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由大同西去雲網石窟的途中,在佛字彎的一座小山崗上,一座玲瓏秀麗的寺院卓然而峙,這就是大同觀音堂。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俯瞰觀音堂

觀音堂,顧名思義就是供奉觀音菩薩之所。

先說這觀音堂的來歷,相傳是為頌揚觀音菩薩現金身像,鎮壓蛤蟆精作亂的聖跡所建。這段故事並不是民間口頭傳播的無稽之談,也不要以為這是今人出於某種目的憑空杜撰。觀音堂的這個奇異來歷是真正言之鑿鑿,為明清已降幾通石碑所刊勒。李爾山先生在《天上飛來丈六觀音》一文中對觀音堂的歷史做了深入研究,下文部分內容引自李先生文中分析。

寺中所藏的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雲中城西十五里觀音古剎碑記》載:"雲中城以西越十五里之遙,有觀音古剎,流傳原地名,蝦蟆石灣。怪物數擾害其間,民間不寧,道路阻塞,金重熙年之六月又九日,忽大士現丈六金身,偕左右菩薩、明王,從秦萬佛洞飛住水門頂山頭。從此,妖魔降滅,地方寕謐"。

觀音堂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它的的眾多謎團。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觀音堂塑像群

謎團一:觀音堂何年建造?

觀音堂有幾塊清代的石碑,碑中記載,觀音堂為"金淳熙"年所建。那麼問題來了,明碑曰"重熙",清碑曰"淳熙",哪個才是正確的呢?遍查金朝諸帝年號,既無"重熙",也無"淳熙"。"重熙"這個年號是遼興宗耶律宗真的第二個年號大約是在公元1037年左右。而這個"淳熙"實際上是南宋孝宗趙昚第三個年號,約為公元1180年,此時大同為金所佔,此時是金世宗大定年間,清碑奉南宋正統年號,似乎是有意另置。兩論相差143年,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公元1122年金兵攻陷大同,最初的觀音堂早已毀於戰火之中。明代重修。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姜瓖之變,觀音堂再次毀於兵火。現存的建築系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兵部左侍郎佟養量所修。後來,清乾隆、道光至民國年間雖又進行了幾次修繕,但到解放時早已破敗不堪,後經文物保護部門保護管理,才免遭塌損。1979年進行了全面整修,山門外的雙面琉璃三龍壁也重新得到修整。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石雕鎏金觀音塑像

謎團二:清碑記載十尊明王像,為何殿內只有八尊?

前文提到,觀音堂的建造是因"天上飛來丈六觀音",這"飛"來的觀音菩薩像就佇立在觀音堂的正殿之中。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起脊懸山式屋頂,覆以青色琉璃瓦。正脊亦覆青色琉璃,兩端做黃綠相間的巨大螭吻,正中脊剎已殘破不全。

大殿之內便是觀音堂的"主角",一組完整(由主尊、協侍、明王、護法組成)的大型密宗組合石雕。殿內正中有一尊6米高的石雕觀音立像,頭飾花冠直達屋頂,菩薩頰面豐滿圓潤、雕工精美、金裝華麗,令人嘆為觀止,"觀音丈六金身"看來名不虛傳。

觀音兩側各有2米高的石雕脅侍立像兩尊,殿內東西兩側各佇立著高約2.5米的八大明王像,有的多頭多臂,有的怒目握拳,各持不同降魔法器。明王形象誇張,怪譎弛張,雄鍵巨壯,體現的也是唐代遺風。這八位明王分別為:金剛手菩薩現作降三世金剛明王,妙吉祥菩薩現作大威德金剛明王,虛空藏菩薩現作大笑金剛明王,慈氏菩薩現作大輪金剛明王,觀自在菩薩現作馬頭金剛明王,地藏菩薩現作無能勝金剛明王,除蓋障菩薩現作不動尊金剛明王,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

這裡又有一個謎團,明明殿內佇立的是八尊明王像,而清碑中"如大同西距十五里蝦蟆灣,舊有觀音菩薩及十大明王像。叩之土人云,像自秦之萬佛洞飛來,緣此地妖孽為害,歲響而至,祟即寢滅,斯非千萬億化身以聲聞大覺者乎!"卻有十大明王像的記載。大殿內還有兩位護法,這兩尊護法應為韋馱天和大功德天,他們可能是造成清碑把八大明王誤為十大明王的主要原因吧。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塑像面像集合

謎團三:這13尊雕像何時從何而來?

這13尊雕像均為石雕,這樣大的石雕像,出現在非石窟佛寺中,則是絕少之例。傳說它們是自"西秦"的"萬佛洞"飛來,果真是自己"飛"來的么?它們何時誕生,這"西秦萬佛洞"又是哪裡呢?

西秦是"五胡亂華"時期,由鮮卑乞伏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弱小政權,立國於公元385~431年。西秦三都苑川、金城、枹罕之間(今甘肅臨夏永靖縣)有一個著名的炳靈寺石窟群。它的開鑿時間比雲岡石窟還早80年。

"炳靈"之名是元代巴思八薩伽派藏傳佛教進入西秦後才漸成口語的,此前,民間直呼為"萬佛洞"。晚唐唐武宗滅佛之時,由於其地處僻遠,唐密之風得以保全。這就是說,在這個時期,炳靈寺雕造像觀音堂這樣的石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恰恰只能是這個時期成就大同這份密宗緣。早於中唐,這裡還沒有密宗,不可能有這樣的造像;晚於北宋,這裡已經是藏密的世界,也不會有這樣的造像;同時,若躲不過武宗滅佛,也就沒了這份因緣。

觀音堂:小小的寺廟,卻隱藏著眾多難解之謎

菩薩化身像,騎著蛤蟆精

再看觀音堂,無論是遼之重熙,還是金之大定(南宋淳熙)都應算當朝的盛世或中興之世,而無論遼興宗耶律真宗,還是金世宗完顏雍,又都是崇佛之主。他們以國家之力,把炳靈寺的密宗石像移至西京大同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炳靈寺就在黃河渡口近旁,通過水路順流而下,進入山西,並非難事(北宋及遼金當時於隴右採伐大木都走黃河水運)。觀音堂石雕的材質是一種略呈暗紅色的沙質岩,而炳靈寺位於黃河北岸劉家峽水庫上游的一片丹霞山中。窟龕鑿在南北長2公里的陡峭峻險的紅砂岩懸崖上。這絕非巧合!

可見,從"炳靈"而來可能性最大。

不過,觀音堂這一方小小的廟宇之地,竟然隱藏這這麼多的秘密,想要真的了解真相,還有親自去一探究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