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光學屏下指紋市場亂戰:1年多時間價格跌去近8成,專利訴訟已達7起!

光學屏下指紋市場亂戰:1年多時間價格跌去近8成,專利訴訟已達7起!

摘要:目前除了蘋果依舊堅持採用3D人臉識別完全替代指紋識別指紋之外,其他的Android手機廠商雖然也有一些有採用3D人臉識別,但是很多同時也配備了光學屏下指紋。可以說,光學屏下指紋也已經成為了眾多中高端安卓智能手機的標配。

目前除了蘋果依舊堅持採用3D人臉識別完全替代指紋識別指紋之外,其他的Android手機廠商雖然也有一些有採用3D人臉識別,但是很多同時也配備了光學屏下指紋。可以說,光學屏下指紋也已經成為了眾多中高端安卓智能手機的標配。

而隨著多家光學屏下指紋廠商的加入,光學屏下指紋價格也快速下滑,從正式商用到現在1年多的時間,價格已經跌去了近八成。雖然這也帶動了光學屏下指紋開始加速向千元機市場滲透。不過,這對於光學屏下指紋廠商來說,則意味著競爭正變得更加的慘烈。除了價格競爭之外,專利訴訟也已經成為了光學屏下指紋廠商之間的爭奪市場的一種手段。

光學屏下指紋市場亂戰:價格戰、專利戰不止

其實,最早能夠提供光學屏下指紋方案的廠商主要是匯頂科技和Synaptics。不過,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與國產手機品牌大廠vivo的深度合作,匯頂科技很快這光學屏下指紋市場一家獨大。而後起之秀思立微,也憑藉技術上改良以及成本上的優勢,在匯頂與OPPO合作出現問題時,成功補位,迅速在光學屏下指紋市場搶佔了一定的市場份額。現在,光學屏下指紋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神盾為了搶單,更是不惜將光學屏下指紋殺到了「白菜價」。

Synaptics競爭力不足,匯頂一家獨大

早在2017年底,Synaptics就發布了其首款屏下指紋感測器——Clear ID FS9500,並宣布已攜手一家全球TOP5的廠商(vivo)量產屏下指紋識別感測器。

在CES 2018展會上,vivo展示了基於此Synaptics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的新機X20 Plus UD系列。2月底,vivo還在國內召開了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媒體品鑒會,隨後這款產品也被推向市場,定價為3598元。不過,這款產品只是vivo的一次試水,並沒有進行力推,所以出貨也非常有限。

真正首款大批量出貨的光學屏下指紋手機應該是vivo於2018年3月19日推出的X21系列。而vivo X21系列的屏下指紋方案則由Synaptics和匯頂科技聯合供應。

而vivo之所以引入匯頂科技的方案,主要是由於其成本相對於Synaptics的方案更具優勢。據芯智訊了解,當時,Synaptics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的單價高達15美金,而相比之下匯頂科技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單價卻只有10美金左右。顯然,5個美金(約合人民幣34元)的成本差距,對於本身純利就不高的智能手機來說是不可能忽視的。所以,很快匯頂科技成為了vivo的第一大供應商,同時由於vivo前期對於匯頂科技的屏下光學指紋方案的力挺,匯頂科技也給了vivo較長時間的獨佔期。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去年5月底發布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實際是7月底上市)、8月8日發布的魅族16系列的光學屏下指紋都只能選擇價格更高的Synaptics的方案(據說當時的單價高達17美金)。而vivo在發布的NEX和X23系列所採用的光學屏下指紋都是由匯頂科技獨家供應。

雖然,3月底華為Mate RS保時捷設計所採用的光學屏下指紋也是由匯頂科技獨家供應的,但是這款手機定位超高端,而且走的量很少,並不會對vivo造成任何影響。

可以說,在整個2018年上半年,光學屏下指紋市場,匯頂科技一家獨大。

不過,事情在2018年6月起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

OPPO「封殺」匯頂,思立微成功補位

2018年5月左右,OPPO的首款光學屏下指紋新機——R17系列開始立項,選定的光學屏下指紋一供為匯頂科技,而思立微則是作為二供,實際上就是「備胎」。

而思立微之所以能夠成為OPPO的光學屏下指紋的二供,主要是由於其光學屏下指紋方案採用了新一代的螺旋式的鏡頭設計,但是距離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思立微的光學屏下指紋此前也沒有大批量出貨驗證,所以OPPO將匯頂作為了第一選擇。

但是,由於匯頂科技無法按照約定的時間向OPPO批量供貨,導致OPPO在「R17項目」上不得不讓思立微作為了其光學屏下指紋的獨家供應商。據了解,當時「為了達到解鎖速度與精準,OPPO還促成了演算法供應商、固件開發商與思立微一起合作。

臨時由「備胎」的身份轉成了「正宮」,這其實大大超出了思立微的意外。由於時間緊迫,這也使得思立微不得不開足馬力趕進度,使得OPPO R17系列成功趕在了vivo X23之前發布。(OPPO R17系列發布時間是8月23日,vivo X23發布時間是9月6日)

