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經常聽見有父母說: 「寧可窮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

「我不管孩子將來如何,至少小時候,別人有的你都有。」

「孩子千萬不要像我一樣受苦。」

為什麼父母不想讓孩子受苦,而想方設法滿足孩子的所有願望呢?

很多父母善於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究其原因在於父母對孩子有一種歉疚,總覺得不能為孩子提供優裕的生活條件,對不起孩子,而想去補償孩子的心理。

有的成年人小時候受到父母的忽視、拒絕、懲罰後,焦慮、悲傷、恐懼的情緒會深深印在腦海中。

為人父母后,一旦發現自己在拒絕孩子或孩子的表現類似自己的經歷時就會本能地終止正在發生的事情。

類似的心理補償的行為還有:因為自己小時候的考試焦慮而放縱孩子逃學,逃避考試,或者因為小時候家裡貧困,脫離自己的客觀條件為孩子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等等。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越是家境不好,越覺得不能虧了孩子,願意傾盡所有對孩子進行補償。

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而窮人孩子的家長們也在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孩子養成「富二代」。

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父母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

孩子會表現出蠻不講理,稍有不如意就大發脾氣;埋怨父母沒有事事滿足自己,時時關心自己。

他會覺得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會更愛攀比,索取更多,最後就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父母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會讓孩子認為:優裕的生活是可以靠抱怨、強求甚至要挾得來,可以不勞而獲。認為不勞而獲是理所當然的,孩子會習慣於安逸,不求上進。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父母應該明白: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是為了以拒絕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

有位父親說:臨近春節,他帶著孩子到超市買禮品。

剛開始孩子挺興奮,有說有笑,在大超市逛了一圈之後,孩子不說話了,明顯不高興。

回到家,他問孩子怎麼了,孩子還是不說話。

經過再三追問,孩子非常氣憤地說:「那麼多好東西,我為什麼從來都沒吃過。」

父親聽後,經過冷靜思考,覺得是對孩子教育的好機會。

就對孩子說:「爸爸會努力工作,盡最大的努力,讓你儘可能吃得好一點,多吃一些好東西。

但是,即使爸爸再怎麼努力,也不能滿足你所有的要求,有些你喜歡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換取。

其實,有很多好東西爸爸也沒有吃過,不過我相信,經過我們全家共同的努力,你會慢慢擁有更多的自己喜歡的東西。」

說完之後,孩子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很快就有說有笑了。

在這裡,父親沒有為了心疼孩子,抱著人家有咱就有的心態,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極力滿足孩子的要求。

而是給孩子講明道理:自己喜歡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換取

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因此,父母要學會對孩子的某些要求說「不」,只給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大概占他們全部要求的25﹪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