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1950年1月,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發出「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號令,以18軍為主的各路進藏部隊開始向雪域進軍,其中有女兵1100多人。這群共和國女兵當中,小的十二三歲,大的不過20歲,她們在荒無人煙的「世界屋脊」爬雪山、蹚冰河,運送物資,修機場、建公路;女醫生為軍人、群眾治病;女文藝兵一路演出、宣傳,鼓舞士氣;各族女兵共同戰鬥,為解放西藏書寫了閃耀雪域的青春詩歌。

86歲的李國柱是首批進藏女兵中一員。在接受採訪時,她說:「雖然比不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友,但我親歷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的艱辛,切身感受到西藏的安定對新中國穩定的意義。能將青春年華獻給西藏,我為之自豪。」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一天要蹚過13條河

李國柱1949年底參軍,1950年6月申請去西藏,成為第一批解放西藏部隊女兵中的一員。她說:「我的家鄉重慶歌樂山鎮解放後,學校不收學費,還發書,我和兩個妹妹一個哥哥都上了學。在重慶女子師範學院上高中時,12軍軍政大學3分校來我校招生,聽說又發衣服又管飯,我們積極性可高了。大家都去報名,但招生很嚴,要經過3次考試,思想、品德都要過關才能穿上軍裝。」

李國柱穿上引以為傲的軍裝後,在四川眉山拍下第一張戎裝照寄給媽媽留念。中央命令18軍解放西藏,在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率領下,他們從西康、青海、新疆和雲南分4路向西藏進軍,李國柱又報名加入了進藏隊伍。

「當時18軍來我們學校動員,號召為祖國,為邊疆做貢獻,我校1000多人報名,只批了100多。」李國柱說。

參加完進藏誓師大會,李國柱與30名女戰士組成一個押運物資的康藏工作隊,給昌都戰役的戰鬥部隊搞運輸。因為沒有公路,運輸全靠氂牛。女兵們每人背25公斤裝備,押著200多頭馱著木箱、麻袋包裝物資的氂牛,進入了藏區。李國柱說:「一上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山、過河,開始喘不過氣來。這時手指甲開始往上翻,嘴唇流血,路都走不動,很小一個東西也拿不動,整個人都沒力氣似的,其實只是幾天之內的變化。」

白天行軍,晚上要把氂牛背上的東西卸下來,讓氂牛休息、吃草,第二天再抬上去。「當時我們大都是十六七歲,都沒幹過什麼活,氂牛兩邊各裝20公斤重物資,都是自己抬上抬下。而且氂牛最難趕,有的氂牛不聽話,想辦法將身上的貨給頂下來,自己跑了,女兵們得把它追回來,有時貨物掉到河裡、山溝中,需要費很大勁才能搬回來。有時候氂牛頂傷女兵,我們一名戰友叫孫昌魚,就被頂傷後來犧牲的。但看到氂牛背上的木框把它的皮磨破了,女兵心疼,就從自己棉衣中扯點棉花,夾在木框與氂牛之間。」

進軍途中,她們一天要蹚過13條河,一開始都光著腳,過了河腳上都是小石片,往下一拔,腳上皮和肉也跟著下來了。後來乾脆就穿著鞋過河,整天鞋和褲子全是濕的,睡一夜,靠身體焐干。好多女兵後來都有婦科病,就是那時在冰水裡泡出來的。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要結婚,必須全西藏解放,必須我入黨後」

雖沒有戰鬥任務,但李國柱時時能感受到戰爭氣息,她告訴記者:「前面仗打完了,我們緊接著就到了,犧牲的戰友墓前木頭牌子上寫著他們的名字,家鄉是哪裡,多大歲數。有時我被抽到隊里,給在戰鬥中、修路時犧牲的戰友填寫烈士證書,給烈士家屬寫信。這時,我就會化悲痛為力量,比起犧牲的同志,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不算什麼了。」

