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行走6分鐘,測出最適合你心臟的運動量

行走6分鐘,測出最適合你心臟的運動量

心臟不好的人,進行運動或其他活動時,有時候會引發心臟不適,不少人因此放棄運動。

但是,完全「靜養」,如卧床休息會對人體產生更多不利影響,比如體力活動能力下降,肌力下降、肺通氣減少……

那麼問題來了:心臟不好,要不要運動,要如何運動?《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給心臟不好的人開一張科學運動的處方。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許頂立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康復科主任 邢軍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程康林

6分鐘測測心臟適合什麼運動

適當運動對心臟病患者的康復十分有利,可以促進心臟功能的恢復,降低心絞痛發作次數,提高心血管適應能力,增加心肌血流灌注,促進側支循環生成等。

不過,心臟病患者進行運動之前,一定要先進行6分鐘步行試驗,評估心臟的運動耐量。

具體方法:

患者在一個標準化的室內通道里(長30米)行走,儘可能往返行走6分鐘,結束後測定6分鐘的步行距離和心臟功能的參數。

測試結果:

步行距離

運動耐量重度減退。多為心衰、心梗急性期患者,只能從事一般家務,運動康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步行距離150~425米:

運動耐量中度減退。此類患者情況稍好,多為穩定型心絞痛或出院後心梗患者,可自行選擇步行等運動。

步行距離426~550米:

運動耐量輕度減退,與正常人差不多,可健步走、慢跑。

以上測試方法較為粗糙,如果想知道更具體、精確的心臟運動耐量,可到醫院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定,並由醫生定製個性化的運動處方。

心臟不好,運動記住1、3、5

有規律的運動對心臟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建議心臟不好的人,運動遵循「1、3、5」原則。

1

心率

運動處方通常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等方面。

「1」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此外,運動前後要數脈搏,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鐘為宜。

3

每天運動30分鐘

「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鐘左右。

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定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小或過大。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鐘,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鐘或更久。

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後心率仍然穩定。

5

初始運動每周不超5天

「5」指最開始的時候,依據個人情況,每周活動最好別超過5天,隨後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

大家要將運動變成生活中的固定環節,就好像吃飯一樣。要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效果,可能比干坐著不動更糟糕。

步行最適合心臟病患者

最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是步行,最好走平路,不要爬樓梯或選擇激烈的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

心絞痛輕症患者可嘗試快走或慢跑,但關節不好者不宜跑步,不妨嘗試游泳。

心臟病人運動要注意:

動作要輕柔

有些連健康人做起來都吃力的運動,肯定不適宜心臟病人。

不舒服就停

運動以不引起胸痛、心慌、憋喘等癥狀為準。如果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呼吸急促、不能正常說話,就要趕緊停下來。

藥物隨身帶

外出運動建議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伴有糖尿病者應帶上麵包等食物;天氣不好時在家運動。

還需要提醒的是,心臟病患者一旦開始運動後,應該密切關注身體反應,如果運動後次日早晨感覺疲勞、血壓異常等,應調整運動計劃。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死磕16年,幾度傾家蕩產,他卻在一片荒漠中,做成行業冠軍!
這種「長相」的息肉最易惡變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