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中年還憂心忡忡,讀懂莊子這3個故事,能讓你萬事皆順

人到中年還憂心忡忡,讀懂莊子這3個故事,能讓你萬事皆順

故事一、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

翻譯:

莊子在濮水邊釣魚,楚威王派兩名大夫前來對莊子說:楚王要把楚國政事麻煩你。

莊子拿著釣竿,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者有神龜,死亡已三千年,楚王把它用巾包著放在匣子里,藏在廟堂的上面。這神龜寧可死去留著骸骨讓人崇仰呢?還是願意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土裡走呢?

兩名大夫說:當然願意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地走。莊子說你們可以回去了,我將拖著尾巴在泥地上走。

解讀:

莊子雖然家境貧窮,只當過漆園令的小官,但是他並不是沒有機會做大官,楚威王曾派兩名大夫遊說他負責楚國的政事,可是他樂得自在,不願為有國者所羈。天下事一得一失,得了楚國的卿相,卻要失去個人的自由,權衡之下,莊子寧可選擇貧困卻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願意為五斗米折腰,勉強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莊子喜歡快樂做自己。

故事二、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雛, 子知之乎?夫鵷雛,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莊子

翻譯:

惠子做梁國的宰相,莊子去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這次來,是要代你的相位。惠子很害怕,在城裡找了三天三夜,莊子去見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鵷雛,鵷雛從南海飛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棲止,不是竹實不去吃,不是醴泉不去喝。有一隻貓頭鷹得到一隻腐爛的老鼠,鵷雛恰到經過,貓頭鷹抬頭看,嚇了一跳,以為是要搶他的腐爛老鼠。現在你要以梁國的相位嚇我嗎?

解讀:

莊子自比為「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鵷雛,把梁國的相位,比為貓頭鷹口中的腐爛老鼠。

一般人把名利視為珍寶,莊子卻把名利視如敝屣。在名利與自由之間,莊子的人生理想,是要能逍遙自得、自由自在,不為有國者所羈;惠子以為莊子是要搶他的梁國相位,其實莊子是十分不屑的,所以逍遣了惠子,以示己志。

故事三、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倐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 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

翻譯:

莊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橋上玩。莊子說:倏魚從容地在游水,這是魚的快樂。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如何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是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完全可以確定的。

莊子說:我們從問題的開始說吧!你說我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時候,你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才問我,我是在濠水旁邊知道的。

解讀:

莊子和惠施站在不同的立場,而對魚有兩種看法。莊子是直覺、感情的當下觀照,惠施則是從邏輯、理智的態度加以判斷。

莊子的「知」是趣味的認知,是超厲害、得失、善惡的審美態度,這種孤立、直覺的「知」,當然不是主張名理的惠施,可以用理智解析而得。

理路不通,所以不能同調。美感的經驗一一倏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是來自直覺的「知」,而不是知覺的「知」。

莊子不是以我觀物,而是以物觀物,化身為魚,以魚的快樂為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孔子:明哲保身的方法,都在這五句話里,不可不知
人生有3累,熬過去,便是幸福!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