不過,或許正是由於追趕進度,導致了OPPO R17系列在上市初期,其光學屏下指紋解鎖體驗表現不佳。

另一邊,由於匯頂沒有及時向OPPO供貨,導致了匯頂丟失了OPPO的訂單,而且在去年9月3日,OPPO還向供應商發出通知,決定將匯頂列入了供應商禁用名單。

而在OPPO對供應商的通知函被媒體曝光後,匯頂科技也隨即發布了《關於匯頂科技工作失誤的相關聲明》,稱對OPPO系「工作失誤,給OPPO公司帶來了困擾,深表歉意,並第一時間在內部進行深刻反思」。同時希望未來仍有機會與OPPO達成新的合作。

10月31日,在匯頂科技電話會上,匯頂科技財務總監陳恆真表示,「匯頂科技已經與OPPO恢複合作,目前已經將屏下指紋產品批量發貨給OPPO。」而隨後OPPO的幾款新的光學屏下指紋新機也開始繼續採用匯頂的方案。

匯頂與思立微的專利糾紛

或許是由於思立微從匯頂手中搶了OPPO的訂單,對於匯頂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去年9月,匯頂率先向思立微發難,起訴思立微侵犯了其與指紋識別相關的兩項發明專利和一項實用新型專利。

對此思立微辯稱:「涉訴的三項專利分屬信息處理電路設計、封裝及終端系統實現,在所屬領域皆為業界已非常通用的技術。在此三項專利申請日前,相關技術已存在於多項公開文獻及應用於多款公眾產品中。」思立微認為該三項專利不符合創造性、新穎性要求,並擬對其申請宣告專利無效。

隨後在去年11月中旬,匯頂再度起訴思立微侵犯其3項新專利,分別為1項屏下生物特徵識別裝置、生物特徵識別組件和終端設備專利,以及2項屏下生物特徵識別裝置和電子設備專利,具體專利應用在屏下光學指紋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匯頂這次起訴的主要是思立微的屏下指紋產品的專利侵權,而且主要是實用新型專利。主要侵犯的是匯頂科技的「螺紋調焦式方案」(該實用新型專利7月6日申請,10月30日獲得審批)。

但是,思立微方面辯稱,「螺紋調焦式方案」其在6月份便已經批量於商用,8月份整機上市。

隨後,去年12月中旬,思立微開始反訴匯頂,稱其生產的GF3258晶元以及魅之族銷售的裝配有該款晶元的手機,侵犯了思立微的三項發明專利。

雙方的專利侵權官司均在進行當中,目前尚未開庭,最終審判結果還有待觀察。不過,芯智訊認為雙方的打專利官司更多是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雙方在光學屏下指紋領域互為競爭對手),真要打到底恐怕是兩敗俱傷,未來雙方或走向和解。

神盾發起價格戰搶單

雖然此前光學屏下指紋市場已經大規模量產的供應商只有匯頂和思立微,但是,去年11月底,業內傳出消息稱三星即將在2019年推出的Galaxy A系列上將導入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感測器。而神盾之所能夠擊敗匯頂,主要是由於其提出了極低的價格。

根據去年底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分析,認為「神盾提供給三星A系列新機種的光學屏下指紋單價為2.5–3.5美元,顯著低於匯頂的5–6美元與市場共識的4–6美元」。

從去年最開始商用時的15美金,到現在的3美元左右,光學屏下指紋的價格僅過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跌去了八成左右。足見光學屏下指紋市場競爭之激烈。

而神盾之所以報出如此低的價格,主要還是為了儘快推動自家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的商用,以免落入「投入研發-產品具備量產能力-沒有客戶採用-技術迭代-繼續投入研發追趕」的尷尬境地。而且隨著光學屏下指紋價格的進一步下滑,未來成本壓縮的空間將變得極其有限,屆時各家光學屏下指紋方案價格上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而技術的成熟度、大規模的出貨和服務能力將成為競爭的關鍵優勢。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三星在今年3月底發布的Galaxy A70就是採用了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此外,接下來三星即將推出的Galaxy A90、A50也都將採用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

隨著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成功打入三星供應鏈,並且成功大規模出貨,這也使得國內的其他手機品牌廠商也開始將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納入考量的範圍。

根據今年5月中旬天風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稱,神盾預計在2019年中出貨用於vivo中階機型 (售價2000人民幣以下) 的屏下指紋,2019年三季度出貨量估計為250–350萬個,約佔vivo 2019年屏下指紋手機出貨量7–12%比重。對於此消息,

此外,天風證券當時還預計,神盾將擊敗思立微,為華為今年四季度部分機型的第二屏下指紋供貨商(第一是匯頂,第三是思立微)。

不過,根據芯智訊得到的消息顯示,目前思立微已成為了華為四季度部分機型的第二屏下指紋供應商。

可以看到,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成功進入了三星供應鏈並大批量出貨之後,有了三星的背書,也確實幫助神盾的光學屏下指紋很快獲得國產手機品牌廠商的認可。當然,其較低的價格也是一大推動因素。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神盾的低價產品可能在性能上與匯頂等還是有一定的差異。這也是為何神盾目前仍難以進入國內品牌的一供。

