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把兩千年前的鐵劍都金裝玉雕,出土的第一把更是漢代玉具劍的雛形
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出現在2900年前的西周晚期,一把玉柄鐵劍。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虢(guo)國國君虢季墓出土了一件珍貴的文物——玉柄鐵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一把中國鐵劍。
劍柄裝飾著華美的玉劍首,劍身與劍柄的結合處鑲嵌綠松石片,這也是目前所見玉裝劍的最早實物,為漢代「玉具劍」的雛形。也就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為玉質。
殘長34.2厘米,通體由鐵、銅、玉三種材料複合而成。
玉柄鐵劍,西周(河南博物院 藏)
銅柄鐵劍
此劍製作於春秋早期,柄鐔相連,皆用青銅鑄成,兩面有對稱的紋飾,柄中部有四個長行鏤孔。劍葉鐵質焊接在銅鐔上。1957年甘肅省靈台縣景家莊出土。
銅柄鐵劍,春秋早期(甘肅省禮縣博物館 藏)
金鐔金首鐵劍
此劍製作於春秋晚期,殘長38.7厘米,鐵質劍身,已經鏽蝕;劍鐔及劍首為金質。在鐵劍上裝飾金質飾品,說明當時鐵劍稀少珍貴,收到特別的重視。1957年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
金鐔金首鐵劍,春秋晚期
金柄鑲嵌綠松石鐵劍
也是春秋晚期製作而成,通長35厘米,金質劍柄上鑲嵌有綠松石,金柄兩側各有五個突出的方齒,兩兩相對。劍格為獸面紋飾,柳葉形鐵質劍身與柄分制鉚合而成,華麗無比,上飾蟠虺(pan hui)紋,綠松石和寶石鑲嵌其間。
金柄鑲嵌綠松石鐵劍,春秋晚期(山西兵馬俑博物館 藏)
這樣的劍,假如用來上陣殺敵,在當時顯然不可思議,應該是貴族的玩物或者裝飾品。1992年寶雞市出土。
飾蟠虺紋(像蛇形更多)
這幾把劍都是小型短劍,鐵刃部分都鏽蝕殘破,實用性與功能都不能與名動天下的青銅劍相比。
那時候的鐵是熟鐵,通常叫「塊煉鐵」,是礦石在800~1000℃的條件下,由木炭還原得到的,含有大量雜質。這種鐵有幾個缺點:1.生產效率低,產量小。2.需要反覆鍛打,才能製造出形狀簡單的器物。3.含碳量低,質地軟。由於上述缺點,雖說早已有鐵劍,但偏偏不能得到普遍應用。


TAG:冷兵器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