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中國最不該放走的三位女天才:一位可惜,一位可敬,一位可恨

中國最不該放走的三位女天才:一位可惜,一位可敬,一位可恨

90年代左右,中國還在建設初期,湧現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比如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于敏等等。為什麼如今的中國,在某個領域頂尖的科學家越來越少。我覺得這和一個現象有關:中國建設初期,科學人才都是迴流,突破阻力也要回國,而現代是人才外流,不少人才都是國內接受培養教育,然後出國深造一去不歸。這些外流人才中,有不少我們不應該放走,因為他們出國之後都做出極大成就,或者放走出國後讓中國吃了大虧。

一:蔡天西,1977年6月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年僅14歲就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考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歲轉入哈佛大學繼續學習;20歲獲得哈佛優秀博士稱號。別以為蔡天西只是學歷高,她拿的出來的可不只是這些高校頭銜,還有真真實實的研究成果。

早前蔡天西在統計學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獲得極大成就,被授予羅伯特·里得獎;22歲時又被國際生物統計學協會授予「半參數隨機」獎。此外,還有多篇高水平論文,被世界各地名牌大學和科研機構邀請做論文演講。不過學有所成的蔡天西並沒有回國,先是受邀為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所工作,後來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的和博導。

如今蔡天西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醫學統計學的前沿課題:生存分析、醫學診斷和半參數回歸分析,不知道未來還會有怎樣的成就。不得不說,這樣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女科學家不能為國所用有些可惜,而且照目前情形看,她回國的可能微乎其微。

二:顏寧,這位曾被譽為「清華最美女教授」的女士,相信大家都不太陌生了吧。顏寧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23歲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7歲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系博士,次年成為博士後;30歲成為清華教授、博導。顏寧在關鍵膜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上做出的貢獻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因此也獲得了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霍華德.修斯醫學研究所國際青年科學家獎。

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顏寧的研究領域及成就,內容太高深,我們也就不細說了。總之,顏寧在其研究領域的很多成就都是劃時代意義的。這樣一位女科學家是可敬的,即便她如今選擇遠赴美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這其中還有一件事當時也引起了熱烈討論:顏寧評選中科院院士落選,到了美國卻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三:高杏欣,哈爾濱人,本科、碩士均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博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如果說前面兩位出國是可惜可敬,那高杏欣就是可恨了,她在衛星導航領域頗有建樹,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時,破解了中國北斗二代定位導航衛星的信道編碼規則,並將破解成果交給美國,獲得美國航空無線電委員會的表彰。

儘管破解的只是民用衛星,但已經深深傷害了祖國人民的感情。據說她還在清華時,就參與過北斗項目,但誰會想到這樣一位中國高學歷人才,出了國會做出這樣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個作者不太冷 的精彩文章:

他14年4次越獄,徒步橫穿金沙江大峽谷,去世時享受局級待遇
中國槍法最好的三大悍匪:抓完第二個後,全國的警察都升級了裝備

TAG:這個作者不太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