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回不來了」9歲失聯女童生前電話曝光: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9歲的欣欣遺體在海里被找到了。
曾經無數次地希冀,祈求奇蹟的發生,終於隨著這一紙聲明而破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打撈者一個40多歲的大男人,對著鏡頭眼淚模糊地說:
小女孩真的太可憐了,我打撈的時候都出了眼淚,上身穿著粉色的T恤,下身是白色的連褲襪,裙子不見了,面部都沒辦法辨認……
看著視頻真的忍不住掉眼淚,無法想像,那麼黑的夜裡,那麼大的海里,9歲的欣欣該有多恐懼多無助?
而更令人心碎的是,欣欣打給爸爸的最後一通電話內容曝光。
這個年僅9歲的孩子,不能按時回家,打電話告訴爸爸:爸爸,我回不來了。
不知道小小的她說出這一句的時候是懷揣著怎樣的心情。
我看到這句的時候眼睛酸脹得受不了,真的戳得人心尖疼。
目前案子尚在審查中。
究竟是何種緣由讓一對中年人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痛下狠手還不得而知。
欣欣的爺爺奶奶因為弄丟了相依為命的孫女自責不已;
爸爸媽媽也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甚至餘生都無法走出陰影。
一切的真相都需要警方為我們揭開。可能有些讀者對案子還不太了解,我們先放一張圖解釋一下。
不過,在這件迷霧層層的案子里,我們注意到了下面這個細節。
租客帶走欣欣當花童的時候,這個9歲的小女孩跟著非親非故的人出去玩,不僅沒有害怕,還天真爛漫地跟家人說:玩得很開心。
不難看出,欣欣對那對租客是沒有防備心的。
可想想我們身邊,一個9歲的小孩子,難道不是在家人千叮嚀萬囑咐「人心險惡,要小心壞人」的安全教育中長大的嗎?
然而從欣欣的爺爺奶奶輕易地把「孫女」借給租客的行為來看,他們確實沒有教給欣欣要好好保護自己。
小孩子的防備意識明顯薄弱,在他們的眼中,家人把自己交給別人,明顯是已經信任他們。
對於欣欣來說,更是如此。
可你知道嗎?欣欣小時候不是這樣的。
她是一個非常有防範意識的小姑娘。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欣欣小時候,父母還沒有分居,很注意孩子安全。
如果下班脫不開身,會找關係最好的同事去幼兒園接欣欣。
如果不是關係最好的同事,欣欣再晚也要等到媽媽親自接才會離開。
那究竟是什麼,讓這麼一個有安全意識的小女孩變成了沒有防備意識全身心信賴別人的模樣呢?
她見證過家庭的破碎。
爸爸媽媽年齡相差10歲,矛盾很多,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摔東西。
看似經年的往事,卻給小小的欣欣心上刻下不可磨滅的傷疤,充滿了不安全感。
她沒有等到媽媽,更很少見到爸爸。
媽媽離開家的時候,小小的欣欣曾問過媽媽:「你還要我嗎?」
媽媽說:「當然。」
可是,從2016年以後,欣欣就未曾見過媽媽,甚至沒有等到媽媽的電話。
當姑姑問她:「你想媽媽嗎?」懂事的欣欣說:「不想,有爺爺奶奶就好了。」
而爸爸更是在天津打工,常年都不在家。
如果不曾見過幸福的模樣,孩子可能不會那麼難過。
可欣欣見過自己完整的家庭,感受過父母的疼愛,誰知一朝巨變,那些美好全都離她而去。
這世上,比求而不得更讓人難過的就是得而復失。
所以,才會有下面的場景:
奶奶說:「欣欣的媽媽從小就離開家,這孩子有一個習慣,誰對她好一點,她就特別粘人。」
爸爸說:「他給女兒買過很多布娃娃,她常把它們排成一排,對著說話。」
一個個畫面浮現在眼前,欣欣小小的背影孤單地映襯著玩偶,誰對她稍微好一點就能俘獲小女孩全心全意的信任和依賴,想想就讓人心酸得受不了。
這個缺少愛的孩子,讓人止不住地心疼。
有個媽媽非常難過:他們怎麼能把孩子交付給非親非故的租客呢?當媽後,我真的不惜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人性。孩子放在誰那我都不放心。
是啊,孩子是媽媽經曆命懸一線才帶到世界上的寶貝,怎麼忍心讓他們經歷萬分之一的風險?
這句話,或許你已經聽過無數遍,但是我還要說:
再苦再難,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曾有這樣一張照片刷屏網路:
廣西的兩名小學生,藏在前往縣城的大巴車底,等到站後司機檢查才發現了這兩個全身被濺得滿是泥濘的小男孩。
司機嚇了一跳,滿是後怕,問他們,為什麼要藏在下面,不知道有多危險嗎,萬一出事了怎麼辦!
