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27年來最低經濟增速,老胡既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

面對27年來最低經濟增速,老胡既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

對中國經濟老胡既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我認為經濟增速不斷放緩是中國必須認真應對,也是我們有能力應對的一個挑戰。

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速6.3%,其中第二季度增長6.2%,這是27年以來的最低季度增速,在中美貿易戰前景撲朔迷離的時候,這個數據給人的第一感受不能不說有些沉重。中國經濟增長在持續放緩,下行壓力不見盡頭,如果固定在這樣的視角,形成這樣的思路,你就會越看越悲觀。

我們曾經習慣了8%左右甚至兩位數的高增長,6.3%所帶來的心理感受的確會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百分之幾,說到底是用來生活的,而不是用來宣傳、炫耀的。我們可以說,6.3%,哪怕6.2%,甚至再低一些,拿到世界上去看也很不錯,在主要經濟體中依然遙遙領先。但這樣的對比並非老百姓最關心的。

中國政府近來再次強調,不會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因為中國經濟需要健康發展,強刺激能把數據變得更好看,但那樣做為了什麼?要給誰看?老百姓要的不是數據,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質量。

中國經濟正在開展由政府主動調控推動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根本方向就是以人為本。在生活中我們能夠清晰感受到這種轉型帶來的影響。首先我們看到污染在減少,經濟發展的生態化原則越來越強。與此同時消費在經濟動力機制中越來越佔據中心位置。

公平也受到全社會的共同重視,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成為重要的政策導向。這些年保姆、護工等底層工作收入的增長都處在最快的行業,腐敗等導致不平等的因素受到強有力遏制。

在經營領域,過去的一年保護民營經濟再次成為政策的突出取向,小微企業尤其受到扶植。雖然貿易戰加劇了,但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斷在政策層面形成新的突破,中國對各類企業的營商環境都在改善。

這幾年中國的GDP增速一直在緩慢下降,但GDP的含金量卻持續上升,與人們過好日子的對應度越來越高。中國的自然環境和城市治理水平都在提升,傳統經濟模式向新經濟模式的轉化很快,老百姓生活的面貌加速變化,我們身邊的中國不是停滯的,從城市的樣子到手機端上提供的服務都呈現良性變化的趨勢。

我們有過經濟過熱的經歷,不管有沒有用的東西,先建起來再說,資源消耗和污染都很嚴重,腐敗滲透到大量環節,很多地方拆了建,建了再拆,雖然GDP數據很高,但它不可持續,且存在與改善人民生活錯位的大量浪費。中國經濟這些年的調整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我們的生活正在更高的質量上被再造。

當然了,經濟下行壓力畢竟是重大挑戰,尤其是下行的趨勢不見緩解,這是中國各級政府必須嚴肅面對的。

調整中的中國經濟是否有可能實現更高一點的增速呢?我們認為不應放棄對這種可能性的積極追求,而應當保持這樣的自我鞭策,為此就要多想辦法。比如現在許多地方都在興起「夜間經濟」的建設,這就應被認為是對經濟新空間的開拓,我們希望這方面的思路不妨更大膽些,不要自設禁區。另外很多大城市汽車限購,這樣的限購世界很少地方有,中國各大城市能否換個思路舒緩城市的擁堵呢?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原則必須堅持。然而目前的限購政策壓制了很多正常購房需求,各地的房地產治理能否做得更加精細,從而使那些住房而非炒房的需求得到滿足呢?

高質量的發展不意味著對經濟活動的「高檔化」追求,高質量的含義應該是與人民過美好生活願望的對應度更高。城市管理不能追求高大上,而應當把人們的方便、安全和舒適放在首位。秩序、多元和自由應當在城市裡有機統一,而要避免只重其一而不計其餘。

中國經濟潛力十分巨大,老百姓的生活還有很多重塑空間,它們是這些潛力的核心內容。發達社會已經缺少這樣的空間,很多落後且缺少秩序的國家沒有那樣做的能力。中國因此是經濟前途最光明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但潛力歸潛力,把潛力儘可能充分地釋放出來,落實中國經濟的這一使命任重而道遠。

(來源:胡錫進觀察 公眾號@huxijinguanc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最新:警方通報失聯女童死亡原因

TAG:環球時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