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渣滓洞監獄大營救為何流產?

渣滓洞監獄大營救為何流產?

在重慶市歌樂山麓,距白公館2.5公里。渣滓洞原是重慶郊外的一個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溝,位置較隱蔽。1939年,國民黨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在此設立了監獄。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

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此地還曾居住過"小蘿蔔頭"和他們一家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划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

11月27日下午4時,解放軍已經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區,國民黨開始屠殺被關押的人員。此時白公館尚有19名、渣滓洞約有200餘名被關押的革命者。渣滓洞的劊子手向白公館的劊子手求援,於是,喪心病狂的劊子手集中到渣滓洞,以"馬上轉移,要辦移交"為名,將男女牢中的全部人員分別鎖在男牢樓下的八間牢房裡,突然用機槍、卡賓槍掃射。屠殺後,又縱火焚燒了牢房。

劊子手在渣滓洞屠殺時,烈士們用自己的身軀堵住牢門擋住敵人的掃射。在劊子手縱火焚燒渣滓洞時,30名受傷或未中彈的難友,從血泊中掙扎逃出,衝到圍牆缺口突圍時,被劊子手發現,又有十幾人被槍殺,最後有15人(包含兩位小孩)脫險。

劉康當時是沙磁區地下黨工作組組長。1949年11月21日,劉康收到被押渣滓洞難友通過「爭取」過來的看守帶出的一封求救信,信中透露了江姐等被害的情況。劉康立即將此信複寫三份,一份轉交給川東地下黨負責人,要求儘快派人商量營救方案。11月27日下午,劉康、楊子明等開會研究各方面情況,還有一些事情未落實好,營救方案不能馬上實施。但是,敵人就在當晚開始了大屠殺。

半個世紀來,說法眾多,有媒體報道說是「萬事俱備,只欠帶路人」。這種說法不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當時國民黨的特務密布,要在短短六天內組織一支成熟的武裝力量,太緊了。同時,槍支等武器不能提前集中,必須人槍分離,接著小範圍集中,最後才是劫獄前大集中,這都需要足夠的時間。這是營救流產的主要原因。國民黨二十四兵工廠廠長熟悉地形,是帶路人首選。劉康11月25日親自去找廠長,路上碰上了,但當時不方便說話,只好決定27日晚再去造訪,但「11·27」大屠殺很快發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1944年衡陽,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為何我們叫漢族?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