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中醫認為,如果體內濕氣比較重,疾病很容易找上門來。除了生活在雨水較多的朋友,其實北方的朋友也應當在生活習慣以及環境方面,多注意避免濕氣侵襲人體。如何才能排出體內濕氣呢?中醫認為,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造成濕氣重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比如日常的飲食習慣不好。有的人夏天為了圖一時的涼爽,而吃一些冷飲、喝一些冷啤酒,雖說當時是比較舒爽的,但是其實已經給自己造成了一些隱患,寒氣入體,但是沒能及時排出去,就會傷害自己的內臟,從而讓濕氣藏體內。

另外,有的朋友作息習慣不好,熬夜晚睡也可能造成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導致內髒髮生問題,形成內濕的癥狀。除此之外,長期久坐不動以及氣血不足等,也是導致體內濕氣過重的一些原因。

大家想要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氣,看3個地方就可以。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3、刷牙時看舌苔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中醫: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1、食療祛濕——飲用芡實薏米紅豆茶

冬天祛濕,一杯祛濕的紅豆薏米茶無疑是最上乘的。利水而不傷腎。關鍵每天輕鬆而且有效,去濕效果更是明顯。眾所周知,薏仁、赤小豆等都是除濕的好東西,但薏仁又是難煮的穀物,對上班族來說,沒有時間去精心熬制,這時候一杯簡單的紅豆薏米茶,則是當之不讓的首選之物。隨手而來的健康,怎麼能錯過。

2、泡腳祛濕

泡腳是一個很常用的祛濕方法,泡腳,能夠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這樣濕寒之氣也會隨之排出體外。在泡腳水中可以加入艾葉、花椒、生薑或者陳皮,可以更好的祛除體內濕氣。

3、運動祛濕

適當運動能排寒祛濕,因為運動出汗能加速體內濕氣排出。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動對身體非常有益,運動能排寒祛濕,而且還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有助活化氣血循環的運動有慢跑、游泳、瑜珈、太極等,而且這些運動還可以增加水分代謝。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這並意味著出汗越多對祛濕越有利,大汗反傷身。

4、按摩排濕

通過穴位按摩來排濕既是中醫祛濕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簡單易學,在家就能自己動手祛濕。身體五大祛濕穴位從頭到腳依次為:百會穴、大椎穴、神闕穴、陰陵泉穴、湧泉穴。以百會穴舉例說明: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線的交點處,大致在頭頂正中央處。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5分鐘,最好有發熱之感。此外還可以點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

中醫:體內濕氣排不出,4個方面加以改善,不用半月身體一身輕。上文內容詳細講解了體內濕氣的發病原因,對我們大家預防體內濕氣過重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朋友們最好學會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的三個自測方法,再從食療祛濕,泡腳祛濕,運動祛濕以及按摩排濕四個方面做起,遠離濕氣困擾,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