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汽車行業正在重新發明輪胎,以跟上自動駕駛的步伐

汽車行業正在重新發明輪胎,以跟上自動駕駛的步伐

自動駕駛對汽車製造商來說是一個挑戰,但對傳統零件製造商而言,這可能是個更大的挑戰。汽車零件需要努力成為車輛的「五感」,以保持他們的相關性。

東京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周磊認為,汽車零件製造商正努力趕上自動駕駛發展的步伐。

想像一下,一旦自動駕駛開始普及,原先輔助我們辨別道路情況的車內車外後視鏡、車燈等配件或許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等待他們的結局或許是被淘汰。

圖片來自:Delta T Systems

而 BIS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的零件預計將在十年內成為一個價值 570 億美元的市場。為了適應新興市場,汽車行業的傳統零件製造商也在求新求變,讓自己重新「被需要」。

Lear 是生產汽車座椅和汽車電氣系統的公司。2018 年,它在財富 500 強榜單中排名 147 位,而他們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座椅營收。現在,他們也在為汽車座椅配備生物識別感測器,以檢測壓力,嗜睡和心率變化。

而感測器也有新突破。

專註智能感測解決方案的 Quanergy 首席執行官Louay Eldada 就表示「我們的感測器在範圍,精度和解析度方面都具有更高的性能……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物體的形狀,還可以看到它在幀與幀之間的表現。例如,我們可以判斷是否有人打算過馬路。」

Louay Eldada

與汽車有關的一切都在改變,因為自動駕駛,也因為逐漸被拋下的危機感。

獨立汽車分析師 Deepesh Rathore 就曾表示「汽車就是汽車,汽車輪胎的形狀不會改變。但我可以想像,其中一些公司必須徹底改造一切——尤其是那些使用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的公司。」

雖然汽車輪胎的形狀不會改變,但為了更好地迎接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輪胎的性能和技術也有較大發展。

米其林智能輪胎.

作為車輛與路面連接的唯一部件,輪胎是未來車輛的重要信息來源。從充氣壓力、踏板深度,道路狀況到車輛所處環境,這一切內容都將作為互聯車輛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進行監控和報告。

日本住友橡膠工業有限公司這個頗有歷史的公司就正在開發一種「智能輪胎」,這個輪胎可以監控自身的氣壓和溫度,並最終自行應對路況的變化。在他們的宣傳頁上,SMART TIRE CONCEPT 由安全技術、核心技術、ENASAVE 技術三類技術類別組成。

而在第 45 屆東京車展上,從他們介紹的五項研發趨勢也能看到他們為迅速發展的自動駕駛所做的適應。那五項研發趨勢分別是感應核心、主動胎面、性能持續技術、無氣輪胎和生命周期評估。

感應核心可以將輪胎轉換為感測器。而這隻需要將專有演算法安裝在車輛制動器的發動機控制單元即可。感應核心能夠檢測包括滑動性在內的道路狀況及磨損、負載等輪胎狀況。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用於車輛控制,還能反饋給車輛,以便提前進行檢測並避免由道路或輪胎狀況引起的潛在危險。

主動胎面則能積極改變胎面橡膠的功能,以此應對道路狀況的變化。性能持續技術則能抑制因磨損和橡膠劣化而導致的輪胎性能下降,以便更長時間地保持輪胎的性能。無氣輪胎的存在則能讓駕駛員不用擔心輪胎穿孔,有助於提高運輸安全性和安心性。最後的生命周期評估能力的整合能夠提高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保性能,從原材料開始,生產、運輸,使用、回收。

2023 年,住友橡膠工業預計推出的上採用主動胎面技術的新概念輪胎。無論是在乾燥的道路還是在其他類型的道路條件下駕駛,它都能展示出同樣高水平的性能。這些能夠自動適應道路狀況的輪胎無疑是適應自動駕駛發展情況的。

住友橡膠工業研究部門的官員 Kozaburo Nakaseko 表示,未來當輪胎檢測到水時,它會將其表面結構改為最適合潮濕路面的結構。「輪胎需要變得更聰明。如果沒有輪胎提供的駕駛道路的信息,我們就無法進入自動駕駛汽車社會。」

電氣化和驅動輔助系統為汽車供應商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到 2023 年,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產品,例如變速箱、電動機和電力電子產品,將成為一個價值 500 億美元的市場。儘管它在 2017 年的市場價值僅為 80 億美元。

而到 2025 年,駕駛員輔助系統和公路自動駕駛系統的投資將達到 400 億美元,2017 年僅為 60 億美元。

這也是自動駕駛給汽車零件製造商的新機會。

題圖來自 YouT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11 家企業聯合發布自動駕駛安全白皮書,不過Waymo和特斯拉沒參加
調查發現,很多 iPhone 用戶認不出自己的手機,你能認出來嗎?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