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中,其中一個最讓人憂心的理論也許是「旁觀者效應」。

簡單來說,「旁觀者效應」認為,在危難情況下,周圍的旁觀者越多,有人站出來救助的幾率就越小。當旁觀者只有一人時,他會更可能對遇到問題的人提供幫助,但旁觀者人數較多時,不少人都會自動默認這是其他人的責任,進而選擇不行動。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來自 Compli

《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發布的研究指出,旁觀者願意幫助陌生人的意願,也許比我們想像中更高。

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分析了來自阿姆斯特丹(荷蘭)、開普敦(南非)和蘭卡斯特市(英國)的公共閉路電視視頻材料,並發現其中記錄的超過 200 個意外事件中,90% 的事件都有旁觀者出手幫助。

研究人員將以下行為均納為旁觀者的出手相助:安撫的手勢、讓人平靜下來的觸摸、在衝突方間形成阻隔、慰問受害人、為身體受傷的人提供實用幫助或是將挑釁者推/拉開。

這些被記錄的事件平均持續時長超過三分鐘,旁觀者人數平均為 16 人,出手干預人數平均為三人,三個國家間情況的差異性不大。

和原有「旁觀者效應」理論所提出的相反,研究者發現,旁觀者人數越多,就越有可能會有旁觀者出來幫忙。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圖片來自 West County Community Services

為什麼這會和原有理論截然相反呢?

需要指出的是,「旁觀者效應」受啟於 1964 年的一次兇殺案。報道指年輕女性 Kitty Genovese 在 38 人袖手旁觀(不報警)的情況下被兇手在公共場合殺害。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Kitty Genovese 案件在美國文化上影響非常大(原報道旁觀者人數為 37,後更正為 38 人),圖片來自 YouTube

後來,有調查指出「38 名旁觀者」更多只是《紐約時報》記者杜撰出來的數字,而兇殺案則是發生在更暗和偏僻的角落,此外,這件事也並非「沒人報警」,而是兩人報警之後,案件沒得到合理的處理。

除了這個案件,心理學家們還做了不少圍繞這個理論的實驗,得到了支持論證的結果。

問題是,那些實驗大多都類似小型「實驗室模擬試驗」,並非生活中的真實事件,而這次針對閉路電視內容的研究,則提供了一種不同的研究範本。

事實上,近幾年來,不少非常「經典」的心理學和社會學理論都受到重新審視。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都在被挑戰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 「斯坦福監獄實驗」,或者看過根據該實驗改編的同名電影。

1971 年,美國心理學家 Philip Zimbardo 組織了一個研究監獄中權威和被監督者行為和心理影響的實驗,招募了一批斯坦福的在校大學生當志願者,隨機分配擔當囚犯和看守。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劇照,圖片來自 IMDb

Zimbardo 發現學生們自然而然很快就進入了角色,擔當看守的學生逐漸展示出虐待的傾向,部分作為囚犯的學生則是表現出心理創傷和精神崩潰。因被認為反社會,這個實驗最終被提前終止了。Zimbardo 將學生的性格從善變惡的轉化稱為「路西法效應」。

2018 年,Ben Blum 對該實驗提出了質疑。他援引了一份 Zimbardo 此前未公開的記錄,指其曾建議指導擔當看守的學生去變得更粗暴,而非此前所說的「無干預」。

而在實驗開始 36 小時後就「經歷」精神崩潰的「囚犯」學生事後表示,他其實是演的,因為他想快點離開實驗,回家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曾聲稱經歷了精神崩潰的「8612 號」學生,圖片來自 《斯坦福監獄實驗》

此外,實驗還存在無法重複實現和 Zimbardo 涉嫌刻意選擇在未經同行審查的刊物刊登結果,以逃避審核等問題。

同一年裡,斯坦福另一個經典實驗「棉花糖實驗」也遭到質疑

上世紀 70 年代,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找來一群小朋友,他們面前放著一顆棉花糖或其它小甜點,告訴小朋友,如果他們能夠忍到 15 分鐘後再吃,就能多獲得一份。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圖片來自 Science News

當時研究指出,忍耐時間較長的小朋友通常會在未來有更好的學習成績、自制力等,也普遍比延遲滿足能力更差的孩子成功。

2018 年,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 Tyler Watts 以 1000 名 4 歲孩子的實驗數據為分析樣本,並發現,他們長到 15 歲時,他們的成就和延後滿足能力的關聯度只有 70 年代報告的一半;如果你把家庭背景和智力因素再篩查歸類一下(將同等條件的孩子放在一起對比),就會發現關聯直接消失了。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圖片來自 《大西洋月刊》

新報告指出,家裡較富裕的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普遍更強,因為經驗告訴他們大人一般都能兌現他們的承諾;而家境貧困的孩子,可能擔憂「第二份承諾」無法兌現而選擇把棉花糖先吃掉。無論如何,在同等家庭背景的情況下,吃掉還是沒吃掉棉花糖和成功的關聯都不大。

70 年代的實驗對象雖然都是孩子,但他們都是來自斯坦福內部的育兒中心,換言之,家境都算不錯,而且一共只有不夠 100 人的樣本,結果代表性也有局限。

正在浴火的心理學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圖片來自 Pro Papers

我在讀書的時候從美劇等流行文化產物中接觸到這些心理學理論,並因其被廣泛引用而記憶深刻,甚至認為它們是「常識」的一種。

不少你所熟知的心理學理論,可能都是錯的

▲ 圖片來自 Giphy

近十年來,心理學界開始興起 「可複製實驗」運動,即對原有的心理學理論和實驗進行重新檢視,以上提及對經典理論的質疑或多或少也是這個運動的一部分。

那些你我熟知的經典心理學理論,在更大規模的樣本和優化的研究方式下,很有可能會被找出問題。

但這就意味著心理學沒有價值嗎?答案是否定的。


心理學是一個廣為大眾接受的學科。它的結論更容易被結合到我們那無聊的的日常生活中。

Vox 的描述恰好地解釋了我們對心理學的偏好,同時,心理學更是代表了人類一種近乎天性的好奇心——對自我(以及人類這個整體)的好奇。

而在種種推翻舊理論,樹立更嚴格的實驗規則等 「讓人厭惡過程後,這個學科反倒會變得更好。」

更讓人的擔心,也許是那些舊理論的「病毒性」——那些實驗在結構上的簡單,以及其結論的震撼程度,讓它們成為天然就好傳播的內容。

達勒姆大學教育學教授 Robert Coe 認為,這類實驗已經滲入大眾意識中:


它(棉花糖實驗)永遠都不會死,就算已經被證偽,這才是最大問題。未來十多二十年的育兒書還是會引用這些理論。

題圖來自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三星 Galaxy Note 10 官方渲染圖曝光,基本就長這樣了
雖然比特幣礦機年耗電和瑞士差不多,但美國人待機浪費的電卻更多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