在一座叫布絨那的寺廟背後,有座「無名女戰士墓」,就躺著李淑惠、周婉蘭、趙子珍等9名烈士,她們是在搶修甘孜機場時因窯洞塌方而不幸捐軀的。

在兩年多內,進藏部隊主力直線走了2000多公里,4路大軍總行程達8000多公里,使祖國大陸最後一片土地獲得解放,在4000多公里綿延起伏的國境線上,築起一道鋼鐵長城,鞏固了西南國防。

時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劉伯承說:「進軍西藏,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二次長征。」而張國華、譚冠三則說:「頭上沒有敵機,後面沒有追兵,除此之外,進藏部隊所經受的艱難困苦,比長征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瀘定橋時,橋上木板一塊一塊中間是空的,每走一步,就能看到橋下嘩嘩的流水。」李國柱說,她渾身發抖地走過去以後,全身衣服都緊張得汗濕了。

在路上,女兵們基本不洗澡,也不洗臉洗頭,因為都是涼水。行軍後期,糧食吃完了,就把累死的氂牛肉煮一煮充饑。李國柱說:「高原上柴火少,就用牛糞燒,火力不夠,煮出來的肉半生不熟咬不動,但不吃就得挨餓。」上級命令不許借住民房,行軍中都是搭帳篷,鋪一層隔潮帆布,四個人一個帳篷,兩個人一通腿取暖。有時夜裡下雪,能把帳篷壓垮。

晚上很冷,外面要有人站崗,防止氂牛跑了。因為知識分子集中,女兵們還要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做記錄,第二天得把記錄送到司令部出戰報號。就是這樣的艱苦,她們也沒有一個人退縮。

「你不就是來鍛煉的嗎?」李國柱說,「戰友們一邊走一邊唱『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誰也不願意表現思想太落後,可以說,那時候的環境造就了一批人、一代人。」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李國柱所屬18軍52師政治部,昌都戰役結束後,52師師直機關留駐昌都鎮,組織科科長找李國柱談話,問她個人問題怎麼考慮的。李國柱回答:「我來西藏是幹革命的,個人問題以後考慮。」但科長還是跟她說,讓她考慮一下文武雙全的四號首長陰法唐。時任師副政委的陰法唐曾是18軍最年輕的團首長,在解放西藏、保衛西藏的戰鬥中功勛卓著。

李國柱找了兩個好姐妹商量,同時立即寫信給父母徵求意見。沒多久,李國柱突發急性闌尾炎。在她住院期間,陰法唐派警衛員送來慰問品,兩人算是確定了戀愛關係,但李國柱明確表示:「要結婚,必須全西藏解放,必須我入黨後。」

1952年,兩人結婚。這年中共江孜分工委成立,陰法唐任書記,工作人員基本是52師轉業下來的,穿著原來的軍裝,但摘掉胸章與帽徽。李國柱分在統戰部負責上層婦女統戰工作。

駐軍時,李國柱遇到她的第一個房東,一名藏族姑娘。她說:「當時我們不會說藏語,怎麼辦呢?我下了班有空,就去房東屋裡坐坐,一句一句地學藏語。鼻子眼睛耳朵怎麼說,吃飯怎麼說,睡覺怎麼說。慢慢地,我學會了藏語,後來,我還被評為全專區機關藏語學習一等獎,獎勵了一支鋼筆,一個筆記本。」

剛到西藏,李國柱看到那裡的婦女整天為領主當牛做馬,幹活稍有差錯,主人就隨便打罵,還被當禮品送出去。李國柱說:「當時西藏地方政府法典中規定『勿予婦女議論國事權』『奴隸與婦女不許參與軍政事宜』等,我們為了執行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只反帝,不反封,在西藏沒有進行民主改革,前舊制度原封不動。所以,看到這些婦女同胞受苦,只能視而不見,不能管,但內心很難受。1959年西藏上層反動分子發動武裝叛亂後,中央平息了叛亂,同時廢除了農奴制,婦女也分得與男人同樣的土地、牛羊,真正獲得解放。西藏婦女們說共產黨的太陽照到她們身上了。」

