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市航運服務產業熱力圖最紅的一塊就在這裡

全市航運服務產業熱力圖最紅的一塊就在這裡

上海地標外白渡橋,聯通了外灘與北外灘兩片留存了上海珍貴城市記憶的歷史區域。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開放空間的貫通開放後,讓上海人希冀的「從北外灘走到南外灘」成為現實,並得以近距離感受黃浦江母親河從長江奔流向大海的壯闊畫面。

北外灘是現代航運業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也是上海進出口貨物和散貨運輸的集散中心,170多年歷史積澱了豐富的航運文化資源。

如今,航運服務業已成為虹口經濟的重要引擎。近日,在這裡舉辦的長三角航運一體化發展論壇上,長三角航運創新發展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旨在通過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建立區域協調機制、發揮港航聯動機制、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等一系列舉措,積極推進長三角港航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記者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長江之變」上海站採訪中了解到, 虹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全面對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形成了全新「一線兩圈四中心」功能布局。一線,即北外灘臨江沿線。這裡以航運服務總部基地核心區域,並充分融合三游元素,體現中央活動區的繁榮繁華。兩圈,即霍山路圈與密雲路圈。霍山路圈以標誌性載體「上海北外灘航運中心」為依託,打造國內外航運界的交流溝通平台及航運信息數據中心。密雲路圈以標誌性載體「上海船員評估示範中心」為核心,打造船員服務高地。「四中心」為國際航運交流服務中心,國際航運人才服務中心,國際航運金融服務中心,國際航運創新企業服務中心。「一線兩圈四中心」與虹口區南中北三大功能區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全面推進虹口航運產業邁入新征程。

據介紹,2018年底,虹口航運服務企業達到4642戶。自2016年起,航運產業形成的經濟貢獻佔全區財政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4%、19.3%和21.4%,是區域經濟名副其實的壓艙石。中遠海運核心板塊成功落戶虹口。

「十三五」期間,隨著 「上海北外灘航運服務中心」正式落成啟用,北外灘航運高端要素的發展有了新的飛躍,越發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2016年5月,經過4年多的跟蹤推進,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北外灘設立國內首家國際保賠管理公司,填補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保賠領域的空白。同年12月,會員單位佔全國運力85%以上的中國船東協會也正式宣布落戶北外灘。至此,北外灘共有包括中國港口協會、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海事局、中國船舶油污理賠事務中心、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等在內的38家航運功能性機構。

虹口區航運辦副主任沈蘭表示:「如果說要選國內航運功能要素最為集聚的區域,北外灘當仁不讓。虹口每平方公里約有197家航運服務企業,是全市航運服務產業熱力圖最紅的一塊。與此同時,我們還以每年新引進20家航運中高端服務業企業的速度,不斷集聚航運高端要素,吸引高端人才,豐富航運產業鏈條。」

作為「中國現代郵輪經濟的發源地」,虹口北外灘雖然受楊浦大橋高度影響,碼頭郵輪靠泊功能逐步弱化,但近年來也在積極探尋從單純的郵輪靠泊港向更為廣闊的「三游」經濟拓展的路徑。繼皇家加勒比、歌詩達、公主郵輪後諾唯真游輪也正式落戶虹口,虹口郵輪產業能級進一步提升。《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也連續第八年在北外灘發布。在市中心擁有近百個遊艇泊位讓北外灘成為上海遊艇界的香餑餑。「上海遊艇」公共平台在虹口區正式發布,致力於整合上海遊艇資源,規範完善市場發展。經過前幾年的探索,長江游輪市場逐步成熟。重慶冠達游輪與攜程共同合資成立「冠程(上海)游輪有限公司」,並將於今年開設上海——南京五天四晚的航線,長江游輪常態化經營正式啟動。

在此基礎上,隨著浦江兩岸濱江沿線的貫通,虹口區也將對原有濱江綠地進行梳理改造,完成9大涉及濱江旅遊景觀建設項目,提供了豐富的商業、旅遊、文化、體育、遊樂設施,實現郵輪遊艇遊船與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動與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麗水「浙西南革命精神」能與長三角各地紅色文化聯動共振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