匯頂科技起訴神盾,索賠5050萬

正如前面所介紹的,隨著思立微與神盾的殺入,並且成功被部分手機品牌大廠所採用,打破了匯頂科技原本在光學屏下指紋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再加上光學屏下指紋價格的快速下滑,特別是神盾低價搶單,打亂了市場的價格體系,也給匯頂帶來了一些壓力。

作為最早研究並成功將光學屏下指紋推向商用的技術廠商,匯頂科技在光學屏下指紋領域擁有大量的專利布局。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匯頂科技在國內外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300件,累計授權專利超過480件;其中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技術專利申請超過760件,累計授權超過50件。

而作為後入局的思立微和神盾想要完全規避也有一定的難度。對於匯頂來說,面對新入局的思立微和神盾的挑戰,以及競爭加劇導致的光學屏下指紋價格的快速下滑,通過專利戰來維護自身利益也是必然。

7月14日,指紋識別晶元大廠匯頂科技發布了《匯頂科技累計涉及訴訟公告》,介紹了目前匯頂科技的涉及的7件訴訟案件。其中,有6件是匯頂科技與上海思立微電子之間的專利訴訟,主要涉及屏下指紋相關專利,此前芯智訊也有做過詳細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顯示,本月初,匯頂科技又以侵犯「屏下光學指紋晶元技術」專利為由,將另一家屏下指紋廠商神盾股份告上了法庭。

根據公告顯示,7月8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了匯頂科技起訴神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盾」)侵害專利權糾紛案件。匯頂科技起訴神盾及北京鵬泰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侵犯了其專利號為 ZL201820937410.2 的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該專利與與屏下光學指紋晶元技術相關。匯頂科技訴請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權、銷毀侵權產品,並要求神盾賠償匯頂科技相應損失共計人民幣5050萬元。

顯然,這是繼此前起訴思立微之後,匯頂科技的又一次針對光學屏下指紋競爭對手的專利訴訟。

匯頂科技表示,「如今,屏下光學指紋技術這一凝聚著匯頂科技全體員工無數辛勤和智慧的重要成果被競爭者惡意抄襲,不僅是對原創型企業的不尊重,更是對市場秩序的肆意破壞。出於對員工負責、對客戶負責、對消費者和對行業發展負責,匯頂科技將訴諸法律武器,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目前神盾方面尚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

屏下指紋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雖然目前大多數的安卓旗艦或者高端安卓手機都開始標配了屏下指紋,中端市場也在加速滲透。根據研究機構IHS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累計有18個手機型號採用了顯示指紋技術。2018年屏幕指紋模組總出貨量達到3000萬片。

而根據IHS Markit最新的《觸摸屏市場追蹤報告》預計,2019年屏幕指紋的出貨量預計將增長6倍,達到近1.8億片。

而天風證券的預測則更為樂觀,他們預測2019年屏指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8億部,年增長率高達900-1000%。

所以,對於目前的指紋識別廠商來說,市場空間依然能夠容納2-3家屏下指紋識別廠商。作為指紋市場龍頭老大的匯頂自然是有望繼續保持第一的市場份額,而剩下的手機市場的屏下指紋識別玩家,除了前面介紹的思立微和神盾之外,還有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已被三星S10系列採用)。此外,阜時科技、京東方、籮箕都計劃將推出LCD屏下指紋,來搶佔市場。最終,誰能從市場中脫穎而出,仍有變數。

LCD屏下指紋成新的變數?

目前不論是主流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還是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這兩種方案都必須要依賴於自發光的擁有超薄厚度的OLED屏,而目前OLED屏的成本相對於LCD屏來說,仍然是要高出不少。這也阻礙了屏下指紋進一步向一千元左右、甚至是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市場滲透(目前出貨量最大的還是LCD屏手機)。為此不少廠商都在研發LCD屏下指紋技術,希望能夠搶佔市場規模更大的中低端手機市場。

早在去年10月,芯智訊就了解到上海籮箕就有聯合vivo做一些LCD屏下指紋技術的預言。而在今年4月,阜時科技也發布了LCD屏下指紋識別技術。隨後在6月27日的DISPLAY CHINA2019(國際新型顯示技術展)上,京東方副總裁劉曉東宣布,已經成功研發出了LCD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技術,並將在今年年底實現量產。

另據芯智訊了解,目前匯頂科技、思立微在去年年底也有聯合OPPO、vivo做LCD屏下指紋的項目預研,目前已有一些進展,不過距離量產仍有一段距離。此外,神盾也在積極的研發LCD屏下指紋技術。

顯然,各大指紋識別廠商都不約而同的將LCD屏下指紋當成了一個新的契機。那麼除了市場地位相對穩固的匯頂之外,哪些廠商能從後續的市場競爭當中脫穎而出呢?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芯智訊-浪客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智訊 的精彩文章:

韓國半導體原材料國產率只有50.3%
助力國產晶元自主可控,新思科技推出專用指令集處理器設計工具

TAG:芯智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