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岩松作為央視名嘴,常常因其犀利、一針見血的語言,讓人獲益匪淺,受到大家的喜愛。

其子白清揚,就讀於英國名校,除去星二代的光環,是個學霸。

作為父親,白岩松同樣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優秀的,但他一些育兒觀念卻與其他家長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他曾說過:

「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難道他是不希望孩子考的好嗎?不是,相比成績,他更希望孩子有個好心態,不要做最好的那個人。


人生不是競技,不要最好只要剛剛好

白岩松曾發自肺腑地對所有家長說過一句話:「做第一名,太辛苦了」。

往前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後一看,全是想要干倒自己的人,那種感覺很壓抑,每天的神經都是緊繃著的。

白岩松曾給孩子寫過一封「人生郵件」,信中特彆強調「不爭第一」。

人生不是競技,不必把撞線當成最大的光榮。

第一,是一時的風光,卻換不來一世的順暢。

白清揚在中考時,也許是為了寬慰孩子,白岩松說:「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後來,兒子的成績出來了,高出了重點高中線十幾分,白岩松很高興,他知道孩子考的不差,最重要的是沒考得太好。

因為他知道,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的不是誰的時間短,速度快,而是堅持。

也就是說第一名不一定是勝者,最後一名也不一定就是弱者,因為他自己就是個例證。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白岩松高中時也是老師眼裡不折不扣的差生,高一高二時,混的最差的時候是倒數第二名,成績很一般,到了高三後,他發現周圍的夥伴都開始複習了,於是意識到自己也該收收心。

他將所有的課本都裝訂起來,每天保證每科看30頁,另外不斷地做數學題。

終於從倒數第二跑到了前2名,順利考到了北京廣播學院。

正因為他自己的經歷,他認為孩子只要玩夠了就會自動收心學習,而且效率很高。

白清揚放暑假時,白岩松說過,你要是在假期里學習,我就打斷你的腿。

他是想阻止孩子學習嗎?不是,他只是換種方式,讓孩子自主學習。

白清揚在玩了十幾天後,感覺很無聊,就自己要求學習,看到這結果,白岩松打心眼裡很開心。

對孩子學習最好的要求是,你考或不考第一,我都為你鼓掌。


一心爭第一的孩子,太令人心疼

《少年說》里,有一位叫吳謙益的高二男孩,他吐槽自己的媽媽,在他考到年級第一時,並不開心。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媽媽很委屈地說:「你考到了年級第一,我很自豪,但我更多的是擔心。」

他的課桌上寫著「考到第二就是落後」,她看著很心疼,怕孩子壓力大,導致心理問題。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有一次,他考了第三名,媽媽給他紅包,他不肯收。

還說「又沒考第一,收什麼紅包?」在他眼裡,只有考第一的人,才配有獎勵。

不得不說,在他的世界裡除了爭第一,沒有其他可關心的了。

假如有一天,進入社會,面對人外有人的現實,再也爭不到第一,不能做到最好,被生活打擊的體無完膚時,他能面對現實嗎?

就像《奇葩說》里的傅首爾說的:「追求極致的完美,那是人間至苦」。

主持人陳銘問吳謙益:「那你爭到第一以後呢?有什麼目標?」,吳說:「不知道」。

只爭第一的孩子太令人心疼,失去了自我。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那一個真人真事,我們暫且叫他A吧。

那一年A是高三,考大學之際,第一次高考發揮失常考了二本,相比哥哥的一本,他覺得自己很失敗,於是要求復讀一年,希望考上一本。

後來複讀了,學習很刻苦,但是心理素質不太行,第二年還是沒考上一本,這還不算最差的,因為後面他崩潰了。

所有的負面情緒在那一刻爆發,精神分裂,也就是所謂的精神病,本來會有一個美好的前途,現在卻每天在菜市場晃悠。

不管是爭第一,還是不善於緩解壓力的孩子,都令人心疼。

所以,爭第一,爭最好的孩子,我希望你們有頑強拼搏的堅毅,更能有疏解壓力的能力。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父母不要逼著孩子爭第一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優秀,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他們明白,孩子如果不出眾,就會被踢出局。

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出眾的孩子應該是全方面的,其中就包括心態。

看到過一句話,在人人都想把孩子培養成英雄時,我希望孩子成為那個鼓掌的觀眾。

白岩松也希望兒子變得出類拔萃,是耀眼的明星,但是他更怕爬的越高摔的越疼,所以才要求孩子不要考第一,剛剛好就夠了。

其實,孩子爭第一的背後,是父母給的壓力。

上文的吳謙益,他那麼喜歡爭第一,能猜到在他小時候時,父母事事要他做到最好,做的好時有獎勵,不好時就沒有。

就像他說的「又沒考第一,要什麼獎勵」。

父母們要明白,自己不是和別人在賽跑,而是自己。

白岩松:孩子,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跟你斷絕關係

黃渤說過一個理論,人生最好是當第四名

第一名註定承受著所有的壓力,父母的期許,老師的期許,甚至是同學的期許;第二名無比渴望超過第一名,包括第三名,也有這樣的心態。

但是第四名心態好得多,不會那麼在意名次,壓力小,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比上不足,但比下很有餘。

所以,聰明的父母即使是心裡想要孩子考第一,也不會逼著孩子考。

你考了第一名,我會提醒你,不要給自己壓力;你考的不好,不急,慢慢來。

不管孩子考的怎麼樣,先給孩子鼓個掌。

希望孩子有考第一的追求,更能有第四名的心態。

孩子來世間一趟,不為做父母的「牽線木偶」,更不為活成父母期盼的樣子。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協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