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軍創者:楊凌 跟葡萄說情話的軍人

軍創者:楊凌 跟葡萄說情話的軍人

午後三點,李海平帶我走進他的葡萄園。剛下過一場透雨,葡萄架上濃密的綠葉被雨水清洗過,看不到一絲兒灰塵。太陽好像被這一園子飽滿的綠影吸引住了,從萬里無雲的高空飛下來,流連在層層疊疊的葉子中間,眷顧著一串串即將成熟的葡萄,遲遲不肯離去。寬大的樹行子里,叢叢簇簇的野草長起來了,青得直逼人的眼。李海平邊走邊講,陽光在他烏黑的頭髮里蒸出一層汗水,額頭也沁出密密的汗珠子來,他卻不去擦拭,彷彿那汗是長在別人的頭髮里,流在別人的額頭上。他的兩眼藏著洞明世事的目光,如果不說話,也許你根本看不透。但是,只要一開口,渾厚的聲音便傳遞出一名軍人的睿智與堅毅。他走路是訓練過的士兵的勻速,腳跟踩下去,穩健而有力。但在葡萄地里,他卻走得輕手躡腳,生怕踩斷了哪棵葡萄藤的根系。他往葡萄架跟前靠近,蹲下身子,探視著,竟至於單膝跪進草叢裡,淺綠色的休閑褲子幾乎跟草融為一體了。他伸出手撥開一片葉子,兜起一串翡翠般的綠葡萄,給我講這架葡萄的特點。而他注目葡萄的眼神,又哪裡是對著不會說話的植物,分明是凝視一位傾慕已久的情人,萬語千言,也訴不盡心中的愛意。

軍創者:楊凌 跟葡萄說情話的軍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李海平說,這個葡萄叫「金手指」,成熟的時候,有這麼長。說著,他的拇指和食指在眼前比划出大約兩寸的長度。兩頭還會向里彎一點兒。他又比划了一下。另一隻膝蓋也不由自主地跪到葡萄跟前。他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跪坐在葡萄地里,給我講培育新品種的故事。這是他辛勤耕耘的園子,是他經營了整整十年的園子啊!他在這一園的葡萄樹上傾注了多大的心力,恐怕只有日漸粗壯的葡萄藤知道。他的赤褐色的肌膚是陽光與土地親吻融合的傑作,眉頭,鼻翼,脖頸,胳膊肘,都是一律的顏色。他出入於這塊土地,躲不過陽光朝朝暮暮的追隨,躲不過風雨凜冽刺骨的吹打。風霜雨雪摧殘他的容顏,酷暑炎陽炙烤他的身軀,而他經營葡萄園的意志,卻日益剛強堅定起來。這是他當年在部隊千錘百鍊的結果。那時,每天早中晚要跑三次五公里,跑回來還要做半天的俯卧撐。累得實在不能動的時候,也絕不會趴下,強忍著,兩隻胳膊直直地撐著地面,緩衝一會兒再繼續做。他沒統計過自己到底能做多少次,但他頑強地堅持下來了。這種訓練培養出他吃苦耐勞的品質,鍛造出他永不服輸的精神。別說是跪到在草叢裡,就是撲倒在泥水地里,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更何況是他鐘愛的葡萄園?

2007年,李海平從西安武警工程學院轉業,原本有更好的就業崗位,但他為了照顧家人,還是決定留在家鄉楊凌自主創業。具體幹什麼,他也是動過一番腦筋的。他生於揉谷鄉新集村。新集村有著悠久的種植葡萄的歷史,密密麻麻的葡萄園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每年暑假,他都會看見遠親近鄰推著自行車走街串巷賣葡萄,竹筐里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格外誘人,空氣中飄散著香甜的氣味。李海平會算賬以後,跟著哥哥去賣葡萄。他們推著一輛咯吱咯吱響的架子車,到各個村子叫賣。有時轉悠一天都賣不完。即使賣出去,也得不了上好的價錢。偶爾逢著價錢好的年份,葡萄卻沒有豐收的產量。他曾經發誓,將來一定要賺更多的錢,讓父母不再奔波勞累。如果僅僅靠工資,是無法支撐起整個家庭的負擔的。但自主創業說起來容易,又該從何處入手呢?

