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僅沒虧反而賺了,Facebook喜提50億美元罰單

不僅沒虧反而賺了,Facebook喜提50億美元罰單

喜提50億美元罰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普通人可能會認為「雨我無瓜」,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則對此表示,「Android可能無法保持免費,我們要上訴」,而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則應該會在辦公室里暗暗竊喜並振臂高呼,「Perfect、Well Done、Good Job」。

Facebook被罰50億,小扎卻笑了

日前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顯示,美國當地時間7月12日下午,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以3:2的投票表決,確定針對Facebook違反先前保護用戶隱私承諾一事,對其處以大約50億美元的罰款。知情人士稱,三名共和黨委員投票贊成和解,兩名民主黨委員投了反對票,認為和解協議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被罰款50億美元無論是對哪家企業來說,都是一筆無法忽視的「災難」,為什麼小扎同學反而會高興呢?不說別的,在Facebook被FTC處罰的消息傳出之後,資本市場的反應也令人大跌眼鏡,其股價不跌反漲,更是大漲1.81%,市值增加了104億美元。

罰款居然罰賺了,按照正常情況來說,絕對是件稀奇事,而此次Facebook面臨的情況明顯就很不正常。對於Facebook這樣一個位列「FAANG」五巨頭的科技企業來說,50億美元還真不是什麼大錢,儘管這也是2012年FTC針對谷歌2250萬美元罰款的220倍,但這種論斷可不是張口就來。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科技的發展,隨著科技巨頭的實力越來越強,罰單的金額也隨之水漲船高。況且從Facebook 2019年Q1財報來看,其季度營收為150.8億美元,在錄得或許是為此次和解特意準備的30億美元法務支出後,其凈利潤依然高達24.3億美元,因此這次50億的罰金對其來說幾乎不疼不癢了。

美國國會參議員Ron Wyden對此就表示,這樣的和解方式是送給Facebook的「聖誕禮物」,更是FTC的慘敗。不光在經濟方面沒有給Facebook一個深刻的教訓,而FTC與Facebook的和解,更是針對前者在去年關於隱私問題上犯下錯誤的「一筆勾銷」,輿論訴求對扎克伯格的懲罰措施——調整他的董事長或者CEO職務的期望沒有實現。

罰款免去了Facebook一屁股的麻煩

2018年3月之前,Facebook在全球用戶中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頂多也就是沒能受到更年輕的E世代青睞。但這一切在此後的十幾天就被永遠改變了,有媒體曝光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獲取了大約5000萬份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並將其用到政治廣告中。

消息一出瞬間在全球引發了強烈的反響,「#deletefacebook(刪除Facebook)運動」席捲全網,Facebook的市值更是一夜之間蒸發了590億美元。逼得扎克伯格放棄了多年來「T恤衫牛仔褲」的科技青年形象,轉而「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坐到了美國國會聽證會的被質詢席上。

這還不算完,好不容易通過時間的流逝以及重金公關,讓Facebook暫時擺脫這一漩渦。卻在去年的6月、10月和12月,又陷入了永無止境的一系列漏洞與泄密事件,多達1400萬用戶的私人數據被曝光、第三方應用程序可以訪問近700萬用戶未發布的照片,而「View As」功能出現的漏洞則讓5000萬用戶受到攻擊。因此外界用「按下葫蘆浮起瓢」來作為其公關團隊在2018年的形容,顯然也非常的精準。

這一連串的危機讓Facebook聲譽一落千丈,扎克伯格更是在「劍橋分析」事件一周年之際,發布了一份3200字長信來認錯,「我知道很多人不認為Facebook可以或者甚至不想建立這種以隱私為中心的平台,坦率地說,我們目前在建立隱私保護服務方面沒有很好的聲譽」。

Facebook固然可以用「就喜歡看你看不慣我又不得不用」的心態來應付用戶,但是監管機構的大棒則是其無論如何也不能忽視的。在「劍橋分析」醜聞曝光之後,旨在阻止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危害的FTC就確認進行了非公開的調查。

事實上,FTC之所以會如此之快的開始調查,正是因為Facebook有前科。在2011年,FTC就曾指控Facebook「欺騙消費者」,當時其與FTC達成了和解,根據和解條款,Facebook須遵守特定法規來保護消費者隱私,顯而易見這一次Facebook是明知故犯。

相信一直在關注我們的朋友對於FTC顯然不會陌生,在此前蘋果與高通的訴訟中,站在高通對立面的FTC就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今年5月下旬,美國法院就FTC針對高通的壟斷指控做出裁決,確認其違反了美國的反壟斷法,直接導致當天高通股價暴跌10%,甚至時至今日,關於高通採用專利授權模式涉嫌壟斷的纏鬥依然在繼續。

商業模式沒變,Facebook沒有傷筋動骨

由此可見FTC並不是善茬,Facebook與其進入對薄公堂的階段,怕是不死也要脫層皮了,特別是與同樣被罰50億美元的「難兄難弟」谷歌一比,買斷FTC的調查可太值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今年Q1財報顯示,其一季度凈利潤為66.57億美元,歐盟反壟斷機構50億美元的罰單,顯然也稱不上傷筋動骨。

同樣是50億美元,Facebook選擇了不予置評,而谷歌CEO劈柴哥則直接就發文抗議。不同選擇是基於不同事實的反應,FTC單純的罰款顯然無法改變Facebook商業模式,但劈柴哥在發表的文章之中就點明了,歐盟的決定打破Android系統一直以來的商業模式。

真正對於一家企業的重創,無疑是對其承載業務的基礎和模式所進行「手術刀式打擊」。歐盟反壟斷機構要求谷歌將自家的Chrome瀏覽器、Gmail、谷歌地圖和谷歌搜索與Android解綁,改變了Android在歐盟地區的生態,倒逼谷歌向在歐洲銷售的Android設備收取專利授權費。

但對於Facebook來說,能夠動搖其根基的是讓Facebook的廣告不再好賣,畢竟其商業模式並不複雜——社交業務攢人氣,廣告業務來賺錢。比如說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 · 沃倫與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克里斯·休斯,就呼籲拆分Facebook才是蛇打七寸的招式。

目前的Facebook的社交帝國並不僅僅是「Facebook」而已,還包含了Instagram和WhatsApp兩大熱門社交應用,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在面向用戶層面也是彼此獨立的,但是在數字廣告領域三者卻是一體的。通過Facebook Ads以及Markting API,廣告主可以擁有將單個廣告跨平台的能力,通過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以及大數據演算法,廣告主不僅可以判斷用戶過去買了什麼,而且可以推測用戶可能想買什麼,更能讓一個廣告在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上同時出現。

而一旦Facebook被拆分的話,受限於內部關聯交易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條款的要求,三大平台共享數據的難度就會陡然上升,將一變成三,不僅是三倍的數據收集、存儲、分析的難度,更是會讓其用戶數據畫像覆蓋面大幅度收窄,廣告主將不能跨平台無縫跟蹤與迭代廣告。而美國歷史上一系列的反壟斷判例,也證實了拆分對於壟斷巨頭來說是個很有用的武器。

商業模式沒有被動搖,扎克伯格也不需要像埃隆·馬斯克丟掉特斯拉董事長職位一樣,從Facebook董事長或者CEO的位置上退位讓賢,如此這樣一看,這次50億美元的罰單花的還不算太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內存飆上4000頻率,影馳X570主板曝光
帝豪領軍版推出6款車型 預售區間6.98-9.88萬元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