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這些年,美食紀錄片出一部,爆一部。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早餐中國》,以及最近剛上的《人生一串2》……

好像是一片高產田。

誰拍,誰成。

但。

這種想當然,被一部新紀錄片打破了。

看完Sir有一個困惑:

吃,這麼有人氣的一件事,都能被拍涼,請問是怎麼做到的?

《宵夜江湖》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看到片名,Sir就咽著口水點了進去。

看完……

行,今晚又省了一頓夜宵。

豆瓣評分5.2,一點不冤。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第一集,瀋陽。

音樂串吧,烤豬心。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琴江串吧,槍,羊蛋。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先拍製作流程。

接著例行食客吃相,挑逗你的味蕾。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到目前為止,一切還屬正常。

但,也就僅僅「正常」了十來分鐘。

《夜宵江湖》想要做的,是用盡一切辦法——

勸退你的食慾。

之前音樂串吧,其實是一家夜店。

解說非常感性:

「三巡酒過,最重要的菜品,來了。」

而這個菜品是:夜店裡的表演節目,肉身掛鞭炮。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

節目秒變《藝術人生》現場——

有頭髮誰想做癩頭,誰不想舒舒服服掙錢。

「可除了這碗飯,他不會幹別的。」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說這番人生哲理的,是這個夜店的駐點歌手——耀威。

他何嘗是容易的那個。


只會唱歌,可不行,也得玩命賺吆喝:

客人讓他喝一瓶,就喝一瓶;

要他喝一盆,就喝一盆。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最狠的一回,我喝的是二斤白的。啤的數不過來。」

領班說:

「做表演不容易。你要喝你就喝,不能喝你就別掉面子,靠邊!」

耀威感慨:

「這麼多年,我知道我自己成不了明星。但是我能讓每一位進我店裡的客人,都吃得開心。」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Sir以為它只是想讓你流口水,沒想到是想賺你的眼淚。

光烤豬心可不走心,導演還想考驗人心。

在琴江串吧里,吃完羊槍。

《藝術人生》現場又開始了:

琴江串吧一家三口,爸爸負責入貨,媽媽負責切蛋,兒子張擇,則負責統攬全局。

張擇金句:

「我從來沒覺得這店不體面。這算是一份事業吧,不能說是一份工作。」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不愧是做店長的人,連說話都自帶雞湯。

連旁白也不忘來金句:

「在這一個晚上,如果不能走腎,那就走個心吧。」

……

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呢?

Sir搜資料,在豆瓣上搜到了導演的手記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其中有一句話這麼說:

「表演性的,食物也好,人物也好,確實有這個東西,我們是可以抓住的。」

然而Sir的感覺是,什麼都想抓住,可結果什麼也抓不住。

紀錄片最大的原則是什麼?

一個字,真。

《夜宵江湖》的敗筆就是——

在真實性上,徹底垮掉。

各地土著紛紛拒絕相認:我們那真沒這玩意兒。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嗎,為什麼它拍的美食,各地的網友都認?

看看陳曉卿怎麼做的——

手機里存了5600個飯館的名字和路線;

人家從1987年就開始拍攝美食;

很早就在《新京報》上寫美食專欄,還正兒八經出版美食專著。

一句話,憑的是積累。

專業度是基準分,丟了,當然不及格。

在專業度之上,還有附加分——通過紀錄片還原出人味。

然而《宵夜江湖》就是典型的,大綱題不做,直接想做競賽題。

故事很多,但大多都和吃無關。

第一集,講著講著,講到一個代駕的女孩。

由女孩代駕多不容易,講到各行各業的人都不容易……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感人嗎?

挺感人的。

但Sir就納悶:

煽情為什麼不能去《中國好聲音》,為什麼不能去《藝術人生》,一定要在一個美食記錄片里呢?

這個毛病,《舌尖上的中國3》就犯過了。

比如,第四集講刀工師傅朱傑。

原本刀工一流。

不夠,想要廚藝進階。

回到家鄉,學習土菜。

掌握了葯食同源——中華養生學的精華。

「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補脾止瀉,養心安神。這些艱澀的術語里,有古人對宇宙和自身的理解。」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整整7分鐘,不講食物,講的是朱傑的人生困惑、慢慢摸索、最後突破。

起承轉合都有了,夠拍一部電影。

就是讓人沒有了食慾。

在食物中插播人物故事,這就是人味嗎?

Sir認為,這恰恰不是人味。

因為人物的故事和食物遊離,甚至,和食物無關。

強行煽情,空講道理。

好的煽情,一點都不讓人覺得突兀。

《舌尖1》里的雲南香格里拉,描述小姑娘和母親在原始森林裡走20多公里路找松茸,小姑娘簡單的一句:

「我看著別人比我採得多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挺慌的,心急。」

這是人味。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講挖藕人找藕挖藕的辛苦,只需一句:

「干這活需要體力,一鍬挖下去,搞不下來就不想搞了。」

這是人味。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在封凍的松花江上,捕魚頭緊張地盯著漁網收緊,當看見成功打撈上來萬斤大魚,只需一句:

「今兒晚上,咱們就吃魚喝酒。」

這還是人味。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陳曉卿說:

「做一個紀錄片就像遇到一個冰山,告訴觀眾的只是露在海面上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都在海底下,你是看不到的。」

做得好的紀錄片,通過一個側面,反映人生的冰山一角。

人味不是突然給你來一段人生經歷,然後提煉出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人生道理。

而是,你在和食物發生關係的時候,那一瞬間舌尖的味道。

《舌尖》之後,美食記錄片的市場被打開了。

很多熱錢融入這個紀錄片市場,其中以美食記錄片收益最好。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 來源:毒眸

Sir感覺,這就有點像現在熱衷於蹭IP、蹭流量的粗糙電視劇、電影。

美食,成了紀錄片里的流量。

毫不客氣講,《宵夜江湖》是一群不專業的人,想要做點什麼讓人關注,於是蹭了「美食」這個點。

在開播前期,確實也讓人足夠期待。

Sir擔心的正是:

在紀錄片相對優質的當下,有人開始用蹭熱點的方法來做紀錄片了。

當紀錄片里沒有信息、沒有乾貨,只剩下故事和道理的時候,我們還能冀求看什麼呢?

記得有個經典的說法,「抓住男人的心,要通過他的胃」。

美食紀錄片,最好也記住這點——

請先走胃,再走心。

任何不滿足你肉慾的談感情,都是耍流氓。

這麼拍肉,絕對是耍流氓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ir電影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的帥氣不羈的男神,其實私下也喪得像只「狗」

TAG:Sir電影 |