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走路晚,是因為「沒勁兒」,輔食加點鹽,真的有助於走路嗎?

寶寶走路晚,是因為「沒勁兒」,輔食加點鹽,真的有助於走路嗎?

有過生育和帶娃經驗的寶媽都應該知道,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寶寶就要開始學習走路了,根據調查研究表明,一般在寶寶滿一周到十四個月這個階段寶寶就會學走路,但是根據家庭的教育因素以及寶寶自身身體的發育等等因素,都會導致寶寶走路的時間不同。

有的孩子走路特別早,但是有的寶寶可能到一周半甚至兩周走路還是很困難。家裡有經驗的老人可能就會跟寶媽傳授經驗說寶寶走路晚是因為身上沒勁,可以給輔食加點鹽,寶寶有力氣了,走路自然就有勁頭了?

那麼給輔食加鹽讓寶寶有勁兒可以早走路的說法正確嗎?

1、輔食中加鹽讓寶寶早走路

不少媽媽看到寶寶走路晚都很著急,害怕寶寶身體有什麼問題,甚至擔心會影響到寶寶長大之後的行走。所以很多寶媽就在寶寶一周左右甚至更小的時候,按照老人的說法給輔食中加鹽,但是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發現在走路這一方面沒有什麼改善,反而導致寶寶很挑食,偏食。

2、醫生怎麼說?

直到去了醫院檢查才知道,一周以內或者剛滿一周的小朋友的輔食中是不能加鹽的,而且寶寶走路晚也不是因為沒勁。通過加食鹽來解決問題的方法,簡直就是"關心則亂"。相反如果太早給小朋友攝入食鹽,他們嘗試到了新鮮的味道,想再給寶寶恢復清淡的飲食就很難了,而且小朋友每天需要的食鹽量本來就比成人少很多,吃太多食鹽甚至容易導致"粗脖子"病等等。

二、 寶寶走路晚到底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 遺傳因素

寶寶的很多習慣或者病症都是跟家庭遺傳因素有關係的,有些寶寶受到家庭遺傳的影響,天生就會有走路晚,站立晚等等情況發生,家長不用特別擔心,但是到了適齡走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有一定的訓練,幫助孩子學習走路。

2、 心理因素

很多寶寶到了走路的年紀是可以學習走路的,但是他們可能比較喜歡家長抱著,不喜歡走路,就會本能的對走路很排斥,根本不願意嘗試;或者在開始走路的時候跌倒受過傷留下了心理陰影,這樣也會導致寶寶走路年齡延遲。

3、 教育因素

有一些家庭對於小朋友非常溺愛,在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寶寶摔跤了,家長就心疼的不行,不敢讓孩子走路,沒有在合適的年齡來引導寶寶學習走路,這樣寶寶走路的年齡也會晚一些。

4、 疾病因素

如果小朋友本身是患有腦癱或者其他骨骼疾病的,也會走路比較晚,嚴重的話甚至長大了也沒有辦法正常的走路,如果發現寶寶是這種原因不會走路的話,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三、 寶寶走路晚,家長的正確做法應該是什麼?

1、 擺正心態,適當放手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該學習走路卻沒有的時候都很著急,甚至會用一些土偏方,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其實寶媽應該擺正心態,加上對寶寶適當的訓練即可,不要不敢撒手怕寶寶摔倒,在比較安全的環境中,該放手就放手,總是牽著孩子的手,孩子怎麼能會自己走路?

2、 均衡飲食營養

幼兒階段的補鈣是非常重要的,鈣質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和發育,給幼兒的飲食,包括輔食這些方面都要均衡有營養,科學配比,最起碼保證寶寶身體是正常發育的。

3、 有疾病要及時就醫

如果發現寶寶走路晚是因為身體有疾病的話,就不要耽誤了,及時送醫治療。

所以說如果寶寶走路比較晚,正常都是不用太擔心的,順其自然加上正確的引導訓練,早一會晚一會其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切忌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偏方,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孕媽夢見花說明懷的女兒?看看胎夢的科學解釋,或許沒那麼美好
你不閉嘴,孩子怎麼表達?

TAG:90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