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小行星的威脅不容小覷,小行星撞擊並非科幻片中的情節

小行星的威脅不容小覷,小行星撞擊並非科幻片中的情節

1908年6月30日清晨,生活於通古斯地區的俄羅斯人被一股呼嘯的狂風驚醒,而且,風聲中混雜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異響,趴在窗前、或是站在院中的人們尋著異響,望見一顆熊熊燃燒的大火球,它拖著一條濃煙滾滾的大尾巴,自南向北的掠過天空,隕落於人們的視線之外。不一會兒,一股烈焰拔地而起、直衝天際,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上下波動的震顫感也傳了過來,人們望著被烈焰染上了一抹橘黃色的天空,誤以為「天降神罰」。這一「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科學家們認為一顆小行星隕落於通古斯河附近而造成的,它導致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毀於一旦,樹木的年輪中出現放射性異常、野生動物也出現了遺傳變異。

無獨有偶,2013年2月15日,一塊隕石掠過了車裡雅賓斯克州的薩特卡市上空,行車記錄儀和監控攝像頭拍下的視頻顯示,這一隕石的飛行速度非常快、且迸發了極為耀眼的光芒。據俄羅斯的相關部門統計,隕石撞擊地面所產生的強烈衝擊波,造成了車裡雅賓斯克州的300棟房屋受損,1600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劃傷、碰傷和挫傷等等。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認為,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不僅僅存在於科幻片中,20世紀至今的100多年裡,已經發生了3次類似「通古斯大爆炸」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大概每60年發生一次,為了防範小行星對人類文明的威脅,人類有必要建立一套小行星防禦系統。

發生於車裡亞賓斯克州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小行星對地球、以及人類文明的威脅,吉姆.布里登斯廷認為,類似於「車裡亞賓斯克州事件」的小行星很可能會再一次「光臨」地球,這樣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並不罕見,更讓人隱隱憂心的是,體積更大的小行星也可能在21世紀中撞擊地球。對於美國宇航局而言,謀劃和建立一套小行星防禦系統,與目前的「重返月球計劃」和載人登陸火星任務一樣的重要,他們正儘可能的搜索、記錄和觀察近地軌道上的危險小行星,它們的直徑在140米以上,一旦撞擊了地球,很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傷亡。

目前,美國宇航局正準備實施一項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簡稱「DART」)任務,它們預計在2021年6月向一個名為「6580Didymos」的雙小行星系統——包含了一顆直徑800米左右的主體行星和一顆直徑150米左右的附屬行星——發射一個探測器,這一探測器上安裝了「動能撞擊器」,於技術人員的操控之下,探測器會鎖定較小的附屬行星、以大約6米/秒的速度撞擊它,測試附屬行星的軌道偏移程度。若測試的結果令人滿意,這就是人類防禦小行星撞擊的一項技術手段了。

直徑在數百米以上的小行星,其撞擊地球的概率非常小,大概幾千萬年里才可能發生一次,可僅僅一次的撞擊就是人類無法承受的,這一類的小行星會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直徑在20米至30米的小行星,其撞擊地球的概率較高,美國宇航局研發的「動能撞擊探測器」可以擊碎它們,如果破碎的小行星碎片仍進入了地球的 大氣層,設置於地面的大型激光武器可以摧毀它們。莫納什大學的馬克.菲托克(Mark Fittock)教授認為,「動能撞擊探測器」可以抵禦一些直徑較小的小行星,但直徑較大的小行星要如何應對,仍是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

小考題:若一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你會怎樣渡過僅剩的一些時日呢?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