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代考祖師爺胡漢民,替人考中舉人掙了6000兩紋銀

中國代考祖師爺胡漢民,替人考中舉人掙了6000兩紋銀

文/王國棟

在中國近代史上,胡漢民是唯一一個承認自己是替他人代考功名的槍手。他的代考業績有多輝煌?單單1902年留學日本前夕,在廣東地區幫別人操刀(即代考)鄉試中舉,就入賬紋銀6000餘兩。

1879年,胡漢民出生於廣東省番禺縣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多年擔任廣東地方官員,父親是遠近聞名的師爺,雖無正式功名,但在廣州一帶頗有聲望。受父親的影響,胡漢民從小就進行系統的封建文化教育,試圖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胡漢民也挺爭氣的,15歲中了秀才,16歲開始當私塾先生養家糊口。1901年,22歲的胡漢民高中廣東省鄉試舉人,完成了平民老百姓到官僚階級的蛻變。

但是此時的胡漢民接觸了西方文化,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已經不是他人生規劃的首選。在友人的介紹和幫助下,打算東渡日本留學,萃取西方先進的經濟文化知識。然而因為胡漢民不是大清國公派留學生,需要自掏腰包繳納留學的費用,昂貴的留學費用給這位滿腔熱血的青年才子出了一道難題。

留學費用無著落,胡漢民正焦頭爛額的四處籌措,卻不想有人主動送來了大把銀子。怎麼回事呢?原來當地一富戶子弟馬上就要參加省里舉行的鄉試,但此人平常遊手好閒,不學無術,自然沒有考中舉人的能力。這位土財主託人找到了胡舉人,請其為兒子操刀。胡漢民正為揍不到錢留學而煩惱,見有人送銀子上門,滿口答應下來。

晚清時期的鄉試沒有前朝嚴格,舞弊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監考官給富家子弟調換試卷,或者直接將考題提前售賣給參考人員等等。而胡漢民這次幫別人作弊和這些低級的舞弊行為不一樣,他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為別人代考。據說僱主開的條件非常誘人,紋銀6000餘兩,是當時一戶小康之家一輩子都難於掙到的巨資。胡漢民這次鄉試發揮正常,順利的幫僱主的兒子考中了廣東省鄉試舉人,如願拿到了6000餘兩白銀的"潤筆費"。中國科舉考試一千多年,能像胡漢民這樣自己考中舉人又幫別人考中的,為此一例。胡漢民代考這件事情,被同盟會元老馮自由(廣東南海人)收錄在《革命逸史》內。

1902年底,胡漢民帶著代考的"潤筆費"東渡日本留學,這段不光彩的經歷漸漸成為過去。胡漢民後來參加了同盟會,成為孫中山先生的左右手。中華民國成立後,擔任過廣東大都督(1911年)、廣東革命政府代理陸海空大元帥(1925年)、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1933年),1936年因病在廣州去世,終年57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被蘇聯人一手扶植起來的外蒙古獨立的領導人喬巴山家庭照
1935年的廣西桂林,日軍入侵之前,老百姓生活安逸穩定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