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州園林主人更換頻繁,從曾國藩身上學到,別只給後代留錢財

蘇州園林主人更換頻繁,從曾國藩身上學到,別只給後代留錢財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果你去過蘇州園林,一定會為裡面的景緻折服,這樣的人間仙境本該天上有,人間能見實屬三生有幸。蘇州園林巧奪天工,背後的故事卻更加曲折,你若聽了那些園林主人們之間的故事,或許會有別樣的感受。

蘇州園林是人間瑰寶,但園林主人也更迭頻繁,一個人賺了大錢買了園子,布置的精美絕倫,可是過了兩三代家產敗光,只好將園子賣給別人。如此這般,周而復始,直到現在成了人民的共同財產,才避免了這樣的輪迴,很多人會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流傳著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為什麼會富不過三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個人若只懂得將財物留給後代,即使再多的錢也會坐吃山空,後代子孫一旦有不肖子孫,再多的財產也沒有用,所以家族傳承比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

歐洲也有一句諺語,「一夜之間可以出一個暴富戶,但三代也不一定能培養一個紳士」,由此可見家風門風對於後代傳承的重要性。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近代史有一個人做的非常好,此人就是曾國藩,他一生都在踐行一個道理,向子孫傳遞自己身上的道德標準與行事準則,讓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家族精神。

作為清朝末年著名的大臣,曾國藩位極人臣,一手組建了著名的湘軍,擊潰了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太平軍。除此之外,他還一手創立了兩淮鹽票,跟今天文明世界的比特幣一樣,鹽票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東西,最後一張甚至賣到了兩萬兩白銀,每年的利息分紅很高,當時家中要有一張鹽票,便可以算得上很富有了。鹽票雖然是曾國藩創立,但他卻嚴禁家人領取,因為家族眾人對他很尊重,所以一直嚴格遵守這個命令。

相比曾國藩輝煌的一生,他死後留下的銀兩卻很少。除了這些微薄的銀兩之外,留給自己兒女的只有老家的祖屋。雖然沒有留下財產,他卻給了兒女最好的教育,讓曾氏家族有了精神傳承,至今這個家族依然十分興旺。

後來,有人專門做過統計,從曾國藩以後八代人中,沒有出過一個紈絝子弟,反而都是在某一方面有建樹的人,比如曾昭泉,美國麻省理工學士、湖南大學機電系主任;比如曾約農,台灣東海大學校長;比如曾憲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比如曾國藩的外孫聶雲台,上海總商會會長、、、

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給後代留太多錢財,因為這些身外之物總有用完的時候,家族若是有了精神傳承,那麼就會一代一代的興盛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香菱這麼年輕,為何得了干血症?薛蟠到底對她做了什麼
大明王朝:朱元璋大肆殺害開國功臣,為何單單放過了湯和?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