西藏解放後,進藏女兵在各個崗位上施展才能,她們與男兵一樣砸石頭、扛木料,開荒種地,建設西藏,後來在西藏平叛和對印度的反擊作戰中,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血,保衛了邊疆一方安寧,是一群可當之無愧地載入共和國史冊的巾幗英雄。

首批進藏女兵李國柱:我與西藏70年


西藏成了他們一家的牽掛

陰法唐二進二出西藏,先後任對印前線指揮部政委,在濟南軍區、成都軍區、二炮擔任副政委,西藏第一書記。李國柱也隨之東奔西走,最後到廣電部做與西藏等相關的少數民族工作,並在那裡退休,但一家人與西藏的感情從沒淡化過。青藏鐵路三上三下,陰法唐就多次向中央打書面報告,最後鐵路得以修建通車。

陰法唐曾看到有報刊介紹一本叫《一次悲壯的女兵大進軍——500女兵進藏紀實》的書,文中虛構的捏造故事情節,不僅荒唐離奇,而且有損民族團結,陰法唐就專門寫了文章進行批駁。李國柱說:「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真正的進藏女兵,自己不寫不說,就會有人亂寫亂說,我們應該拿起筆,告訴世人事情的真相。」

1998年,李國柱和原國家計生委副主任吳景春聯繫在京的11位進藏女兵座談,要寫自己的故事。兩年後,他們弄清了全部進藏女兵1162名,聯繫其中的763人,徵集回憶文章333篇,編成《首批進軍西藏的女兵們》一書出版。從此,進藏女兵引起廣泛關注,以進藏女兵為題材的報告文學、圖書、影視作品等相繼問世。從此,這本書也改變了李國柱的退休生活。

因為在江孜工作時,李國柱和同事一起收集、整理和翻譯過西藏抗英的藏文資料,她在2004年西藏抗英鬥爭100周年前夕,主編了《西藏江孜:1904年抗英鬥爭的歷史記憶》,隨後又寫了《一個女兵的西藏人生》《我的西藏未了情》。

「我從年輕時候就到了西藏,然後愛上了那裡。現在想到的、看到的還是西藏的東西。每天看完《新聞聯播》後,我都會轉到西藏台。」李國柱說,西藏成了他們一家的牽掛。

有時過藏曆年,陰法唐、李國柱夫婦會邀請在京的藏族同志到家裡過年。平常,西藏來京開會、學習的同志,都把他家當大本營,到了之後,與兩位老領導邊吃邊聊,邊喝邊唱,帶來西藏群眾的問候,也帶來了他們想說的話。

李國柱在亞東蹲點時的老房東多吉的女兒尼珍到北京上學,夫婦倆知道後,每逢假期,就把尼珍接在家裡住,給她改善伙食,補充一些日用品。李國柱說:「在學業方面,我也做了些政治思想輔導,她寫的畢業論文是《論藏傳佛教》,我就找一些宗教方面的書給她看,然後談了對待宗教問題應持的正確態度。她畢業後分配在達孜縣德慶鎮工作,我們還一直保持著聯繫。」

離開西藏後,他們回去十幾次,每次都去看看以前的房東和朋友;他們的子女也繼承了這些傳統,和藏族同胞親如一家。「女兒建白還同照顧過她的阿姨女兒結為姐妹,經常互相關心,這方面工作他們做得比我還要多。」李國柱欣慰地說。

陰建白說:「我應該算是『老西藏』後代中的幸運兒。我出生在海拔4010米的西藏江孜,西藏成了我的第一故鄉。父母給我起了一個象徵漢藏團結的名字『建白」,『白』是藏語『西藏』的諧音,父母希望我從小就能像他們那樣,熱愛西藏、建設西藏、以邊疆為家。」

陰法唐、李國柱離退休後,祖孫三代捐獻16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設立基金會,動員社會人士和單位,為西藏教育事業的發展盡一點力,目前已達1000多萬元,捐贈20所幼兒園及大學(包括職業學校)。李國柱說:「這些年中央對西藏的教育扶持力度相當大,基金會這點錢只是杯水車薪,但算是我們全家和所有捐贈者對西藏人民的感恩和摯愛之情,略表一點心意吧。」

作者/卓成華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