轉業回家一年了,李海平依然沒有找到創業的門路。黃昏時分,他經常一個人蹲在村裡的葡萄園,對著一樹樹紫紅的葡萄說話。看看忙忙碌碌汗流浹背的大叔大嬸,深感他們賺錢的不易。他說著,看著,想著,漸漸地,創業的思路就清晰起來了。他決定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葡萄園,嘗試著經營葡萄,摸索出葡萄種植的新經驗,帶父老鄉親闖出一條發家致富的新路子。適逢國家發展新農村,出台了新政策,農民的土地可以流轉,他抓住這個機會,拿出在部隊積攢的8萬元,組織13戶農民,註冊「楊凌錦田果蔬專業合作社」,建成217座塑料大棚。他不想再栽種產量低品質差的老品種。楊凌有一大批農科專家,有先進的育種技術,有豐富的營銷經驗,這是他打造葡萄產業的優勢資源。於是,他登門拜訪,向各位專家請教優質葡萄的栽培經驗。楊凌也是國家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他找來一堆文件,仔仔細細研究,規範自己的經營模式,尋找公司發展的契機。研究文件的習慣也是他在部隊培養起來的。那時候,每天除過訓練,就是學習各種文件。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只有深切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才能找到正確行動的指南。如今,轉行搞農業,他依然保持著這個好習慣。每年的一號文件下來,他都會找王徵兵教授解讀,看看能不能找到公司發展的新途徑。

王徵兵教授是搞農業經濟研究的,他在農產品營銷方面,有著非同尋常的見解。他告訴李海平,中國目前不缺農產品,到市場看看,賣什麼的都有,但能賣上好價錢的卻很少。手機你可以買華為買蘋果,汽車你可以買奧迪買賓士,可是,葡萄呢?你說出什麼牌子的葡萄好,超市一看,各個品種的葡萄都有,但是哪家的葡萄好吃呢?顧客又不能品嘗,只能看看果子的大小色澤來選擇。如果葡萄也能像手機汽車一樣,生產出屬於自己的品牌,那些經濟條件好的人是不會計較多少塊錢一斤的。他們渴望找到無公害的綠色產品,不僅好看,更重要的是好吃,也就是口感要好,讓人一吃永遠都忘不掉,年年想跑到你的園子里買葡萄。聽了王徵兵教授的話,李海平開始發展高端葡萄。他把園子里原來栽種的葡萄樹挖掉,在專家鄒志榮、楊安平、時春喜等教授的推薦下,種了金手指、美人指、茉莉香、陽光玫瑰等新品種,銷路一打開,價錢賣到每斤60元,還供不應求。他的葡萄已經不用擺到市場上賣了,全部是訂單供貨。現在,他又在葡萄園前面,建起一排小樓。楊凌加入了自貿區,又是陝西省重點研學旅遊基地,他抓住這個機遇,把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同時發展,希望把他的錦田果蔬設施農業做到最高端的前沿,起示範引領作用。正在建設的,還有體驗長廊、觀光大道與現代化的包裝車間。葡萄眼看就要成熟了,他的包裝設備已經全部買齊,只等車間一蓋好就搬進去。他的決策力和執行力體現了典型的中國軍人的風範,高瞻遠矚,雷厲風行,既循規蹈矩,又開拓創新。

他說,做農業來不得半點摻假。你不實心實意地對待土地,她就不會給你相應的回報,甚至會懲罰你。他走進另一座大棚。這座大棚的草剛剛拔過,土壤鬆軟,一踩一個腳印。抬頭望過去,兩邊的葡萄架像新修剪過的,高低粗細,枝條長度,幾乎是一個款式。樹葉的疏密、果實的大小也像是刻意安排的。我驚嘆他管理的精細。他告訴我,這是部隊訓練出來的習慣,做事情要有序,要規整,要整齊劃一。他把這種習慣挪用到葡萄園的管理上了。走到地頭,他托起一片闊大的葉子問我,你見過這麼大這麼肥厚這麼健康的葡萄葉兒沒?我說沒有。他說,地跟人一樣,吃得飽才有勁兒。他每年給地里上的有機肥相當於正常指標的10倍。植物生長主要在根系,根系發達了,葉子才會茁壯,葉子茁壯了果實才能碩大。他的葡萄色澤鮮亮,果粒飽滿,味道純正,不只是肥力的作用,還有陽光。葡萄架修剪成Y型,早晨陽光從東邊照進來,正午陽光從上面照進來,下午陽光從西邊照進來,這樣,就可以保證每片葉子每粒果實都能享受到陽光的照耀。所以,他不給葡萄套袋,照樣長得圓潤光鮮。他不給地里打農藥,草一長上來,就安排人拔,每年投資到拔草的經費就達8萬元之多。打農藥雖然省事,但土壤中會有殘留,影響果實的品質,破壞園區的生態。正說著,一隻白色的蝴蝶飛過來,又一隻跟著飛進來,兩隻蝴蝶忽高忽低地穿梭在葡萄藤里,彷彿也在歡喜著錦田專業合作社的又一個豐收季。李海平的眼神,追逐著翩然的蝴蝶在晶瑩剔透的葡萄叢中逡巡。

