計將於今年9月6日左右在月球暗面的南極附近軟著陸。
有觀點認為,「月船2號」對印度而言兼具科研意義和政治意義。印度也想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太空強國,提升南亞大國地位。隨著印度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該國決心在全球舞台上展示印度的安全和技術實力。
為將「月船2號」送上月球,印度決定使用其最強大的發射器GSLV Mk-III火箭。GSLV Mk-III火箭重640噸(幾乎是滿載747大型飛機重量的1.5倍),高約44米(相當於一座14層樓高)。
法新社指出,「月船2號」耗資大約1.4億美元,被譽為史上最省錢的航天項目之一。相比之下,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推進的阿波羅計劃耗資巨大——約為250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000多億美元)。
相比「月船1號」,「月船2號」將攜帶14個有效載荷或研究裝置,增加了軌道飛行器、著陸艙以及月球車。ISRO負責人西萬(Kailasavadivoo Sivan)表示,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是該機構「有史以來」執行的「最複雜的任務」。
「月船2號」原計劃在月球南極附近尋找水冰和其他潛在的寶貴資源,提供採集研究數據,或將推動印度作為一個在太空探索方面具有開拓性發現的國家而載入史冊。
「月船2號」還可能為印度未來登陸火星和小行星的任務鋪平道路。更重要的是,這將開啟印度向月球派遣宇航員的可能性。印度希望在2022年前成為全球太空強國,實現載人航天飛行。
又雙叒叕推遲
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首個將探測器送到月球南極的國家。這對印度的太空雄心來說,將是一項巨大成就。因此「月船2號」發射被視為印度邁出的重要一步,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和期待。
在發射前,ISRO發布了一段視頻,以科幻大片預告片的形式展示了這次任務。「『月船2號』將勇踏別國未至之境,」ISRO借用電影《星際迷航》中的台詞,形容此舉的開拓意義。據報道,印度總統科溫德當時已經抵達現場,原本計劃觀摩這場期待已久的發射活動。
然而,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ISRO15日在推特上突然宣布,由於「在運載火箭系統中發現技術故障」,發射計劃臨時取消,何時重啟將於晚些時候公布。就在此前一條推特中,印度太空研究組織還興奮地宣稱「還剩一小時!」
「倒計時在發射前56分24秒停止」,印度《商業標準報》寫道。據悉,問題出在運載火箭系統上,工作人員在裝載低溫燃料時發現了技術故障,需對發射器進行評估。接下來,工作人員將先清空發射器中的燃料,然後對其進行進一步研究。整個過程至少需要10天,新的發射安排應該會在之後公布,可能推遲至9月。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推遲「月船2號」發射計劃。2008年,印度成功發射首個無人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這極大提升了印度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ISRO同年宣布,受此鼓舞,ISRO正聯手俄羅斯加緊研製「月船2號」,擬於2012年前發射。
據悉,印度原定於2011年發射「月船2號」,並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但由於種種原因,發射被迫多次推遲。ISRO後又計劃於2018年4月發射「月船2號」,但一個國家級委員會出於謹慎考慮,建議再開展一些額外測試,因此發射又被推遲,直至今年7月15日。
遭遇暫時挫折
有評論稱,推遲發射意味著印度暫時無緣「登月第四國」稱號,以及印度加入日益激烈的全球太空競賽的努力遭遇暫時挫折。
和「月船2號」類似,「月船1號」同樣命運多舛,雖然獲得了大量圖像和探測數據,但原計劃運行兩年的「月船1號」在2009年突然失聯,任務被迫終止。
但在追求成為世界大國的道路上,印度一直把太空探索技術視為追趕發達國家的一條途徑,因此航天工業在印度整體發展戰略中佔據重要位置。在過去的10年里,印度航天部門已向太空多次執行發射任務,以更好地了解火星和月球。
除了印度,在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各大航天機構紛紛將目光重新投向月球。「廣寒宮」不再清冷寂寞,再次成為人類航天探索的「熱目標」。然而,想要進一步探索月球,各國還有不少挑戰需要克服。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底下令讓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後又要求在2024年前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但美國航天局局長布里登斯廷認為,多種方案均面臨技術挑戰,現有的商業火箭均難以完成發射任務。
以色列也想成為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將探測器送上月球的國家。以色列非營利性組織「以色列太空登陸組織(SpaceIL)」曾發起以色列首個登月任務「創世紀」號,無奈功虧一簣。
「創世紀」號於今年2月21日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火箭升空,4月4日進入月球軌道,原計劃4月11日登月。但在準備登陸月球數分鐘前,探測器出現技術故障,與地面失去聯繫,撞向月球表面。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職教的夏天來了!要成功擴招100萬人,淘汰老舊教材、校企雙主編製進入「國家議程」
※兩位戲精的這波操作令人窒息,求求你們別再侮辱環保了好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