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三星堆:離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多遠?

三星堆:離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多遠?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 郝飛攝

7月6日,浙江「良渚古城遺址」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四川,和良渚古城同為考古重要遺址的古蜀文明遺址(金沙遺址、古蜀船棺合葬墓、三星堆遺址),早在2013年就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其中,三星堆遺址以出土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青銅器物群,被譽為上個世紀中國在國際影響最大的考古新發現之一。今年4月,我省在《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推動三星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納入申遺預備名錄到如今已6年過去,三星堆衝刺世界文化遺產,究竟還有多遠?

1

價值夠不夠?中國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傑出代表

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列出了6條價值標準,必須符合其中之一才可能獲得通過。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何振華介紹,在古蜀文明遺址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時,關於普遍價值的論述依據就是世遺標準的第3、4條,即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某一類代表人類歷史重要發展的建築、技術、景觀設計的傑出例證。在業內人士看來,古蜀文明遺址是中國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傑出代表,在東亞甚至世界青銅文明發展進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這裡所創造的特徵鮮明且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為已經消逝的古蜀國歷史和文明提供了實物見證。

這種對三星堆價值評估,業內早已得到公認。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說「在中華文明宏大體系中,古蜀文明肯定是最有特色、最耀眼的文明之一」,「即使在世界青銅文明中,三星堆也是一顆耀眼的明珠」。他認為申遺項目要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要向世界證明我們祖先創造的輝煌古文明,所以像良渚、三星堆等一直是我國排在前面的申遺考古遺址。

2

差距在哪裡?對遺產的闡釋和保護

如今,良渚古城遺址已成功申遺,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遺址在專家們看來,申遺仍需加倍努力。何振華介紹,僅以三星堆為例,其價值闡釋、環境整治、保護展示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根據《世界遺產公約》的相關規定,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價值闡釋是基礎。儘管三星堆遺址範圍、年代已基本釐清,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研究空白。目前,既有考古工作已完成三星堆城牆閉合,在青關山地點還發現了大型宮殿建築基址,但三星堆古城不同時期遺存以及功能布局仍有待進一步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徐光冀表示,「三星堆創造了如此輝煌的青銅文明,但是它的銅礦來自哪裡?鑄造的作坊在哪裡?三星堆文化為何突然消亡?為何金沙文化在成都平原的另一處崛起?至今仍沒有公認的答案。」三星堆的眾多待解之謎,期待著答案。

影響申遺的另一關鍵因素還有來自三星堆遺址保護的挑戰。據介紹,三星堆遺址核心區上有數以千計居民,從三十年前村舍土坯草頂房到今天兩層磚瓦房,遺產環境面臨挑戰。何振華說,良渚遺址對文物保護核心區居民進行搬遷,既優化環境,又讓當地居民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做法值得借鑒。但這需要制定相關的專項法規,並設置管理機構對遺產實施有效保護和管理。相比之下,三星堆仍存在差距。

3

未來怎麼做?3年內完成申遺準備工作

三星堆申遺、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建設的重要目標。據介紹,以三星堆為主的考古研究龐大計劃已於近期展開。

何振華介紹,今年公布的《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了三年學術行動計劃,涉及古蜀文明重大學術課題多達十餘項,包括重新組織力量對三星堆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考古研究,大力支持巴蜀文化遺址的調查與發掘,深入開展與黃河、長江流域同時期考古遺存的對比研究,積極推動與世界其他區域同時期古文明的比較研究等。這些研究,將邀請國內外十多個學術機構參與攻關。此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重新啟動對三星堆各個重要遺址點的調查勘探與發掘,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將於年內完成金沙遺址祭祀區的系統整理研究工作,在四川大學搭建的古蜀文明開放式學術中心平台已開始運作。

那麼,三星堆距離成功申遺,有無時間表?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在3年內基本完成三星堆申遺準備工作,其中涉及考古發掘、學術研究、環境整治、展示利用及法規制定等各個方面。

目前,三星堆保護規劃以及編寫申遺文本的相關工作已經展開,爭取科學劃定申報世界遺產的遺產區和緩衝區、對遺產價值作岀權威闡釋、建立完整遺產管理體系。今年年底,三星堆博物館也將對原有展陳進行提升,以進一步增強遺產的可讀性,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也在同步規劃,這將把三星堆展示從整體上提高到一流水平。而省考古院今年10月啟動的考古發掘,也將為三星堆遺址價值更深入的評估打下基礎。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報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川報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