軍創者:楊凌 跟葡萄說情話的軍人

多年來,李海平在西農大和楊職院專家的指導下,運用合作社709畝果蔬基地,在原有葡萄種植的基礎上,悉心研究,進一步探索改進,使葡萄規模種植的果品商品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85%,近兩年則提高到了95%。隨後,他又利用合作社160畝葡萄示範園基地,科學培優,精耕細作,藉助科技的力量,掌握了葡萄種植的最佳時間、溫度、濕度等技術要領,成功建立了葡萄栽培標準化體系。通過宣傳培訓和市場化運作,示範引領,帶動周邊200餘農戶實施葡萄標準化生產,經濟效益顯著。他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引進示範名優新品種,推廣金手指、陽光玫瑰等葡萄,推廣面積1000畝以上,受到了廣大種植戶的肯定和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楊陵設施農業的種植結構。新品種栽培試驗成功後,他無償將新技術提供給社員,甚至提供給成都、寶雞等地慕名前來的種植戶。因而,合作社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每年接待省內外前來參觀學習的個人和團體200餘次,樹立了楊凌示範區「科技興農、產業興農」的良好形象,為楊凌示範區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015年9月30日,為使合作社示範作用更充分更高效地發揮,順應國家農業發展的趨勢,李海平發起成立「楊凌益之農果蔬聯合社」,該聯合社由四家果蔬專業合作社組建,出資總額達1200萬元。聯合社有社員633戶,種植面積1000餘畝,建成越冬式雙膜雙拱大棚69座,移動式拱棚121座,配套建設農民培訓電教室150㎡、農資配送周轉庫2000㎡。聯合社引進示範推廣夏黑、戶太八號、金手指、陽光玫瑰等葡萄,推廣面積500畝以上;整體包攬了農產品種植、貯藏、銷售、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農業技術服務等業務。充分發揮合作優勢,秉承「發展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科技農業、生態農業」的經營理念,強強聯合,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堅持走農資供應、生產標準、質量檢測、訂單收購、品牌銷售的統一發展路徑,為成員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極大地推動了楊凌示範區合作社的共同發展。

2015年底,李海平引進建設完成滴灌水肥一體自動化工程,開展土壤改良、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種植措施。通過精準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施肥量,顯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使灌溉周期短,土壤水分變化幅度小,能夠有效控制根區內土壤長時間保持在接近於葡萄生長的濕度。由於控制了室內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明顯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進而又減少了農藥的用量,平均節水70%以上。目前,他著手要做的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兒,就是全面檢測葡萄生長的過程,檢測每個階段需要的微量元素。他要繼續跟西農大、楊職院的專家合作,把這一項先進的系統裝起來,以便及時補充葡萄缺乏的營養素,生產出更高品質的優質葡萄。就像三年前引進的500元一棵苗子的美國品種「東方藍寶石」,掛果並不理想。如果能檢測到缺什麼,他就知道怎麼改造這批引進的名貴葡萄樹了。他腦子裡裝著太多葡萄園的事兒,裝著園區建設的事兒,裝著錦田果蔬專業合作社的事兒,每天陀螺一般轉著,再苦再累都心甘情願。

2011年,李海平為錦田果蔬專業合作社申請到國家農業部「菜籃子」工程,創建農業蔬菜標準園。2012年,合作社被評為「陝西省百強示範社」。國家農業部多次來社裡考察參觀並指導工作。李海平先後被評為「農村致富帶頭人」「優秀合作社理事長」「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工作先進個人」「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楊凌示範區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現在,他又被推選為楊凌職業農民協會的會長,還兼任著陝西省職業農民協會的副會長,他的任務很重,但他無怨無悔。可是,提起兩個孩子,提起他的愛人,他滿心的虧欠。站在葡萄園高高的瞭望台上,李海平望著已成規模的200畝葡萄園,眼裡噙著淚花,他背轉身說:我這一輩子最大的虧欠,是八年前妻子生小女兒的時候,要交2000元錢的住院費,我卻交不起,到處借錢。等借到錢趕到醫院的時候,她已經進了產房……

作者:高鳳香 楊凌視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