兩個小男孩一邊抹眼淚一邊說:可我們太想媽媽了,我們想找她,家裡不同意,我們也沒錢買車票。
原來這兩個孩子的父母都在廣東打工,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家。小小的孩子並不知道廣東有多遠,只知道能離爸媽近一步就近一步。
所以哪怕全是山路,哪怕隨時有被甩在車底的危險,他們憑著離爸媽越來越近的信念,硬生生地捱過了這90多公里的路。
對他們來說,危險遠遠抵不上對父母的想念。
離開父母的孩子真的非常可憐。
曾有一份《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活動調查分析報告》顯示:
32.9%的家長每天會和孩子聯繫一次,
39.8%的家長每周會同孩子聯繫一次,
21.1%的家長每個月才和孩子聯繫一次,
4.9%的家長每年才和孩子聯繫一次,
1.3%的家長甚至和孩子沒有聯繫。
我早些年去支教的時候教過一個女孩,非常靦腆,見到老師怯生生的不敢打招呼。
其實山裡的留守孩子格外多,但她是尤為特殊的一個。
母親早些年去世,父親去外地打工,留下她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爸爸一年才回一次家,平常也不和孩子聯繫。
而爺爺奶奶要照顧叔叔家更小的孫子,根本沒空管她。
她心裡極度沒有安全感,在家裡特別小心翼翼,害怕自己被嫌棄。
- 吃飯永遠吃最小的碗;
- 幫爺爺奶奶洗衣服,大冬天在河裡凍得手都裂開;
- 身上的衣服小了都不敢跟爺爺奶奶說;
- 想媽媽的時候就深夜裡望著天上的星星偷偷痛哭……
有次下雪,看見她凍得哆哆嗦嗦嘴唇發紫,我趕緊拿了一件羽絨服披在她身上。可她竟然說:
老師,你別給我穿,我怕給你弄髒了。
那一句話生生把我眼淚給逼了出來。
我蹲下來抱著這個特別瘦弱的姑娘:沒事,老師還有呢,這件就送給你。
也許是太缺乏溫暖了,也許是她想起了媽媽,我只記得,她緊緊地揪著我的前襟,默默地哭了很長時間。
離開父母的孩子極度容易沒有安全感,他們缺乏溫暖,缺少陪伴,會變得格外「懂事」來偽裝自己,害怕自己被嫌棄。
如果等不到爸爸,也盼不到媽媽,他就像那隻離群的孤鳥,在生活中看不到希望。
那些成長中的傷痛,是日後任何溫暖都無法彌補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
孩子小的時候,無論多麼困難,一定要自己帶。
因為3歲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
或許有人會說:孩子,對不起,媽媽抱起磚頭抱不起你,放下磚頭又養不起你。
但是有更多人告訴我們:為人父母,挺住就是一切!
在江西火車站,一個母親背著超大的行囊,重量壓彎了她的腰,可她仍強有力地抱著襁褓里的孩子。
在浙江一個深夜的街道,女環衛工因為丈夫重男輕女而離婚,自己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
有時候工作太晚,只能委屈孩子在路邊寫作業。她不止一次地哭著說:對不起孩子。
可女兒特別懂事地說:媽媽,我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什麼都沒關係。
在漢口一個飄雪的冬天,母親手裡拿著滿滿的行李趕路;
只好把孩子拴在腰上,又怕孩子被風雪打濕,用嘴緊緊咬住抱過孩子的衣服,一點都不敢放鬆……
在東北凜冽的寒冬,家裡沒人看著孩子;
爸爸不放心留孩子一人在家,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和自己一起看攤。
在嘉興的暴雨天,這位獨自撫養女兒的單身父親,一隻手緊緊地抱住女兒,另一隻手拿好要送的外賣。
一手擔著生活的重量,另一手卻托起了未來的希望。
無論再苦再難,是經歷婚姻的失敗,還是在溫飽線上徘徊,他們都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
他們始終堅信:
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存在,父母的臂膀是孩子兒時最可靠的庇護,父母的懷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溫暖的回憶。
前段時間,高考結束後,曾發生這樣感人的一幕:
一個男生考完最後一門功課後,從考場自信滿滿地走出來。
看到在校門口焦急等待的母親,他突然急匆匆地跑到母親面前,沒等媽媽反應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媽媽,這些年你辛苦了。
原來,這位媽媽是單親家庭,離婚時很多人都勸她不要孩子,但她仍冒著所有人的反對,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
這些年來,無論再苦再難,她都沒有抱怨,更沒有把孩子當成負擔。
她說: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就要對他負責。
所幸,孩子沒有辜負母親的付出,也為媽媽送上了一份高考的高分答卷。
知乎上有個問題說: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特別排斥父母。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這樣寫道:
往往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看不見。而在孩子長大後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卻緊緊跟著,步步相逼。
曾有一首孩子寫的小詩讓無數家長淚目:
我不喜歡看月亮,因為月亮每個十五都會圓,而我的家人卻沒有團圓。我又喜歡月亮,因為我是那麼的希望父母能和我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月亮。
孩子的陪伴期是有限的,如果你現在缺少陪伴,等你以後明白過來,就再也來不及了。
如果你選擇了做父母,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就要為他負責。
所以,無論再苦再難,請你把孩子帶在身邊;
如果在現實的壓迫下,你無法做到,也請離孩子近一點,再近一點,多給他們打個電話,告訴他們:
爸爸媽媽只是換個方式,繼續愛他。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但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竭盡全力抵抗生活中所有的風雪與餘震,咬牙前行。
因為黑暗會過去的,希望會到來的,明天會好的!
謹以此文獻給欣欣:
希望你來生能平安喜樂,萬事勝意,成為家人手中呵護的珍寶,你值得這世間所有的愛和溫暖。
作者:關山月,自由撰稿者,走人間世,寫世間人,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30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監控視頻下最真實的一幕:醒醒吧,「你弱你有理」已經行不通了
※40歲以後,請重視這3條健康準則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