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新時代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

新時代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

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教育。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義務教育改革發展走過了極不平凡的40年。從1986年實施的義務教育法提出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到2011年所有省(區、市)通過了國家「普九」驗收,再到現在全國92.7%的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為提高全體國民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40年來不懈努力,我國義務教育的個子高了、骨架大了,而隨著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新要求,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矛盾由「校舍」「設施」等外在條件不足轉變為「質量」「水平」等辦學內涵不高,「上好學」成為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面向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成為必須答好的時代問卷,也是我們把「奮進之筆」轉化成奮進之效的最好「破題點」。提升教育質量迫在眉睫。

因此,站在這一關鍵的時代節點,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了新時代義務教育改革發展「該改什麼」「該怎麼改」,是新時代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進軍號」,具有重大意義。

山東是教育大省,人口大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人數1000多萬。經過長期努力,我省義務教育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2017年,137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認定標準,成為整體通過評估認定人口最多、縣(市、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7.55%,保持了較高水平。有了基本均衡的基礎,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後,山東提出了實施基礎教育「十大行動計劃」,致力於高質量發展,開始向「教育教學改革」發力,開始向「優質均衡」邁進,下一步,我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抓好《意見》的落實。

推進教育理念變革,明確高質量發展「方向」。思想認識是行動的總開關,高質量發展首要是建立科學正確的教育政績觀。《意見》開篇,明確了工作指導思想和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的四大基本要求,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山東將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在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四個層面,廣泛開展教育理念大討論,統一思想、發現問題、正本清源、回歸初心,在全社會圍繞「好教育」「好學校」「好老師」「好學生」凝神聚力,引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形成發展素質教育的濃厚氛圍,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推進教育評價變革,確立高質量發展「標準」。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破立並舉」,高質量發展要形成長效機制,必須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標準體系。《意見》提出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並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國家制訂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標準。這是對過去過度重視分數、排名的全面糾偏,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正本清源。下一步,山東將在指揮棒變革上下功夫,全面加快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破除頑瘴痼疾,打好「最硬的一仗」。確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評價各地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開展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組織群眾滿意度調查;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中小學辦學水平評價的根本標準,制定出台中小學校評價指導意見,建立科學的學校辦學評價機制;把立德樹人作為評價教師工作的根本標準,全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評價機制;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評價學生的根本標準,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和日常考試評價;把完善考試招生制度作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突破口、著力點,全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抓好中考、高中學考和高考政策落地實施。

推進教育管理變革,堅守高質量發展「底線」。無規矩不成方圓,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確立法治思維,堅守管理底線,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按教育規律辦學。《意見》在規範課程、作業、考試、招生管理上進行了細緻而具體的部署,將辦學的紅線和底線講得清清楚楚。下一步,山東將圍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內外兼管、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將出台《中小學辦學行為「十必須」、「十公開」、「十不準」》,用辦學行為的「規範化」保障教學質量「高品質」。在開齊開足課程上,開展課程開設專項治理,切實加強課程實施日常監督;在作業管理上,制定出台中小學生作業管理規範,落實作業分層布置制度和總量控制制度,嚴禁「布置不批改」或讓家長檢查批改學生作業;在校外減負上,制定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意見,出台設置標準,強化日常監管,引導規範辦學,嚴厲查處教師有償補課行為,指導家長科學實施學生校外教育;在考試招生上,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制度,提前公布義務教育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持續保持高壓態勢,鐵腕杜絕一切形式的筆試、面試、面談、考查等招生方式。

推進教育內容變革,深化高質量發展「內涵」。《意見》提出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制訂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南。這就要求推進義務教育課程和教育內容現代化,加快義務教育育人模式變革,推行跨學科研究性學習、項目學習。下一步,山東將立足自身資源,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工程」,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方必修課程建設,創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區、示範校,培育一批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科領軍人才和名師,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教育品牌和優秀案例;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全面加強紅色教育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實施「海洋文化教育工程」,打造藍色文化教育高地;全面加強勞動實踐教育,頒布課程實施指導意見,增加勞動教育課時,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學校勞動教育、社會勞動教育、研學旅行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推進教育技術變革,增強高質量發展「能力」。教育信息化由1.0時代進入2.0時代,深刻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校的運行方式。《意見》提出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加快數字校園建設,對信息時代背景下的「互聯網+教育」進行了謀篇布局。下一步,山東將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快推進教育技術變革,出台智慧學校建設標準,啟動未來學校建設試點。深化技術教育,普及人工智慧教育,實施創客教育。推進「互聯網+教育治理」,建立省級統籌、市縣為主的基礎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做好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重點完善省級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提升學生入學、學校管理服務、師生教學支持等公共服務能力。

推進家庭教育變革,形成高質量發展「合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意見》提出要重視家庭教育,將家校共育擺在突出位置,有利於讓全社會擔負起促進中小學生成長成才的責任。下一步,山東將在總結國家家庭教育試驗區經驗的基礎上,圍繞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深化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推進社區家長委員會建設,為保障家校共育和校外教育提供有效機制;深入推進家長學校、家長課程建設,構建全省家長學校遠程學習平台;加強鄉村學校家庭教育,實施「鄉村學校家校共育萬名種子教師培育工程」,提升鄉村學校家校共育整體水平;優化家庭教育環境,開展曬「家風家訓」活動和「書香家庭」「健康家庭」「綠色家庭」創建工作;推行全員家訪制度,豐富家校聯繫內容,拓寬家校聯繫渠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夯實理想信念 踐行初心使命
北京:首次設立科學傳播專業職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