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將他引為知己,諸葛亮對他恨之入骨,司馬懿:無恥的三姓家奴

劉備將他引為知己,諸葛亮對他恨之入骨,司馬懿:無恥的三姓家奴

劉備將他引為知己,諸葛亮對他恨之入骨,司馬懿:無恥的三姓家奴

自從劉備三顧茅廬將有著「經天緯地,再造乾坤」之才的諸葛亮聘為自己的軍師之後,諸葛亮儼然成為了劉備陣營的實際掌舵人。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對劉備鞠躬盡瘁,君臣二人這種十分融洽的關係堪稱千古楷模。

可是,在一些具有爭議性的人物身上,劉備還是和諸葛亮還是產生了一些分歧,最明顯的莫過於魏延了,魏延因為斬殺了長沙太守韓玄,而被劉備所器重,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忌恨。

其實,在蜀漢政權之中,除了魏延之外還有一位將領也有過類似的命運,此人曾被劉備引為知己,可是諸葛亮卻對他恨之入骨,最終此人被司馬懿所斬殺,被後人恥笑為名副其實的「三姓家奴」。

此人名叫孟達,原名之敬,因為劉備的叔叔名字叫做劉之敬,出於為尊者諱的緣故,孟達不得已而改名。

孟達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下屬,時至天下大亂,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不安分的孟達看出了劉璋性格上的懦弱,難以在群雄逐鹿的漢末亂世之中難成大業。

於是,在和好友法正商量之後,決定暗中瞞著劉璋伺機迎接劉備入川。公元211年,因為漢中張魯不斷對益州進行襲擾,劉璋在法正、張松以及孟達的勸說之下,決定向同為漢室宗親的劉備求援,讓劉備帶領荊州軍進入蜀地為自己抗擊張魯。

就這樣,劉璋在劉備和孟達法正裡應外合之下,失掉了益州牧的寶座,劉備兵不血刃的佔領了益州,佔領益州之後,劉備將法正和孟達引為了自己的知己,大加封賞。

孟達先是被任命為江陵太守,隨後又調任宜都太守。公元219年,劉備讓孟達進攻房陵,隨後又讓自己的義子劉封協助孟達一起攻打「上庸」。上庸攻下之後,劉備隨即任命劉封和孟達駐守上庸。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同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立功心切,想要北伐襄陽,最終卻因為戰略指揮失誤,受到了曹魏和東吳的聯合夾擊而失敗。

在敗走麥城的時候,關羽派人前往新城同劉封、孟達求救,然而,孟達卻趁機勸說劉封以「上庸等地剛剛歸附,人心尚未安定」為由,絕了對關羽的援助。

不曾想,孟達這一無心之舉,居然造成了無法預料的結果,關羽因為兵盡糧絕,毫無懸念的被東吳大將呂蒙「斬了首級」。

由於,關羽是劉備的結義兄弟,事後孟達懼怕劉備將關羽的死歸結到自己頭上。其次,再加上自己素日與頂頭上司劉封不和,孟達恐懼之餘便帶著自己的四千多名下屬,集體叛逃投降了魏國。

投降魏國之後的孟達,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熱烈歡迎,被敕封為建武將軍、平陽亭侯,魏文帝曹丕甚至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和為新城,任命孟達為新城太守,對孟達的器重可見一斑。

然而,孟達這種反覆無常、朝秦暮楚的行為,讓諸葛亮十分痛恨,當初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若是孟達出手相救,或許荊州也就不會輕而易舉的被東吳所佔。

如果蜀漢沒有丟失荊州,那麼自己在《隆中對》提出的「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構想就會實現,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可惜的是,這一切都因為孟達、劉封和關羽的個人私怨而付出東流了,所以諸葛亮才會對孟達這個人恨之入骨。

公元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再一次傾全國之力大舉伐魏,而這個時候的孟達由於失去了魏文帝曹丕這個靠山,在魏國處處受到排擠,又主動和諸葛亮聯繫,想要帶領新城軍士回歸蜀漢。

雖然,諸葛亮對孟達的為人十分不齒,可是出於自己的伐魏大計考慮,還是接受了孟達的歸降。然而,計劃攆不上變化,孟達因為做事太過張揚,準備歸降蜀漢的計劃提前泄露,最終被魏國大都督司馬懿斬殺。

如果說三國時期呂布殺丁原、刺董卓,是最無信義之人的話,那麼孟達先後背叛劉璋、投靠劉備、曹丕的行為與呂布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實在是三國歷史上繼呂布之後的又一個「三姓家奴」。

所以,孟達最終因為自己的反覆無常、朝秦暮楚,而被陰險狡詐的司馬懿所斬殺,實在是罪有應得!

參考史料:

【《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70後1年借閱926本書引熱議,悉數歷史上愛讀書的名人那些事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